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的施工情况以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在施工中,克服了钻孔涌水、垮塌和地层极为破碎等困难。采用低失水、高密度和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泥浆体系,解决了由地应力导致断层泥膨胀和缩径的技术难题。采用半合管取心技术,在破碎地层中也能获取原状性好的岩心。  相似文献   
82.
网状河流多重河道形成过程的实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随继  薄俊丽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3):34-42,i004
网状河流是受到人们关注的新型冲积河流,其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揭示。然而,网状河流的水槽实验迄今仍是空白,而水槽模拟实验是在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缩小之后的自然界河流演变过程的再现。本文报道的是在实验水槽中通过原河道决口后网状河流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实验初始条件为:水槽辅助区的待决口河道,目标区为轴部略微下凹的长方形泛滥平原(4.5 m×16.5 m),其上下层分别为1.5 cm厚、中值粒径为0.0132 mm的高岭土层和0.5 m厚、中值粒径为0.188mm的天然细砂层,从5.5 m-17 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58,17m-22m区段的平均纵比降为0.0077。采用的定常流量为3 L/s,悬移质输沙量在前3小时为4.5g/min,其后为1.2 g/s。实验总历时50小时。实验初期,目标区的上游段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中游以随机侵蚀为主,下游以溯源侵蚀为主,在13.5小时左右,相互连通的多重河道的网状河流体系的雏形基本展现。此后至25.5小时,网状河道的演变以下蚀为主演变为以适度的侧蚀,但河岸的后退幅度很小,标志网状河道逐步过渡到成熟期。从25.5小时至50小时,个别河道的局部废弃和决口是该成熟期网状河道演变的新特点。实验成功地模拟了天然网状河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它是不同于分汉河流的河型。这不  相似文献   
83.
对豌豆作物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的研究结果说明,播种豌豆品种卢戈夫恰恩卡和卢戈夫斯卡亚—85的远景同分区里品种勒戈斯卡亚—60比较,指出农业气象条件影响豌豆作物生长期的长短产量高低.在解决松鼠饲料问题中,引进豆类草本植物将起很大作用.在这之中春播豌豆占据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在缺少黑土的中央地区俄罗斯联邦,地表上耕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这在经济方面和广泛地推广栽培中价值最大.它的栽培为不取得绿色的饲料,干  相似文献   
84.
任何东西只有从它的發展过程中去研究——这个辯証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有力地表現在地質学的研究上。当山脈、平原、海洋和陸地被認为是某种不变的东西,它永远是这个样子的时候,当只有片断的地質知識的时候,地質学是不成为一門科学的。地質学只有在从相互联系的、發展的观点上去研究地層和地表  相似文献   
85.
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是研究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第四纪下限等问题的十分珍贵的材料。为此,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工作者历来都予以很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86.
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GPS测量技术中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的基本原理、精度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了RTK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了地籍测量中的精度,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斜坡软土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特定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成分复杂性、隐蔽性、膨胀性、蠕滑性等特殊性质的软土。对建筑其上的路基工程具有明显的危害性。通过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区间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高原斜坡软土对路基工程的危害,研究了适合高原斜坡软土路基抗滑支挡的技术措施,从实践过程中总结提出了治软、削坡减载、降水、加强支挡的关键技术,确保了本区路段基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其工程案例和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砂土液化危害及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相关砂土液化破坏的调查资料的分析。阐述了砂土液化造成的危害。认为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存在的液化砂土对未来的高速铁路路基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应当进行相应处理,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9.
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8月26~29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  相似文献   
90.
北京地磁台天文方位角测量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北京地磁台天文方位标志的选点定位、造标埋设、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对8个观测墩位一个测点进行了方位角测量。通过计算方位角绝对精度ΔA=2.49″,平均观测均方差M=±1.14″,相当于三等天文观测精度,能满足地磁偏角6″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