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81.
本文对胡子鲶Clarias fuscus、两栖胡子鲶Clarias batrachus及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共125尾样品的10项形态测量性状及5项可数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并应用主分量分析和判别分析探讨种(或群体)间的分类关系。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三种胡子鲶种间具有明显的间断,正判率均为100%;而胡子鲶的两个群体间的正判率为93.5%,并且没有明显的间断。研究结果与生化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中国存在两栖胡子鲶,三种胡子鲶是三个独立的种,区分三者的最有效特征为鳃耙数。我们认为,主分量分析和判别分析对鉴别外形非常相似的种类(如胡子鲶和两栖胡子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2.
散射波的二阶幅射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宁  李鉴初 《海洋学报》1988,10(2):233-239
本文借助于一个线性微分算子序列,对线性波浪绕射问题,推导出了散射波的一阶和二阶幅射边界条件,作为数值算例,在内域采用有限元,在有限距离幅射边界上分别采用一阶和二阶幅射条件及Sommerfeld条件,计算了作用在大尺度圆柱上的波浪荷载,结果表明,当采用二阶幅射条件时,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可以将内域划得很小,从而避免了以往采用Sommerfeld条件时,为获得足够的精度必须增加单元数目而导致计算量很大和占用很多计算机内存的弊病.  相似文献   
283.
BIE  Shean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2):263-272
In this paper, the buoyancy, kinetic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air floated structures have been studied by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ecpjation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buoyancy of the air floated buoy are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Boyler law and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s of the air floated structure are established. Through simplification of the air floated structure as a single freedom rigid body and spring system, the natura! period of heaving and some kinetic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 the stability analysis,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meta centric height are presente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bserved from the model test and prototype test. The air buoyancy de-crease coefficien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has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floating state, stability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air floated struct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air floated structure can also be judged by the parameter of meta centric height, and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  相似文献   
284.
三种胡子鲶的遗传变异及其系统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宁  赵迪 《热带海洋》1993,12(4):88-94
为研究三种胡子鲶(胡子鲶Clarias fuscus、两栖胡子鲶C.batrachus和革胡子鲶C.lazer-a)遗传变及系统分类关系,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胡子鲶4个样本的30-31个基因座位。每个座位观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1-1.39;多态座位百分比P0.99为3.33-16.13%,平均杂合度观测值为0.004-0.072;期望值为0.004-0.064。3个种的遗传变异较  相似文献   
285.
为确定三种胡子鲶(胡子鲶Clarias fuscus、两栖胡子鲶C.batrachus和革胡子鲶C.lazera)的遗传变异及系统分类关系,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胡子鲶4个样本的30—31个基因座位。每个座位观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01—1.39;多态座位百分比P_(0.99)为3.33—16.13%,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为0.004—0.072;期望值(He)为0.004—0.064。3个种的遗传变异均较小,其中以革胡子鲶的遗传变异较其它两种大。两栖胡子鲶因采样的限制和养殖群体的奠基者效应而引起多态基因座位减少。4个样本的遗传相似性(I)和遗传距离(D)的比较,表现了3个水平的进化趋异;1)胡子鲶的两个没有生殖隔离的群体间的比较,彼此具有高度的遗传相似性(I=0.999);2)胡子鲶和两栖胡子鲶这对姐妹种间的比较,尽管它们在形态上难以分辨,但在遗传上仍有11个基因座位各具种的特异性;3)外表区别明显的种间比较,彼此表现了很大的遗传分异(D=0.999和0.818)。可见胡子鲶与两栖胡子鲶之间的系统分类关系较它们与革胡子鲶间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86.
287.
人工诱导合浦珠母贝多倍体的发生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用细胞松弛素B(C.B)(浓度1.2—1.5mg/L)和低温(12.0℃)处理诱导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产生多倍体。抑制第一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达到40%左右;而抑制第二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77%和52%。随着C.B处理时间的延长,则出现一定数量的五倍体。亚致死温度是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合适温度。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孵化率急剧下降,且非整倍体数量增加。结果提示,C.B处理和低温处理诱导多倍体的机制有所不同;后者不仅抑制极体排放和细胞分裂,而且影响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抑制第一极体的C.B处理组的幼虫日增长率和幼贝大小均显著超过对照组。  相似文献   
288.
刘子琳  宁修仁 《海洋学报》1997,19(6):109-115
1992年笔者对象山港水域浮游植物现在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理一个高生物量的海湾,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3.50-5.93mg/m^3;初级生产力瑞为444.5-871.0mg/(m^2.d),湾内不同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区域和时间季节性,港顶部陆缘影响显著,水体交换缓稳定性好,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较高;港口受邻近海水的不断调节,海汉较不体交换快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9.
为响应"十三五"扶贫规划,针对"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借助Web GIS技术从贫困对象的调查及贫困信息入库、贫困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贫困户信息查询和帮扶措施的发布4个方面着手研发了精细化扶贫系统,从而服务于四川省武都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90.
对青海沱沱河地区扎拉夏格涌粗面岩进行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扎拉夏格涌粗面岩锆石U--Pb年龄为32.39~34.0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33.09±0.26)Ma,形成时代为渐新世;岩石属于高硅高钾准铝质-过铝质钾玄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19.96~34.00,平均值26.99],弱铕正异常(δEu=1.00~1.20,平均值1.08);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高场强元素Zr,Th较富集。岩石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为新生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通过区域对比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扎拉夏格涌粗面岩形成于新生代早期造山加厚之后的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