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490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对川滇地区1988年以来30次Ms≥5.0级地震前ML≥3.0级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中、强地震前ML≥3.0级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曲线有一个非线性趋势增强的变化过程,曲线上升的非线性增强对整体区域一定时间段内有震、后续地震和无震的判断给出了震前地震活动的中、短期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92.
Halite precipitation with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detail,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ancient and modem Chaka Salt Lake was studied. Halite precipitates mainly in August every year and largely precipitates between 13 and 15pm at one day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but can seldom reach 30℃.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range from 14℃ to 38℃ with an average of 23.7℃. The number of inclusions appears an obvious peak value a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18 - 25℃, which probably represe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which halite mainly precipitates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Therefor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can wall reflect the wate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3.
闽西南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是由小陶、古田、华家、蛟洋和姑田等单元组成。小陶、古田和华家单元为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蛟洋和姑田单元是含角闪石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小陶和古田花岗岩以高 SiO_2(>71.77%)、K_2O(>4.67%)和低 CaO(<1.71%)为特征,属于弱过铝-强过铝花岗岩;它们含高的 Rb、Nh、Ta、Th、U 和低的 Sr、Ba 含量;稀土(REE)含量和轻重稀土分异((La/Yb)_N)变化大,分别变化于143×10~(-6)~548×10~(-6),和3.3~26.5,Eu 亏损中等到强。姑田和蛟洋单元都以低SiO_2(62.88%~66.38%)和高 Al_2O_3(15.44%~16.51%)为特征。姑田单元的 REE 总量低而蛟洋单元的 REE 总量高,但两者的 Eu 负异常都不明显。华家单元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两组花岗岩之间。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显示小陶花岗岩形成于222±3Ma,而古田花岗岩形成于161±1Ma。小陶、古田和姑田花岗岩具有相似的~(87)Sr/~(86)Sr 初始比值(0.7089~0.7099)和ε_(Nd)(t)值(-11.1~-11.5),而且古田和小陶花岗岩的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也相似,表明它们起源于相同的源区。地球化学和 Sr-Nd-Hf 同位素指示它们的源区物质是具有1.73~1.5Ga 平均地壳存留年龄的变质沉积岩。而位于杂岩体南部的华家花岗岩显示明显高的~(87)Sr/~(86)Sr 初始比值(0.7310)和更低的ε_(Nd)(t)值(-16.4),指示它的母岩浆起源于古元古代壳源物质,暗示杂岩体南北基底组成可能不同。古田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的板内伸展构造背景,而小陶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晚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时代岩石组合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其最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4.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5.
太阳系尘埃等离子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太阳系尘埃等离子体中的充电机制和波动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若干空间物理现象,内容包括太阳系等离子体中尘埃表面的平衡电势,带电尘埃在空间环境中的受力与运动,行星环内沿的弥漫扩散,轮辐结构的成困,彗星环境中尘埃的静电爆裂,尘埃彗尾的形态演化,天王星窄环的稳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长英质麻粒岩、镁铁质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组成具有高度化学不均一性。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特征的差异表明捕虏体成因复杂。MgO与不相容元素无或仅有很弱的相关性,与相容元素的相关性则相对较明显。这些特征反映了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存在较强和多元的混合作用。捕虏体的加权平均值比基于麻粒岩地体资料估算的下地壳平均组成偏基性,揭示了二者可能的成因差异。  相似文献   
97.
新疆乌伦布拉隐爆角烁岩筒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直接产于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为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及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矿石矿物有孔誉石、兰铜矿、兰辉铜矿、赤铜矿、黄铜矿、斑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星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硅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成矿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98.
安徽省境内有宿松群与大别群接触关系性质的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明金  汤加富 《现代地质》1998,12(4):541-547
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解剖了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在几个重要地段接触关系的性质,提出宿松群南西部的大别群主要是变形变质侵入体,与宿松群为先侵入,后构造的接触关系。在宿松群大新组厚层白云质大理岩之上发现多层透镜状层间砂砾岩层,沉积和构造标志均显示其层位在大新屋组之上,对原来认为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底砾岩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9.
1963年,乌克兰石油机械设计院在白云石矿区试验了新型混合钻具——23-9K型冲击牙轮钻头。试验的目地,是确定冲击牙轮钻头某些部件及零件的工作性能和耐磨程度。  相似文献   
100.
磷灰石在各种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副矿物。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富集成矿。在某些基性岩里其含量可达20—30%;沉积地层中有磷块岩矿床等等。在与火成活动有关的交代或热液充填的成矿作用中,它或是伴生矿物,或是主矿物,成为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矿物原料。人工合成磷灰石还是常用的一种发光材料。此外,在磷灰石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部分存在着非常广泛的类质同像置换。鉴于上述情况,磷灰石对手许多矿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