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794篇
测绘学   398篇
大气科学   640篇
地球物理   562篇
地质学   2045篇
海洋学   53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31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利用“实验3”号船1986-1988年对西太平洋3次考察的洋面气象资料,结合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对以秋季节西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对流雨进行统计学、天气学和动力学分析。分别阐明了后秋西太平洋赤道对流雨和大尺度热带环流以及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相关关系;指出了赤道对流雨的日变化规律;探讨了引起赤道对流雨的中尺度涡旋的动力成因和前期西太平洋对流雨偏多可能是导致厄尔尼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2.
983.
锦州湾及其河口区的悬浮颗粒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新研制的底层水采样器采集了锦州湾及其河口区底层水扣上覆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分析表明,该区距底5cm、25cm和50cm的临底海水与上覆海水中悬浮颗粒的粒径分布略有差异;借助210Pb测年、重复水准测量以及悬浮粒子断面输入量计算等手段的综合对比,每年由河流、外海和沿岸废渣向湾内输入的悬浮颗粒物质约3.6557×105t;悬浮物质中某些污染物质含量与该区表层沉积物污染物含量为一个数量级.经推算,每年由河流和外海悬浮颗粒携带入湾内的4种污染物总量:锌为118.62t,铅为23.05t,镉为4.06t,汞为0.88t.它们占河口及入湾颗粒-污染物质总量的10.89%(Pb),30.01%(Zn),76.20%(Cd),61.53%(Hg).  相似文献   
984.
985.
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进展及资源潜力决定了未来能源市场的格局。当今既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多重挑战。页岩油气评价日趋成熟,煤层气受需求和技术双重驱动发展较快,致密油气的增量贡献日益突出。近年来北美洲非常规油气以页岩气和致密油气为主,勘探开发风生水起;亚太地区的中国页岩气、澳大利亚煤层气如火如荼,可为成功典范;欧洲非常规油气也开始了破冰之旅,但环境与社会影响会很大程度地制约页岩油气的开发;其他地区如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也是热点纷呈。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开采技术已经逐渐优化并投入实践,但是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地质状况具有巨大差别,特别是在经济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社会影响评价以及规范作业方面仍然问题重重,急需引起各国的重视。开发引起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紧缺和污染、废水处理与利用、可能的地面沉降、环境生态破坏、当地社区社会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6.
极低频电磁波在海洋资源勘探、海洋污染源实时监控、自然灾害预测、海上辅助导航、国防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介绍了开展的陆上极低频电场特性试验,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相结合,验证了水平电偶极子产生电场强度的传播衰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收发距0~10 km时,信号响应强度快速衰减;10~25.4 km时,信号强度衰减由快速变为缓慢;超过25.4 km后信号响应趋于平缓。为了证明电磁波传播时地下信道的存在,进行了波速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陆上1 Hz透地电磁波的波速约为55 km/s,对应电导率σ=0.003 3 S/m,证明了地下信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7.
我国5′×5′平均空间重力异常的计算及检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适用于5种不同情况的5′×5′网格平均空间重力异常及其中误差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结果和误差统计;用实测值检核了各地区的推值误差,并依此估计出本次计算的我国陆地和海洋5′×5′平均空间重力异常的总体精度约为±9×10-5ms-2。  相似文献   
988.
阐述了振孔切喷工艺的原理、适用范围、切头结构、工艺优点、所用设备及其在堤基防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89.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区Y3海山及其邻近大洋海域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现场观测,同时结合温度、盐度、营养盐数据,分析了Y3海山区总叶绿素a浓度分布情况,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总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与热带西太平洋大洋区(DY断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Y3海山A、B断面与DY断面水体平均叶绿素a浓度相差不大,分别为0.057、0.054和0.051mg/m3,A、B和DY三个断面各水层(0、30、75、100、150和200m)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9—0.205、0.005—0.236和0.007—0.229mg/m3。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占总叶绿素a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微微型浮游植物、微型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植物,三者在各断面的比例分别为A断面:59.97%,25.39%,14.64%;B断面:50.87%,30.70%,18.43%;DY断面:55.87%,29.87%,14.26%。微微型浮游植物在整个调查区域为优势类群,在A、B和DY三个断面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25、0.026和0.029mg/m3。各站位均有次表层叶绿素a浓度最高值现象,其中Y3海山区西南部和东南部为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洋流、温度和营养盐均对叶绿素a浓度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海山经典假说不适用于2014年冬季的Y3海山区。  相似文献   
990.
以海洋卫星地面站为例,详细介绍了海洋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流程及关键技术实现,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完成远程站点系统运行情况信息采集,设备状态监控,并在发生故障时能迅速确定故障点,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