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22篇 |
地质学 | 95篇 |
海洋学 | 21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五门沟铝土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在中国首个实施的煤矿下部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中深部大型隐伏铝土矿床。该矿床为产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侵蚀面上的沉积型岩溶铝土矿,其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套含铁富铝的铁铝质泥岩组合,形成于晚石碳世。本区铝土矿石结构以碎屑状、致密状和豆鲕状为主。成矿环境为泻湖或海湾,以及其近岸,沉积相为泻湖或海湾相。区内共发现铝土矿体3个,矿体规模为中-大型,总体形态呈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呈单斜产出,矿体厚度不稳定。矿体厚度与含矿岩系厚度、Al2O3含量、A/S值均呈较明显正相关。矿体以多种矿石类型分层产出时,垂向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粒序特征和下富上贫的品位特征。矿体品位与埋深并无直接关系,其品位更多依赖于与原生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成矿物源风化剥蚀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品位较富的矿体。基底溶洞、洼地、溶斗等负地形控制着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低洼处会沉积更多的含矿物质,往往形成厚大的矿体,品位较高。矿体的赋存标高对硫含量影响较大,后期构造运动可使铝土矿体标高抬升,当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时,铝土矿体处于氧化环境,脱硫作用发生,硫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矿石质量。 相似文献
92.
93.
94.
污水灌溉区包气带中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以太原市某污水灌溉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距离灌渠不同距离的包气带中钻孔取样,测定了33个土壤样品中的pH值和Ba、Cr、Cu、Fe、Mn、Ni、Pb、Zn、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对这8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样品中的质量分数进行数据统计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①重金属元素Cr、Cu、Ni、Pb和Zn主要来源于污水,Fe、Mn和Ba除来源于污水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土壤母质;②Cu、Cr、Pb、Zn和Ni的空间分布差异大,变异系数可达75.22%,主要富集表层0~0.3 m深度处和黏土层(黏土层起始深度在1.2~1.5 m,厚度40 cm)中,Fe、Mn和Ba在垂向上主要呈平均分布,空间分布的变异系数为19.09%~33.10%;③包气带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的3~8倍,已经在包气带表层0~0.3 m深度处和黏土层中积累,而且Ba、Cu、Fe、Mn、Ni、Zn等重金属元素已经迁移到潜水层。 相似文献
95.
位移监测是获取滑坡范围、滑面位置、滑坡方向等变形特征最直接和最有成效的一种手段,可以为滑坡防治提供较为精准的数据。采取测斜仪和FBG光纤等2种深部位移监测方法,对浙江省中林村滑坡的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发展趋势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分析。监测结果表明:中林村滑坡可分为上部、中下部2个部分,它们均处于蠕滑状态,变形呈缓慢增长趋势。2部分岩土体滑向、滑面埋深、滑动方式等差异明显,斜坡上部具有牵引式滑动特征,活动性不明显,受高陡临空面影响;斜坡中下部具有推移式滑坡特征,活动特征较明显,降雨为主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6.
基于SHALSTAB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东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易发性问题,基于浙江飞云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利用频率比及信息量模型选取相对高差、坡向、坡形、工程地质岩组、断层、地表覆盖类型、稳定性(SHALSTAB模型)7个背景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考虑无降雨和百年一遇极端降雨两种工况,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浙江飞云江流域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是致灾土体分布区定量模型和基岩区统计模型的结合,符合该区域成灾规律.考虑极端降雨因素后,易发等级逐次增加,高易发区面积增加84%,中易发区面积增加42.8%,可实现地质灾害易发性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97.
赋存于地球深部的地热资源,以其储量丰富、清洁再生等优势,有望成为破解我国能源困局,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干热岩(HDR)开发过程中,面临着高温高压环境下水-岩作用问题,在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化学场(THMC)等多场耦合作用下,岩体应力腐蚀效应和疲劳劣化会诱发岩石微裂纹-裂缝扩展、成核与丛集行为,进而影响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热交换效率和地质体稳定性,这也是制约干热岩长期安全开发的瓶颈,亟待突破。通过总结现有干热岩高温高压下多场损伤研究中的实验探索、理论模型、数值分析等多手段跨尺度方法,分析干热岩在高温高压及水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效应,可阐明循环生产过程中低温工质与高温地质体循环换热下干热岩储层结构演化的动态过程及工程响应,进而揭示THMC多场耦合作用下干热岩储层疲劳劣化损伤机理,为我国深部地热资源高效安全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地质保障;但仍亟待深入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的THMC多场耦合作用下岩体应力腐蚀效应的干热岩疲劳劣化机制与长期稳定性研究,如考虑应力腐蚀效应和疲劳损伤的干热岩长期强度评价模型、基于跨尺度疲劳损伤评价的干热岩开发下地质体长期稳定性方法、适应于干热岩储层改造... 相似文献
98.
统计分析2005年以来黑龙江及周边地区中强地震的频谱特征,分别计算各地震的应力降,利用静态与动态应力降比值,判断该区中强地震震后趋势。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该区中强震Y值较大,在0.3—0.6,以孤立型地震为主。 相似文献
99.
定义了反映海洋测深网系统误差探测能力的系统误差分辨率;构建了系统误差分辨率与测深网结构及测区深度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道测量规范要求下的测线系统误差探测能力与图幅及测深指标的关系.建议检/测长度比提高到10%~15%,以增强测深网探测系统误差的能力.最后海区试验表明,适当的检查线数有助于探测更小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针对在CAD辅助制图过程中,通过AtuoLisp程序对图形数据的操控进行了分析及阐述,对AtuoLisp的部分函数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具体案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