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peed, minimal or no sample preparation, non-destruction, and low cost.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within near ultraviolet-visible-near infrared region to predict bio-element compositions in the ornithogenic sediments from the maritime Antarctic. A total of 106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four ornithogenic sediment cores on the Ardley Island of Antarctica, 68 samples were used for building calibration equation, and 38 for prediction of nine bio-elements including P, Ca, Cu, Zn, Se, Sr, Ba, F and S. Thre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echniques, including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tepwise-MLR),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 were used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ectral data and the chemical reference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ression models constructed by PCR and PLS model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obviously supervisor to Stepwise-MLR.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pectra-predicted and chemically analyzed concentrations of nine bio-elemen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concentration-versus-depth profiles predicted from reflectance spectra using PLS calibration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actual chemical analysi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 infer bio-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ornithogenic sediments, and thu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could provide a rapid and valuable technique to indirectly identify whether the sediments were influenced by penguin droppings in the Antarctic region.  相似文献   
72.
地震应急响应快速评估系统参数本地化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疆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与西北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分别输入新疆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选用新疆近几年发生的较大地震震害结果与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计算的地震灾害损失结果进行对比,进行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的参数本地化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出新疆地区房屋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参数的合理性依据和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为推进地震数据共享,构建了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目的是为安徽省防震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数据服务,增强地震部门社会服务功能。平台提供的多元化的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将进一步提升野外站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74.
<正>目前,被各类组织广泛应用的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将"信息和通讯技术"列为组织运行各过程从而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对于勘察设计行业而言,如何有效地确定、提供和维护此类基础设施,从而提升行业、组织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北京中设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编制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要求和评价准  相似文献   
75.
河北张北地震区活动断裂的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是河北省张家口坝上稳定地区的一次罕见的破坏性地震。震区被晚第三纪玄武岩覆盖,地面未发现第四纪活动断裂。为了研究震区地表活动断层,利用电磁波探测技术,以玄武岩底界面深度的变化来分析张北震区活动断裂,为此,在河北张北6.2级地震Ⅷ度区范围进行了3条剖面探测,解释结果表明,震区存在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3组第四纪活动断裂,张北6.2级地震发生在3组断裂的交汇区附近。  相似文献   
76.
对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灾区范围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了震害原因,探讨了该次地震中房屋震害的特征,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并对地震灾区的恢复和重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7.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综合国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基础理论主要从人体摄取污染物质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污染物摄取剂量和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两方面开展讨论。评价方法从数据收集、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4方面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叠加风险”和“多暴露途径同种污染物累计健康风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国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问题,指出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应从制定法律入手,以典型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为试点,逐渐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最终完成包括法律法规、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等在内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8.
根据182个烈度调查点的结果,结合余震序列分布、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构造分析,编制呼图壁MS 6.2地震烈度图。极震区烈度为Ⅷ度,等震线长轴走向为EW向,发震构造为清水河子断裂。  相似文献   
79.
新疆于田县Ms7.3地震造成灾区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及牧业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震害调查,按照国家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评估出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重建经费,并且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灾害损失特点。  相似文献   
80.
安徽省地震局建成1套服务于本省地震行业高速信息网络系统,各类设备500余套。为保障设备运转正常,需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实现网络设备监控信息可视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Nagvis作为Nagios的展示组件,可采用多种模式对Nagios系统中的监控对象进行图形化展示。通过该技术实现安徽省地震局网络设备监控信息可视化,为运维人员及时提供网络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了网络运行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