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97篇 |
地球物理 | 57篇 |
地质学 | 283篇 |
海洋学 | 26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说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理论己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的典型特征和现代海底的热液活动,评述了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说的主要论点及提出的地质依据,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类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背景.这里着重强调了洋底扩张中心和裂谷带的主导控制作用.最后,对秦岭泥盆系以铅、锌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的海底喷流-沉积成矿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剖析,并运用这一理论概略性地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从同生构造、成矿层位、沉积环境、热液蚀变和其它热异常标志及指示元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34.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政府实施土地严格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绵阳市2009年度遥感土地执法检查为例,选用2008年和2009年两个时相的中巴资源卫星02B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对3G与3S集成技术在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中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利用RS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利用VRS-GPS技术采集变化图斑空间与属性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35.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对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上元古界可分为五个沉积层序,由下到上分别对应于贝义西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特瑞爱肯组至水泉组和汉格尔乔克组。第1层序由贝义西组构成,发育由粗碎屑斜坡扇和低水位楔构成的低水位体系域,向上逐渐变为粉砂岩、泥岩的海进体系域,并以向上变粗的退积准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结束,反映陆缘发展初期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第2层序由照壁山组构成,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向上变为细粒砂岩、页岩互层,上部出现厚约30m的泥岩,顶部为紫红色砂岩,代表了由低水位经快速海进到高水位的变化过程,整体为水体较浅的滨浅海沉积环境。第3层序由阿勒通沟组构成,为冰成杂砾岩、砂岩、页岩组合,顶部出现厚2~3m的白云岩,沉积主体为低水位体系域,顶部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第4层序发育最为完整,特瑞爱肯组冰成杂砾岩为低水位体系域,冰成杂砾岩之上“盖帽碳酸盐岩”为海进体系域,扎摩克提组浊积岩、育肯沟组页岩、水泉组碳酸盐岩为高水位体系域,其中育肯沟组页岩为凝缩段沉积。第5层序低水位体系域由汉格尔乔克组冰成杂砾岩构成,顶部泥灰岩和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由于顶部被寒武系不整合覆盖,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研究区上元古界层序基本可以和我国华南及印度Lesser Himalaya地区对比。 相似文献
36.
依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两口先导孔中地热测量和岩石样品热物性参数,对5000m深钻的可能钻遇温度进行了预测.先导孔中地温梯度介于1-26℃/km;岩石热导率变化为2.64-8.81W/(m@K),平均(3.4±1.26)W/(m@K);实测热流值为76-80mW/m2;30块岩石样品放射性生热率变化为(0.0-2.17)μW/m3,450m深度以上层平均(0.76±0.5)μW/m3,以下层段平均(0.48±0.2)μW/m3,生热率随深度递减,但变化趋势难以明确判定.分别对热流和热导率取上、下限,采用不同的生热率随深度的分布函数,区分考虑或不考虑热导率的温度相关性,分别计算出5000m深度内可能的温度分布剖面.计算结果表明,超深井于5000m垂直深度上的温度将达到110-140℃,2000m深度的探井钻遇温度将介于54-64℃.此外,考虑热导率的温度效应后预测的温度一般高于未考虑热导率温度效应5-8℃. 相似文献
37.
基于数值模拟的汾河二库对晋祠泉岩溶水系统渗漏补给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二库的下闸蓄水,改变了晋祠泉域汾河地表水对岩溶水的渗漏补给条件,对区域岩溶水流场变化有着长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勾画地表水渗漏补给岩溶水范围,考虑地层岩性、蓄水高度等因素,确定二库不同蓄水水位下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构建晋祠泉三维岩溶地下水流模型,研究二库渗漏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补给作用,并预测不同蓄水情景下晋祠泉口水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随二库蓄水位非线性变化,最低为92.8%,在二库蓄水位达902 m后稳定在93.7%,而渗漏量与二库蓄水高度呈正相关;泉域岩溶水径流区受渗漏补给作用最显著,其次为排泄区、北部补给区;渗漏补给作用下,地下水位回升值受二库水位和补水距离影响;维持设计水位(905.7 m)和2017年水位(895.9~902.4 m)时,预计晋祠泉口水位分别在2021年7月和2023年1月达到泉口高程。 相似文献
38.
周至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隗合明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7,19(4):20-26
马鞍桥金矿床是产于南缘秦岭泥盆系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特征典型矿体沿上泥盆统上部层位稳定分布,多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蚀变千枚岩型,炭质片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石英,绢云母等,金主要呈呈微金,超显微金分布于矿物粒间或被吸会于矿物表面,矿床由多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期多阶段形成,主要采构造,沉 相似文献
39.
结合地图数据中坐标系的选择、多幅地图管理及DEM处理等问题 ,介绍了一种在GIS应用中管理海量地图数据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图幅接边、DEM处理等问题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40.
隗合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7,(1)
四川渠县三叠系膏盐产于碳酸盐岩中,二者交互沉积,具明显的旋回性。根据岩性组合、生物组合、沉积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碳酸盐岩形成于潮下至潮上的各种环境,而膏盐则主要沉积于潮上带的浅水盆地和大陆盐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