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描述土壤基质势ψ和含水量θ之间的函数关系,表征土壤的持水性能,是研究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土壤侵蚀及溶质运移的关键。高寒气候特征使有机质在青藏高原地区大量积累,为确定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有机质的影响,在长江源北麓河地区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土壤粒度分布,容重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持水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基质势下(0~-30 kPa)以容重影响为主,低基质势下(-100~-1 500 kPa)以有机质影响为主;有机质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增强土壤的吸附性而影响土壤持水性能,同时影响程度取决于有机质的多少,土壤持水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本次研究有助于认识高寒地区土壤水文特征,对展开土壤水文过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基于陕西省不同分区的椭圆和线源2种烈度衰减模型,采用Python自动化技术和Arcpy空间绘制技术自动生成地震影响场方法,通过ArcGIS Server实现影响场地图服务的自动发布。系统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产出效率,提供标准网络地图服务接口,方便地震影响场的调用;同时建立客户端实现对地震影响场进行查询、管理和手动修正等功能,增加系统的实用性;最后通过测试数据,对系统产出和发布的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敦--密断裂演化的角度分析吉林东部柳河、辉桦和敦化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条件。根据其对盆地发育的影响,断裂活动可分为3 个主要时期。初始断陷期: 敦密断裂的不均衡拉张使得柳河盆地下白垩统发育较好的湖相烃源岩,而辉桦、敦化盆地则以河流相--火山喷发为主。挤压隆起期: 区域白垩系全面抬升遭受剥蚀。晚期裂陷期: 断裂自南西向北东裂陷,辉桦盆地形成时间可能稍早于敦化盆地,盆地内古近系厚度较大,烃源岩条件也相对较好。综合对比分析认为,辉桦及敦化盆地具较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各盆地内大规模的常规油气富集可能性较小,但油砂和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较大的潜力,下一步区域上应将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重点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4.
孙哲  魏鸣 《大气科学学报》2016,39(2):260-269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和南京、常州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南京2012年2月22日春季雷暴和2011年8月10日夏季雷暴两次过程,研究不同季节影响雷暴发生的大气结构以及强弱雷暴地闪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风矢位温(V-3θ)图揭示的大气动力热力水汽特征能够为雷暴的潜势预报提供先兆信息。两者相较而言,春季雷暴的动力抬升作用明显;夏季雷暴主要由热对流引起,对流层上层的动力抽吸作用不明显。春季弱雷暴正地闪在总地闪中所占比例较高。无论春季弱雷暴还是夏季强雷暴,地闪落点与辐合区对应关系明显,且地闪的落点也与雷达反射率因子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闪主要分布在强回波区(大于40 d Bz)及其外围区域。但在较强雷暴云的发展阶段,地闪多发生在风暴体伸展方向的一侧,具有引导雷达回波移动的作用,夏季强雷暴地闪簇集在垂直风切变区域。  相似文献   
35.
地下水封油库利用“隙存水封”的原理通过地下洞室进行石油地下存储,并多建于结晶岩体中,岩体裂隙渗流特性直接影响地下油库储油安全。地下洞库水封机理可简化为围岩裂隙中的油水两相渗流问题,需同时考虑油驱水和水驱油过程。基于分形理论定量刻画了天然花岗岩裂隙面的粗糙度,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不同粗糙度的透明裂隙,利用研制的单裂隙多相渗流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对花岗岩粗糙裂隙中的油-水驱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水油流度比的差异导致花岗岩裂隙两相驱替呈现出不同效果,油驱水前缘呈活塞式整体推进,而水驱油前缘呈指进式推进;压力差或隙宽的增加更加显著地提升油驱水效果,但裂隙粗糙度的增加则对裂隙中流体的流动起到了阻碍作用,使得驱替难以进行;在考虑裂隙粗糙度和油相黏度的情况下,仅通过围岩裂隙水压力大于洞库内部油压来判别水封性能的“水封准则”存在缺陷;由于“贾敏效应”的作用,水驱油时裂隙中的油将难以被完全驱替,当油库发生油品泄漏时,难以将油品完全驱回洞库内部。研究成果可为粗糙裂隙岩体两相渗流规律及地下洞库水封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采集作为一种新的地震采集作业方式,可以做到使用多组可控震源通过采用独立激发与滑动扫描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具有采集周期短、作业效率高、采集数据量大的特点,给现场质量监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套针对混叠采集现场质量监控的高性能解决方案,通过将多线程技术和GPU异构技术与实时监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地震数据质控效率,加快了任务响应速度,缩短了监控周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软硬件性能,满足了现场质控的性能要求,同时针对混叠采集特点提供了多种配套的质控方法.通过在中东生产项目上的应用,证明该技术能够有力的保障野外混叠采集的施工质量,大大降低野外发生质量事故的风险,在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7.
渤海西南海域前新生代发育多种类型的反转构造,不同类型的反转构造对研究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钻井及三维地震资料,总结了研究区前中生代反转构造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正、负两期反转,其中负反转构造以反转断层为主,根据反转断层在新生代是否活动,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长期活动型反转断层与短期活动型反转断层;(2)受控于早期断层的规模及刚性基岩的差异支撑作用,不同的反转断层具有差异的活动时间及其走向;正反转构造则以反转背斜为主;(3)两期反转构造是对华北板块燕山运动的有效记录,其中早期负反转构造记录了燕山运动Ⅰ幕、Ⅱ幕造山运动后岩石圈的裂解过程,而正反转构造则是燕山运动Ⅲ幕太平洋板块NW向俯冲的持续响应。  相似文献   
38.
VSP资料钻前预测的关键在于高精度的波阻抗反演,本文针对VSP资料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以及能精确地分离出上、下行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VSP资料进行井底以下钻头前方地层波阻抗反演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VSP走廊叠加记录采用非线性迭代反演方法反演地下地层的波阻抗;通过在迭代过程中不断修改阻尼因子,以及引入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方程组,增强了解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在VSP资料钻前预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大拉子组上段是罗子沟盆地的主要生油层。通过对大拉子组系统取样和多项地球化学指标测试,分析了罗子沟盆地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等。综合研究表明: 大拉子组上段有机碳含量为0. 94% ~ 10. 69%,平均4. 72%; 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其次为Ⅱ1 型; 最大裂解温度( Tmax ) 为425℃ ~ 444℃,平均为436℃; 镜质体反射率Ro 为0. 624% ~ 0. 88%,平均值为 0. 64%,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门限。地化数据分析显示大拉子组烃源岩为较好烃源岩。  相似文献   
40.
传统水准测量工作强度高、效率低,常规GPS测高技术多基于单纯数学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为获取正常高,提出了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以某铁路线路控制为例,使用二次曲面、三次曲面和EGM2008+三次曲面三种拟合模型在平坦和山地地区试验,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通过内外符合精度的计算,结果表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较单纯,数学模型效果更优,能够满足常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尤其在重力异常变化剧烈的山地测区仍能获得拟合精度高,残差更稳定的结果。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可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检核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