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n improved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QSDC) protoco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locks of entangled photon pairs are transmitted in two steps in which secret messages are transmitted directly. The single logical qubits and unitary operations under decoherence free subspaces are presented and the generalized Bell states are constructed which are immune to the collective noise. Two steps of qubit transmission are used in this protocol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communication. The security of the protocol against various attack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
低空急流对贵州夏季暴雨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雪丽  杨静 《贵州气象》2007,31(3):16-18
普查2001—2006年5—8月的贵州暴雨过程,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低空急流与贵州夏季暴雨的关系,并分析了低空急流暴雨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指出贵州夏季暴雨的产生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在41次暴雨过程中,有40次暴雨过程的产生都伴随有低空急流的出现,只有1次暴雨过程的产生没有低空急流伴随,而低空急流的位置决定了暴雨产生的区域。  相似文献   
23.
广西靖西三合沉积型铝土矿位于桂西铝土矿成矿带西部,区域上与吞盘寒武系相邻,而三合矿区具有从西南到东北方向矿石品位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为了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本区成矿规律的影响,通过主量成分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桂西地区吞盘寒武系Al2O3的含量明显高于辉绿岩Al2O3的含量以及钦甲花岗岩体Al2O3的含量,说明吞盘寒武系具备为三合铝土矿提供物质的基本条件;两者Zr-Hf、Nb-Ta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轻重稀土比值、δEu值也很接近,显示出密切的物源供给关系。(2)其沉积环境以海陆交互相—海相沉积为主,并具有中部矿段呈弱还原环境,西南矿段和东北矿段为过渡—弱氧化环境的特征。(3)二叠纪时期海进方向由西南向东北推进,有利于将吞盘隆起的寒武系古风化壳的成矿物质运移到三合地区沉积而成矿,并制约其矿石品位。  相似文献   
24.
对梅雨锋降水云微物理结构的摄像探空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球载摄像空仪对梅雨锋降水云微物理结构进行了观测,得到云中5类型粒子(冰晶、霰、雪片、冻滴、雨滴)直径、数浓度、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及各高度层上的温、压、湿分布。对观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在梅雨锋雨带的对流云团中,冰晶、霰和雪片对降水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了卡林顿自转周1591 - 1592 中冕流偏振亮度的变化。冕流带偏振亮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度为10 % - 50 % 。无日冕物质抛射影响存在时,沿冕流带冕流的分布可持续稳定存在近两个太阳自转周。当一个日冕物质抛射伴随冕流产生时,冕流的经向角大小若大于27°,可导致冕流尖角区顶部上升速度大于2km/s。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2006年贵州省黔西南州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进一步认识了低空急流对局地暴雨天气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7.
杨静  郄秀书  赵阳  张其林 《气象科技》2007,35(Z1):14-17
对2006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中获取的一次传统触发闪电的电流及60 m处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波形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Rogowski线圈和磁场测量系统记录到的波形很类似.这次闪电共包含两次回击,回击的时间间隔约为34 ms.两次回击的电流幅值很大,分别为41.6 kA和29.6 kA,在60 m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分别为133μT和97μT,通过磁感应强度反演得到两次回击的电流分别为39.8 kA和29.1 kA,与Rogowski线圈的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回击之前放电过程中仅出现了两个脉冲,利用所测磁感应强度反演得到两个脉冲对应的电流分别为2.11 kA和2.7 kA,与Rogowski线圈的实测结果2.1 kA和2.8 kA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8.
利用低光度相机首次观测到了2013年7月31日华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上空产生的中高层Sprite放电现象。结合闪电定位、天气雷达等同步观测, 对一次MCS诱发的Sprite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对应的母体闪电和雷暴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除发现了2例圆柱型、3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 Sprite外, 还发现了2例发光主体发育不完全的Y字型Sprite。估算的Sprite的底部平均高度低于61.8±3.5 km, 顶部平均高度为84.3±6.8 km。Sprite持续时间算术平均值为25.7±9.8 ms, 几何平均值为24.4 ms。Sprite的母体闪电均为正地闪, 峰值电流在+62.5~+106.2 kA之间, 算术平均值为+77.1±22.2 kA, 是本次MCS所有正地闪平均峰值电流的1.4倍。Sprite母体闪电的脉冲电荷矩变化(iCMC)在+475~+922 C km之间, 几何平均值为+571.0 C km。Sprite母体闪电发生在MCS雷达回波25~35 dBZ的层状云降水区, 弱回波(<30 dBZ)面积的突然增加对Sprite的产生有重要指示作用。Sprite易发生在MCS成熟—消散阶段正地闪比例(POP)显著增加的时段。在本次MCS消散阶段中, 有两个时间段可能有利于产生Sprite。在Sprite集中发生时间段, 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LNET)探测到的正地闪比例为54.2%, 正地闪连续电流比例70.24%, 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58.17±50.31 ms, 有利于Sprite的产生。  相似文献   
29.
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其空间的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足迹理论核算流域农业生产水足迹变化规律,采用基尼系数和空间错配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2000—2020年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动态趋势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作物生产水足迹和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作物生产水足迹峰值出现在2007、2018年,作物种植面积峰值出现在2009、2018年;流域年均蓝水足迹贡献率达90.9%,且与绿水足迹呈互补关系,表明蓝水是疏勒河流域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2)农业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程度逐渐提高,总体处于较匹配的状态;蓝、绿水足迹与作物种植面积的空间不匹配程度逐渐得到改善,空间分布中均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3)作物种植面积对作物生产水足迹变化呈中、高度敏感性的地区数量不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0.
杨静  郭群 《中国沙漠》2023,(5):176-185
从省级层面研究碳排放年际变化进而探讨减排路径对制定碳减排措施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北典型干旱省份宁夏为例,综合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相关分析、脱钩分析等方法分析碳排放的多年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减排路径。结果表明:(1)宁夏年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及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均逐年增加,而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先升后降又回升的波动趋势。(2)经济和产业结构是年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十大高排放行业主要利用热值低且碳排放高的原煤等能源,导致宁夏碳排放和GDP仍未脱钩,但脱钩的行业数量在增加。本研究采用年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及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等多个指标全面服务于碳达峰、产业结构优化、碳公平等目的,依据主要影响因素、细分行业分类及能流分析,从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等角度提供有效的碳减排路径。研究结果将为“双碳”目标下省级层面绿色发展规划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