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3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5年7月南宁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2005年7月15日~21日南宁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过程的实况,并与34年(1971-2004年)历史同期相比较得出此次高温的特点: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最高气温高。  相似文献   
22.
广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布特征及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2013年广西预警信号发布通知单及评价表等资料,运用分类统计等方法,得出了近4年广西各类预警信号发布的时空分布特征、发布频次及发布准确率。资料表明:暴雨、雷电、高温预警信号是广西使用最频繁的3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预警发布总数分布呈西少东多的态势,预警信号发布准确率较高,正确预警中提前预警所占的比重最大。针对预警信号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的若干对策,以期进一步增强气象预警能力,提高气象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2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对1330号台风"海燕"在冷空气影响期间物理量场的变化特征开展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的西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促进台风暴雨的增幅;位涡和散度垂直剖面分析表明一定强度的冷空气侵入使得气旋性环流有所增强;925h Pa的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对其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4.
通过理论假设推导出建筑物内壁温度与气温及15CM地温的关系式,利用历史“回南天”过程记录确定了关系式的相关系数,建立了建筑物内壁温度的拟合公式,有效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回南天”观测资料缺少的难题;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回南天”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及特征,结果表明南宁市“回南天”过程是在冷高压和暖低压的交替影响下产生,分为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两类过程,并总结两类过程的单站内壁温度、气温、露点、24小时日平均变压等要素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场特征,分析它们与“回南”影响时间及强度的关系,得出冷性结束“回南天”过程,“回南”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出现频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
南宁市台风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990-2006年间对南宁市造成暴雨的热带气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影响南宁市暴雨的台风多属于第二类路径台风。本文着重分析台风气候特征,抓住台风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特征,地面气压场特征值进行统计,并对常用物理量进行统计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此类暴雨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26.
多普勒雷达在南宁大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2003年南宁市引进多普勒天气雷达以来43个大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将天气形势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相结合,以天气来向的角度,对各类型多普勒雷达回波的源地、生消影响关键区、径向速度场特征进行总结,建立了3种类型的南宁大雨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7.
利用2005年5月到10月份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客观分析场、南宁市单站温、压、湿等资料,尝试选取前期一定时间内的最优预报方程,建立未来南宁市24h、48h、72h最高、最低气温的动态因子逐步回归预报方程。通过对今年8、9月份的预报试验,24h平均误差是1.13℃,48h为1.20℃,72h平均误差达1.20?C,结果证明该方法预报能力的可参性很强。  相似文献   
28.
利用1965~2003年39年资料,对比分析了影响广西与南宁的热带气旋影响频数与路径异同,得到影响南宁市的热带气旋气候统计分布特征,供南宁市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9.
南宁市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南宁市所管辖8个站1965-2002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南宁市大雾天气的分布情况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宁市大雾的平均季节分布为冬季最多,夏季最少。各月大雾总日数出现频率呈双峰型,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日数的年际变化呈逐渐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0.
利用南宁市区内中尺度自动站及本站人工站观测降雨资料,分析致涝暴雨的临界雨量。利用实况探空资料重点分析和探讨了环境风场分布与触发机制,得到有益结论,为准确预报、防御内涝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