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秋格明塔什—黄山巨型韧性剪切带产出在东天山北部,其活动时期的系统厘定对东天山大地构造演化极为关键,因而对揭示中亚造山带南部晚期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系统的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剪切带的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多期性:剪切带早期为挤压推覆剪切作用,发生于300Ma之后,至少延续到了283.7Ma,但在280.2Ma时已经终止;晚期为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作用,主活动期的时代为262.9~242.8Ma,历时近20Ma。在右行走滑剪切变形阶段,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出现差异抬升现象,导致剪切带不同区段糜棱岩的同位素年龄有较大差别:剪切带中—西段(康古尔地区)走滑剪切变形作用产生的糜棱岩的时代为262.9~256.1Ma,快速抬升发生在262.9~261.5Ma,冷却速率>100℃/Ma。剪切带东段(土屋—延东地区)走滑剪切变形作用产生的糜棱岩的时代为247.1~242.8Ma,快速抬升发生在247.1~246.9Ma期间,冷却速率>200℃/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早期的挤压推覆剪切作用可能与东天山晚古生代板块俯冲—碰撞过程有关,而晚期的走滑剪切变形则可能反映了东天山北部地区碰撞后陆内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52.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康古尔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以及硫,铅和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该2金矿床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以变质为主,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总的表现为下部上升流体与浅部大气降水混合成矿特征。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具深源性,主要来自上地幔或下部地壳,是一种火山岩区剪切带蚀变型岩金矿床。  相似文献   
53.
求取泊松比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伟群  曾校丰 《地学前缘》1998,5(4):243-244
在工程勘查中,根据土层泊松比值,可以判断土层的密实性,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资料;在石油勘探中,根据岩石泊松比的变化,尤其是根据含不同流体的岩石泊松比的变化,可以进行岩性的横向追踪,判断岩石的含油气水的特征。现有的求取岩石泊松比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54.
1引言本研究自1979年3月至1996年11月,历时18年。1995年1月列为中国气象局科技课题,主持单位为喀左县气象局,参加单位有喀左县科委、喀左县植保站、辽宁省气象学校及有关乡镇农业站、气象哨技术人员,先后有15名同志参加课题试验和田间调查及技术推广。本项研究包括收集整理资料、调研分析、田间试验、模式设计计算、应用效果等几个阶段,涉及高粱蚜虫发生和天气、气候及生态环境关系,发生程度的定量分析和数学方法预测及防治实用技术推广。本文对辽宁省喀左县高粱蚜虫发生程度进行分析,找出了点片发生期、蚜群上升期、盛发期与消退期…  相似文献   
55.
为了提高多变量复杂结构抗震可靠性设计计算速度和精度,本文采用了一种为较理想的计算方法-响应表面法,文中将结构的材料强度和荷载分布视为某特定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少数几个点的随机抽样计算,得到了近似的极限状态函数g(x)我们将这个函数称为响应表面,然后通过二阶矩方法进行了可靠指标计算,得以了满意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计算响应表面g(x)的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逐步求精的插值方法,将g(x)在失效设计点附近区  相似文献   
56.
57.
58.
黄河下游悬河稳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悬河的形成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悬河的稳定性关系到黄河下游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黄河悬河稳定性的因素有:地质构造控制机制,河流地貌的影响,河床质与土体结构,河流动力地质作用和治理工程对悬河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系列治理黄河悬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石笋是洞穴次生碳酸盐的一种,是由含Ca2+和HCO3的洞穴滴水滴到洞穴地面后,水中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过饱和析出,经年复一年沉积形成.石笋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地质材料之一,其优势在于空间分布广、适合UTh和U-Pb精确定年、气候代用指标丰富、记录较连续、时间跨度较大、相互对比性强和采样成本低等.以上有利因素使得洞穴石笋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石笋古气候研究于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起步,中国的相关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虽然总体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但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培养了多个人才队伍.进入21世纪,以2001年发表南京葫芦洞石笋记录为起点,中国石笋古气候研究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迎来了蓬勃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飞跃,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在多个相关技术和研究领域迈向了国际前沿.标志性成果包括建立了目前世界最长的东亚季风(64万年)石笋记录,以及印度季风(28万年)、南美季风(25万年)、北美西风区(33万年)、中亚西风带(13.5万年)和中国西部西风带(50万年)最长的石笋记录,奠定了这些气候系统石笋古气候研究的里程碑;揭示了轨道-亚轨道尺度上亚洲季风与太阳辐射、南-北极地气候变化的关联,以及与南美季风的反相位关系,为发展轨道-亚轨道气候变化理论提供了新的内涵和证据;阐述了亚洲季风与西风带气候模态之间的耦合和分异关系;精细刻画了全新世亚洲季风变化历史、提供了中国和印度文明-文化演化的水文气候变化背景;建立了大量的2000年以来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对理解短尺度气候变率、幅度、事件、周期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改进或发展了包括U-Th测年技术在内的多项重要技术和新的水文气候学指标;为精准重建大气14C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中国石笋界将继续发展关键技术、进一步厘清石笋指标的水文气候学意义、注重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聚焦全球气候变化的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社会需求,做出新的更大的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60.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重要的植被生长状况植被指数,对其进行有效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选择4个大陆板块边界观测网(plate boundary observatory,PBO)观测站的GPS信噪比观测值,提取反射信号信噪比并计算归一化振幅,通过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DVI产品时序频谱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建立GPS反射信号植被指数线性反演模型和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分析发现:GPS反射信号信噪比归一化振幅与NDVI指数存在显著年周期性和季候特性,NDVI线性反演模型相关系数均约为0.7,均方根误差处于0.05~0.09之间,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相关系数提高了约5%。利用GPS反射信号反演NDVI变化趋势具有可行性,为获取高时间分辨率、低成本的NDVI指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