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篇 |
大气科学 | 36篇 |
地球物理 | 7篇 |
地质学 | 47篇 |
海洋学 | 14篇 |
综合类 | 5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RS技术和GIS技术的发展,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也越发完备,应用该方法来分析城市、森林、农田以及湿地等景观格局已经成为了取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以我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依托,以辽宁省某农业大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土地进行重分类来获取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然后计算研究区的相关景观格局指数,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2.
孔隙铸模法在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微观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使用扫描电镜、超长焦距连续变焦视频显微镜以及偏光显微镜等微观实验研究仪器设备,并结合相应样品的压汞资料分析,应用孔隙铸模法研究了川南—黔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几种代表性碳酸盐岩的孔隙微观结构。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扩溶粒间孔、粒内溶蚀孔、晶间孔,形状主要有规则近等轴状、三角形或多边形、星点状以及Y状等,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孔隙密集分布的区域呈斑点状出现,斑点之间缺少喉道连通,彼此呈孤岛状出现。不同沉积成岩环境中形成的岩石孔隙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3.
114.
土地生态环境是指空间大气、地貌、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各种影响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总和。土地环境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变化、运动、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土地生态环境分析和评价.是通过调查土地环境质量的现状,查清土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5.
一次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5,他引:42
文中选取了 1998年 6月 8~ 9日的一次发生在华南的强降雨过程 ,利用观测资料和MM5中尺度模式对这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研究了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及华南地区复杂地形的影响。分析表明这次华南暴雨由锋面暴雨和暖区暴雨组成 ,具有不同的中尺度结构 ,其中广西梧州地区暴雨是准静止锋面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 ,具有持续时间短 ,强度大的特征 ,MM5模拟的雷达回波强度超过 30dBz ,高度超过 2 0 0hPa ,并在其东、北侧出现闭合的次级垂直环流 ;珠江三角洲的暴雨是暖区暴雨 ,发生在深厚的暖湿气流内 ,85 0hPa上强度超过 16m/s的西南低空急流是影响降水的主要系统 ,该中心暴雨持续时间较长 ,降水强度也达到了暴雨标准 ,模拟雷达回波不明显 ,没有出现局地的次级环流。华南地区的复杂地形在这次华南暴雨过程中主要为动力性作用 ,具体表现在一支冷空气在低层由苗岭和南岭之间南下 ,南海上空一支暖湿气流北上直接到达梧州地区 ,另一支次暖湿空气在南岭的阻挡下由武夷山以南沿南岭和云开大山之间折而向西 ,这三支气流在梧州地区附近汇合 ,形成广西梧州地区的暴雨 ;同时南海上空北上的低层气流被迫向东北绕行海南岛 ,形成一个尺度为 2 0 0km左右的背风面气旋 ,这个气旋的东北部分加强了在珠江三角洲地 相似文献
116.
117.
重构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全球、区域一体化变分同化系统中的极小化控制变量,提升中、小尺度同化分析能力,为中国气象局业务区域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提供千米尺度适用的同化方案。新方案用纬向风速(
118.
To deal with the moving boundary hydrodynamic problems of the tidal flats in shallow water flow models, a new wetting and drying (WD)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e new method, a “predicted water depth” is evaluated explicitly based on the simplified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d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wet or dry) together with the direction of flow.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D method, besides the water elevation, more factors, such as the flow velocity and the surface shear stres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oving boundary. In addition, a formula is deduced to determine the threshold, as critical water depth, which needs to be preset before simulations. The new WD method is tested with five cases including three 1D ones and two 2D 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WD method can simulate the wetting and drying process, in both typical and practical cases, with smooth manner and achieves effective estimation of the retention volume at shallow water body. 相似文献
119.
120.
多点渗漏垃圾填埋场三维电学检测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与原位实验,研究三维电学监测系统对垃圾填埋场多渗漏点位置的检测能力,分析影响检测效果的主要因素,以为设计经济、合理、有效的实时监测系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膜下电位监测法具有清晰的理论基础;供电电流强弱只影响测量电位值大小,不改变其异常形态,供电强度应以保证测量电位具有较高信噪比为原则;电极系极距大小会影响对相邻漏洞的检测能力,当极距小于相邻漏洞间距时,系统可对漏点位置进行有效反映;供电电极A在填埋场顶层中部布设、B极在膜下多点相连布设的布极方式,有利于漏点检测;漏洞越大,相应位置的测量电位值越高;划痕状漏洞不易被测出。利用膜下电极系测量的电阻率剖面对漏点具有较好的反映能力,并可实现渗滤液在地下扩散过程的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