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目标多阶段互动优化模型计算了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确定了海河流域在南水北调、经济常规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情况下的承载能力过程变化,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现状处于严重的生态环境不可承载状态;②到2033年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良好状态;③海河流域生态环境临界可承载年2033年,可承载人口为15 730万,比自然预测人口15 100万多630万,工业、农业、生态及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将分别是28%、43%、18%、11%。  相似文献   
112.
藏南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中分布有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构成的海相火山岩组合,区域露头上玄武岩占绝对优势,喷发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区域资料显示,这一时期该地区处于冈瓦纳大陆的被动陆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岩与洋脊玄武岩和洋岛型玄武岩有明显区别,显示大陆拉张带或大陆裂谷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3.
水文灾变事件的一种可公度信息预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军 《水文科技情报》1989,6(2):14-19,29
  相似文献   
114.
陆面蒸散的双源遥感模型及其在华北平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计算陆面蒸散的双源遥感模型,利用多光谱和热红外遥感数据估算地表土壤缺水状况,并计算蒸散通量。本模型利用2000-2002年的13期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计算了栾城地区1 000 km2范围的蒸散通量。通过与地面同步微气象观测值的对比,显示利用笔者建立的双源蒸散模型和简化的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梯形法确定土壤水分状况,在华北平原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5.
华北山区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东台沟坡地径流实验小区上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探索降雨过程中体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基质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较为稳定以及蒸发微弱等条件下,不同场次降雨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时间与降雨强度之间呈现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同一场次降雨过程中,坡地内不同部位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时间与土壤层次和土层部位相联系。降雨过程中体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基质势的动态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得出的坡地土壤水特征曲线表明了坡地砂质土壤在含水量较大时土壤吸力较小、含水量减小时土壤吸力迅速增大的水力特性。  相似文献   
116.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历来是流域水循环研究的关键环节. 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作为水循环研究中的示踪剂, 可以有效地揭示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在对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怀沙河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泉水、河水和井水采样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测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流域内沿河道不同部位的泉水、河水和井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 依据泉水出露的高程和氧同位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泉水的氧同位素高程效应, 为推断泉水的补给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运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方法, 估计了流域内年平均地下水补给率. 根据地下水补给来源, 联系流域内水文地质状况和现场调查结果, 以及对比怀沙河流域和密云水库以上的潮白河流域20世纪60~90年代同期降雨径流系数, 初步推断出流域内相当一部分地下水来源于流域之外高程较高的区域, 流域为非封闭流域.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及流域内地形地质和水系特征, 分析了流域内不同部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对河川径流的相对贡献, 并揭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排泄相互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7.
近40年黄河中游径流情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蕊  夏军 《水文》2007,27(5):74-77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一系列大规模人类生产活动如引水灌溉、水土保持等,使得黄河中下游的径流情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造成流域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和经济损失严重。本文以黄河中游的岔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1959~2000年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活动对径流情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在1978年受到水土保持活动的显著干扰,年径流量减少了30%以上,且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均有所减小。此外,流域径流情势随淤地坝有起有落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8.
生态水文学学科体系及学科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对推动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和阐述了生态水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共划分为5个阶段,即生态水文学萌芽期(1970年左右至1986年)、术语提出与初步探索期(1987—1991年)、学科建立与初步发展期(1992—1995年)、学科快速发展期(1996—2007年)和学科完善期(2008年至今);基于对该学科发展历程的分析,提出了以"理论—方法—实践—分支学科"为框架的生态水文学学科体系;最后,从学科研究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5个方面对生态水文学学科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展望,为促进和建立完善的生态水文学学科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9.
国际水文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介绍第七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关注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近4年来国际水文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测,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尺度问题,生态水文学,水文模型及资料获取与参数识别,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城市水文水资源,同位素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应用;提出未来水文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0.
华北石质山区坡地产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地是流域的基本产流单元。对坡地产流模型的研究,可为研究流域的水文过程奠定基础。本文在认识坡地产流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对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取得的产流各个环节(降雨、出流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物理机制的简单的坡面产流模型。其中,使用Horton模型模拟入渗和地表产流过程,用水箱模型模拟壤中流过程。模型能够同时对降雨过程中的地表、地下出流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产流总量的误差较小,但在变化过程线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模型对实际情况的简化和假定、数学模拟的局限性、变雨强降雨过程的复杂性等因素引起的。这种分层组合的坡面产流模型对华北石质山区的上层超渗、下层蓄满的产流特征是可行的。本文所做的工作是对华北石质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产流模块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