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419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311篇
地质学   1080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如何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与扰动,保持系统稳定性、可持续性,成为高新区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引入韧性理念,探讨了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内涵、特征,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分析其演化过程,从抵抗力、吸收力、恢复力和转型力4个维度构建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以湖南省46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水平、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是系统受到扰动后,维持原有特性、原有功能和进一步成长的能力,具有复杂性、动态演化性、尺度关联性和可调节性等特征。2)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不断演化,呈现出开发、存储、释放、更新4个阶段,并与所在城市、区域以及内部企业共同作用,构成多尺度嵌套的自适应循环。3) 2012―2020年湖南省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水平不断提升,应对扰动的能力持续增强,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从各维度指标看,转型力增长幅度最为明显,其次是吸收力和抵抗力,恢复力增长幅度最小,成为系统整体韧性提升的短板;空间格局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韧性较高...  相似文献   
42.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 周边地区普遍有感, 并导致多条高铁线路临时停运. 本文利用这次地震获取的大量烈度计加速度记录, 基于正在进行系统研发的机器学习地震预警方法模块, 对地震预警震级估计与现地阈值报警进行了回溯验证. 结果表明: 在地震发生后3.1 s, 震级估计为6.5级, 且震级估计误差不受信噪比和震中距变化的影响, 随着首台触发后时间的增加, 震级估计逐渐接近实际震级. 对于现地地震动速度峰值PGV(Peak Ground Velocity)预测, 各个台站在P波到达后3 s时, 预测PGV与观测PGV呈现1:1线性关系, 随着P波到达后时间窗的增加, 预测PGV逐步接近观测PGV, 且PGV预测误差不受信噪比和震中距变化的影响. 现地台站仪器烈度阈值设置为Ⅵ度时, 报警成功、误报、漏报的百分比分别为99.53%、0%、0.47%, 平均预警时间为19.62 s, 且地震烈度Ⅵ度区内没有发生误报和漏报; 现地台站仪器烈度阈值设置为Ⅶ度时, 报警成功、误报、漏报的百分比分别为99.77%、0%、0.23%, 平均预警时间为9.69 s, 且地震烈度Ⅶ度区内没有发生误报和漏报. 此次回溯验证结果表明: 机器学习方法在这次地震中可以得到鲁棒的震级估计和现地阈值报警结果, 并为该方法的在线测试以及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升级提供可行性依据; 其次, 在这次地震事件中, 烈度计可为预警提供额外的作用, 这也为烈度计在未来地震预警的研究和应用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3.
在极低频电场透地通信中,通常同步采集 2 个互相垂直的电场水平分量。当收发距较大时,采集获得的电场数据往往具有较小的信噪比,接收信号严重受到噪声的干扰,所传递的信息不清晰甚至错误。因此,当在极低频电场透地通信数据信噪比较低时,需要对其进行滤波处理,压制噪声成分,提高数据的质量。提出了一种两步奇异值分解滤波方法,该方法第 1 步压制极低频电场透地通信数据中较强的噪声,第 2 步在第 1 步的基础上继续压制数据中残留的噪声。将该方法应用到某湖上极低频电场透地通信数据中,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各接收点电场数据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44.
了解中国北方晚冰期和全新世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基于黄土高原东南缘临汾盆地的黄土-古土壤剖面,在3个AMS14C年代的支持下,通过粒度、磁化率、土壤有机碳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重建了临汾盆地晚冰期至中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宋村沟剖面的黄土和古土壤分别处于初等和中等化学风化阶段,而不同地区风成堆积物的化学风化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控于东亚夏季风的区域变化。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晚冰期以来临汾盆地的气候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晚冰期东亚冬季风较强,气候干冷;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化,气候向暖湿转变;早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达到峰值,为最暖湿的适宜期;中全新世晚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再次转向干冷;临汾盆地的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和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5.
为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双碳”战略目标、促进海洋能源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结合典型场景提出海洋碳汇与海洋能源协同开发路径,并给出相关发展建议。研究考虑典型开发场景、碳汇技术现状、协同开发匹配性、生态环境效益等因素,提出基于生态修复工程、基于增殖放流或海洋牧场、基于大型藻类和基于矿化固化的四种海洋碳汇与海洋能源协同开发路径。同时,为加快推动协同开发的实施,建议重点从鼓励试点区域结合低碳零碳油田建设示范先行、构建海洋碳汇方法学体系、建立海洋碳汇核算认证机制以及探索纳入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6.
盐度对梭鱼卵和初孵仔鱼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f ects of salinity on the eggs and newlyhatched larvae of Mugil so-iuy.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hatched out within the range of salinity 5‰-40‰, and the normal hatching rate was the highest at 35.6%. Moreover, the larvae hatched at salinity 35.6%0 were able to survive within the range of salinity 5.1‰-43.2‰. An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length of the newly-hatched larvae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7.
48.
采用Wilbert蛋白银法及Chatton—Lwoff银浸法对一种附生于栉孔扇贝鳃丝上的寄生车轮虫进行了光镜水平下的研究。依据其形态学和纤毛图式特征,该种被鉴定为TrichodinajadranicaRaabe,1958.此为我国新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例有关外寄生于扇贝鳃表纤毛虫原生动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49.
鲈鱼的鳃寄生车轮虫病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鲈鱼的鳃寄生车轮虫病及病理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病原鉴定为 :直钩车轮虫、杜氏车轮虫、日本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 5种车轮虫科纤毛虫 ,其中数量上占优势的为直钩车轮虫。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鳃寄生车轮虫可对宿主的上皮组织产生明显的机械性损伤并造成鳃丝粘液分泌增多及炎症反应。文中就海水养殖鱼类及野生鱼类由车轮虫寄生造成的危害及防治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对发现自我国北方海区养殖环境中危害性盾纤目纤毛虫的常见类群 (16属 )之口器结构、一般形态学与鉴别特征以及属种模式做了概要性介绍。同时涉及了生活类型、已知种的分布范围、纤毛图式水平的示差鉴别及属级定义并借助模式图例为该类广泛分布而又不易识别的病害纤毛虫类群提供了一份简明的病原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