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禁建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7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格能源转化效率、水耗、排放等产业准入要求,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并提出,没有列入国家示范的项目,严禁地方擅自违规立项建设。《通知》透露,国家发改委、国  相似文献   
32.
孙旭东  吴冲龙  周霞  等 《江苏地质》2015,39(3):383-388
石油勘探是高风险行业,勘探地质研究业务需要复杂的逻辑思维,也需要创新性的抽象思维。“智慧油田”和“智能勘探”理论体系的提出,顺应了油气勘探的智能、快速和高效的需求。通过剖析油气勘探的信息支撑框架设计,提出了未来智能化勘探的4层设计概念,形成了层次之间的衔接和沟通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此理论体系探索了石油行业中石油地质勘探智能化信息框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3.
中天山地块发育有大量的暗色岩墙,主要走向为北北西。对中天山暗色岩墙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年龄为304.8±1.5Ma,表明其形成于晚石炭世。这些暗色岩墙具有较高的Si O2,较低的Mg、Cr、Ni含量。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显示俯冲相关特征。上述特征暗示,中天山暗色岩墙可能是由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这一发现表明,准噶尔洋的闭合应该发生在晚石炭世之后。  相似文献   
34.
红色精灵是发生在雷暴云上空的一种大尺度瞬态放电发光现象,它们通常出现在地面上空40~90 km之间,是由地闪回击和随后可能存在的连续电流产生的。目前,由于综合同步观测资料较少,与夏季红色精灵相比,全世界对冬季红色精灵的研究屈指可数。2008年12月27~28日,受高空槽及低层暖湿气流的影响,北美阿肯色州地区爆发了一次冬季雷暴天气过程,搭载于FORMOSAT-2卫星上的ISUAL(Imager of Sprites and Upper Atmospheric Lightning)探测器有幸在这次雷暴上空记录到了两例红色精灵事件。本文利用ISUAL获取的红色精灵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美国国家闪电定位资料、超低频磁场数据、美国国家环境中心/气候预测中心提供的云顶亮温和探空数据等综合观测数据,对产生红色精灵的这次冬季雷暴特征和相关闪电活动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例红色精灵中,ISUAL均未观测到伴随的“光晕(halo)”现象,第一例为“圆柱状”红色精灵,第二例红色精灵由于发光较暗,无法判断其具体形态。产生红色精灵的母体雷暴是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该系统于27日15:00(协调世界时,下同)左右出现在阿肯色州北部附近,并自西向东移动。23:59系统发展到最强,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55~60 dBZ)的面积达到339 km2,之后开始减弱。03:03雷暴强度有所增加,随后云体便逐渐扩散,雷暴开始减弱,并在11:00完全消散。两例红色精灵发生分别在04:46:05和04:47:14,此时雷暴处于消散阶段,正负地闪频数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且正地闪比例显著增加,并且多位于云顶亮温?40°C~?50°C的层状云区上空。红色精灵的出现伴随着30~35 dBZ回波面积的增加。在红色精灵发生期间,雷达反射率大于40 dBZ的面积减少,10~40 dBZ的面积增加,表明红色精灵的产生与雷暴对流的减弱和层状云区的发展有关,这与已有的夏季红色精灵的研究结果类似。红色精灵的母体闪电为正地闪单回击,位于中尺度对流系统雷达反射率为25~35 dBZ的层状云降水区,对应的雷达回波顶高分别为2.5 km和5 km,峰值电流分别为+183 kA和+45 kA。根据超低频磁场数据估算两个母体闪电的脉冲电荷矩变化(iCMC)分别为+394 C km和+117 C km。超低频磁天线记录到了第一例红色精灵内部的电流信号,表明这例红色精灵放电很强。  相似文献   
35.
2011年5月1日与2012年4月19日黔西南州出现了2次冰雹天气过程,2次冰雹天气分别是在西南热低压与滇黔静止锋的控制下所发生,但2种天气系统发生冰雹天气较为罕见,本文利用MICAPS 3.1常规资料、NCEP 1.0°×1.0°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特殊天气系统影响所发生发展冰雹天气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CRL星表中在4μ、11μ和20μ三波段均有测光数据的273个强源做了双色图。分析表明脉泽源、HⅡ区及星系的位置在图中存在着明显的群集现象,并就图中源相对于黑体轨迹的位置举例分析了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37.
Simulations of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TISO) in SAMIL,the Spectral Atmospheric Model from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IAP)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LASG) coupled and un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in this study.Compared to the uncoupled model,the atmosphere-ocean coupled model improved the TISO simula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 the spectral intensity for the 30-80-day peak eastward periods was more realistic;(2)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signals over western Pacific were stronger;and(3) the variance distribution and stronger signals of Kelvin waves and mixed Rossby gravity waves were more realistic.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coupled run was assum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mean state and a more real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SST.In both the coupled and uncoupled runs,the unrealistic simulation of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ver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migh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biases of the precipitation mean state over the Indian Ocean,and the unrealistic split of maximum TISO precipitation variance over the Pacific might have corresponded to the exaggeration of the doubl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 structure in precipitation mean state.However,whether a better mean state leads to better TISO activity remains questionable.Notably,the northward propagation over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summer was not improved in the mean lead-lag correlation analysis,but case studies have shown some strong cases to yield remarkably realistic northward propagation in coupled runs.  相似文献   
38.
121 a 梅雨序列及其时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静  钱永甫 《气象科学》2009,29(3):285-290
对2001--2005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进行了划分。确定的梅雨参数包括梅雨集中期、梅雨长度、梅雨量、梅雨强度、入梅日期和出梅日期等。然后对1885--2005年共121a的长江中下游5站逐年的梅雨参数进行时间演变分析。从各梅雨参数趋势变化上可估计,在未来10a里,梅雨量仍将偏多,梅雨长度将偏长,入梅日期将偏早,出梅日期也将偏早。对梅雨参数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得出,从1980s开始,入梅日期和出梅日期都出现明显的2~3a和6a的年际振荡周期;入梅日期还出现明显的12a左右的年代周期,出梅日期出现了16a左右的年代际周期。进入1990s后,梅雨长度出现了8a的年际周期,梅雨量则出现明显的4a和8a的年际周期以及一个近16a的年代际周期。  相似文献   
39.
贵州山区一次锋面雾的数值模拟及形成条件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汪超 《贵州气象》2010,34(2):3-9
利用中尺度模式系统WRF对2008-02-20—21贵州山区出现的一次锋面大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大雾出现的区域与实况比较一致。利用数值模拟的高分辨率产品对锋面雾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对此次大雾的发生区域以及生成过程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能力;贵州处在南支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中低层偏南气流强盛,为大雾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静止锋的稳定维持和贴地逆温层的存在是雾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0.
贵州省兴义市05-12人工增雨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入春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高温、少雨干旱天气,农作物受旱严重,部分乡镇农村人畜饮水困难。05-12天气过程为典型的冷锋切变天气,持续时间长,锋前以对流云系为主,伴有打雷下雨,人影作业后,天气过程演变为混合云降水,最后演变为稳定的层状云降雨后逐步消散。该文从灾情发生、天气形势、作业情况、云状变化、雷达回波演变、降雨量及分布、增雨效果等方面,对05-12人工增雨试验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提高人工增雨效益作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