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普勒雷达降水产品优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通过对雷达1h、3h降水产品进行应用检验,找出降水产品的局限性及其测量误差;利用反射率因子及自动站雨量资料,通过调整雷达混合扫描面弥补了降水产品因山脉等地物挡角大而缺测面大的缺陷;结合雨量站资料运用最优插值、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对本地Z-I关系及降水产品进行调整优化;调整后的降水产品估测降水的误差明显减小,产品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介绍新一代气象语音答询系统的7号信令自动气象语音答询服务平台、上报计费管理统计平台和语音信箱内容编辑管理平台的功能与使用,目的是使话务员和用户更加了解和使用新一代气象语音答询系统.  相似文献   
33.
利用NCEP和FNL再分析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站气温等观测资料,对2018年12月28日至31日广西发生的一次极端低温雨雪冰冻事件进行天气形势分析.结果 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而稳定,贝加尔湖附近500hPa气温有-52℃的冷中心,同时与横槽配合,是地面冷空气中心堆积加强的原因;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造成广西南北温差较大;中纬度锋区强盛,850hPa南北温度梯度达22℃,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中低层锋区的结构造成了广西北部和中部、南部降水相态的明显区别;持续且深厚的水汽输送为这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34.
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γ系统造成的极端大风和中β 系统造成的致灾冰雹过程。(1)高低空急流耦合为强对流天气提供有利背景条件,锋面及辐合线为触发系统。大风过程锋面、冰雹过程高空槽动力作用更强。(2) 均具有强的上干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强下沉动能、CAPE及中低层垂直风切变,大风过程中层干层更显著,冰雹过程CAPE更大。(3) 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垂直切变维持平衡使上升速度区呈垂直状态,利于飑线发展。变压风与冷池共同影响使风暴发展并向变压低中心移动,大风过程冷池前沿与变压低中心在广西临桂迭加,表明强风暴造成的下击暴流与低层中气旋迭加导致极端大风。(4) 大风、冰雹均由镶嵌在飑线系统中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超级单体强回波中心达65 dBZ,具有弱回波区、三体散射。大风过程强风暴借助冷锋热力边界的斜压性形成低层中气旋,低层钩状回波更明显,并有明显的MARC及强回波核心下降特征;冰雹过程强回波质心高,VIL达55~65 kg/m2,并有跃升现象。(5) 均有中等强度中气旋。大风过程中气旋比冰雹过程低,半径明显减小。大风过程中气旋与龙卷涡旋特征同时出现,对极端大风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利用单因子评估和多因子综合评估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发生趋势总体上是减弱的.单从出现冰冻日数因子和极端最低气温因子等单因子分析看,各次过程评价排序不一致.多因子综合评估技术得出的重大低温雨雪过程评价比单因子评价更为全面、科学.  相似文献   
36.
2008年桂林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多普勒雷达,对2008年1~2月的低温冻害和雨雪天气进行分析:桂林处于雨雪区域边缘,冻害天气有自己本地特点。(1)反射率上呈现出零度层亮度带,表明对于处于南方的桂林来说,冷空气势力很强;(2)径向速度图上有环型零速度圈、速度模糊区、牛眼。表明大气低层有急流,高层有大风区。高层的"S"型零速度线表明有强暖平流有利于产生逆温;(3)VW P风廓线图上,有风向的突变,突变区的位置对降水的形态有一定指示意义,较低的突变层对冻雨有利。高层的西南风过于强大,低层的东北风无法向上突破,这也是这次过程逆温迟迟没有遭到破坏,造成桂林以冻雨为主的灾害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37.
对“碧利斯”雷达回波分析表明:雷达回波受着三个阶段不同天气尺度的影响。第一阶段是台风低压强偏北气流的作用,强中尺度雨团出现在强风的左侧;第二阶段是台风辐合线与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强中尺度雨团出现在西南急流左侧辐合线辐合最强的地方;第三阶段是台风低压过境时北侧强旋转风的作用,强中尺度雨团出现在东南急流与东北急流间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地方。三个阶段的回波性质不尽相同,降水性质也差别很大。对这三个阶段主要的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结论,有益于今后在雷达回波监测网中熟练掌握不同天气尺度的雷达回波中中尺度雨团的发生发展,使其在短时临近预报、联防预警信息及预警信号的发布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利用转移概率及最大转移概率预报原理,分析了桂林市1961-2000年初霜、终霜日期等随机时间序列之间的转换规律,并结合各序列的初始分布,建立预报模型。应用该方法对近几年初、终霜日期的预测结果表明,转移概率预报方法对波动性较大的随机时间序列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方法简单,预报效果好。  相似文献   
39.
根据桂林13个站点1957—1999年共43a的资料,结合农业部门历年来掌握的旱情以及我们多年的预报经验,定义出全地区性各级干旱标准,分析出干旱前期环流特征,找出其演变规律和指标,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的预报模式指标,为桂林秋旱的预报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0.
利用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分析了2012年2月27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1)中低层急流和地面东路冷空气入侵高温高湿不稳定区是形成这次对流的主要原因;(2)高低空急流中强暖湿西南气流为冰雹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此次强对流爆发的重要触发机制;(3)上层干冷、中下层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和干湿空气间强的风垂直切变为冰雹提供上升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