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模拟2015年尼泊尔地震(主震MW7.8及最大余震MW7.3) GPS/InSAR同震位移、远震体波、高频GPS位移波形和强震加速度记录,构建统一震源模型.统一模型分布特征主要由InSAR观测决定,地震矩释放过程则与P波模型相似,静态与高频GPS观测增加了对破裂时空特征的约束强度;各种比对表明,该模型对各基于单一类型反演模型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棋盘测试展现其具有更优空间分辨率,最小可恢复20 km×20 km尺度的空间特征,压缩了非同震信号或误差导致的零散瑕疵,主、余震破裂具有更好的空间对应关系.主震展布范围为140 km×80 km;4 m以上破裂集中在加德满都以北30 km、深度15 km的狭长区域内,最大滑动量为7.4 m;破裂持续总时长为60 s,破裂速度为3.3 km·s-1,子断层上升时间在10 s内.MW7.3余震破裂区域位于主震东侧边缘,滑动量围绕震中扩散,扩展范围为30 km×20 km,最大滑动量约为4.4 m,总破裂持续时间为35 s.本次地震中静态和高频的GPS观测亦具备独立约束主震破裂扩展过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对1958-2019年期间,进入永兴岛及附近区域(11.5°~21.5°N,101.2°~117.5°E)范围内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永兴岛平均每年受9.4个TC影响,TC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以0.68个/10a逐渐减少,趋势系数为-0.406;②永兴岛TC路...  相似文献   
53.
WEB图形格式SVG及基于XML+XSL的动态生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网络图形格式SVG及其优点.根据SVG的特点,研究了利用XML和XSL动态生成SVG图形的技术,为动态生成WEB图像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54.
南海中部上层海洋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参数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10年5月南海16°N和14.5°N断面的湍流微结构剖面观测资料分析,给出了南海海盆上层湍流混合空间分布特征:在16°N断面上,上层10~400m垂向平均湍动能耗散率ερ在东侧略大于西侧;相反,在14.5°N断面上,西侧ερ均值约是东侧ερ的4倍,其中,西侧110.5°~111°E的ερ的平均值为2.6×10-6 W/m3,东侧118.5°E的ερ仅为5.89×10-7 W/m3。通过分析细结构剪切和湍流混合的相关性,发现剪切是南海中部上层强湍流混合的主要驱动力,揭示了高模态内波破碎可能是湍流混合的主要机制。另外,研究了大洋中的3种参数化模型,发现适用于大洋近海的参数化MacKinnon-Gregg(MG)模型能较好地用浮频和剪切估算南海中部深海区上层湍流耗散率。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基于有限元模型确认的门式刚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依据功率谱法对一实测门式刚架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时程响应数据进行时频转换,提取结构特征值作为有限元模型确认的目标函数,通过复形法多次迭代,更新有限元模型结构。对确认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进一步基于β分布构建震害指数表达式,绘制震害优化比曲线,分析附着黏滞阻尼器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确认理论可减小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误差,使有限元模型结构性能状态贴近真实结构;附着黏滞阻尼器结构相比初始结构有更好的抗震表现,结构的抗震能力可提升约30%。  相似文献   
56.
The Xinjiang-Tibet Highway(XTH)is a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of manpower and supplies from inland regions to Tibet. The XTH has the highest altitude in China,which also ha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igh distress ratio. The pavement distress was investigated completely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avement distress along the XTH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distress. The distress ratio of 7 types of pavement distress was obtai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avement distress and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altitude and vegetation cover was quantitatively fitted along the XTH. The result shows that,distress occurrence ratio of racking is has the largest percentage,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to reduce the road condition. Pavement distress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One type of distress appears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ther types of distress. The pavement cracking of the roadway with high altitude wa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solar radiation and freeze-thaw cycle,which has a larger occurrence scale and development ratio than other region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of each pavement distres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distress treatment of the XTH and planning Xingjiang-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相似文献   
57.
周宇  赵龙  张然  张斌  张伟松 《地下水》2023,(2):150-151
某电厂建筑等级较高,基坑深度比较大,并且施工环境和条件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计划,将其基坑工程分为两个阶段—3个单独的区域,根据施工场地不同的条件来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方式,同时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监测数据发现支护桩的顶部位移、桩身侧移以及周围地面沉降的数值都处于预警值以下,表示本文所设计的基坑支护方式科学合理,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也不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8.
岩体工程中,节理面的轮廓特征是决定节理岩体剪切特性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发现节理的表面轮廓可分解为一阶大起伏和二阶小凸起,且两者在剪切特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为了定量分析两阶表面特征对节理剪切强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小波分析法分解节理表面,并利用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结合直剪试验验证,研究了具有不同起伏角(4°、8°、12°、16°、20°)波形节理面的细观破坏模式以及波面参数对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长对剪切强度影响较小,而起伏角是决定节理剪切强度的关键因素,随着起伏角增大剪切强度和摩擦角线性增大; 直剪切过程中裂纹数量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加,以拉伸裂纹为主; 一阶大起伏与二阶小凸起的波形起伏角和摩擦角正相关。以上研究成果为预测节理岩体强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保障边坡、隧道等岩体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贵州陡山沱组顶部和牛蹄塘组底部的黑层,是贵州最主要的沉积型黑色岩系,赋存有钒、银、钼、镍、钴、铂、铀和稀土元素等矿产资源.本文分别从岩相古地理环境、岩性组合特征和黑层发育程度等方面概述了省内陡山沱组和牛蹄塘组中黑层的地质特征,通过与代表性黑色页岩中的矿床对比,分析了两套地层中黑层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0.
冻土区勘探一直是地震探测的一个难点.为了探测研究区的深部结构,分析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情况及其冻土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我们在研究区进行了高精度的二维地震勘探试验.本文主要介绍针对冻土区的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技术试验方法,包括资料的静校正问题、冻土层反射成像问题及精细速度分析等.通过对这些试验结果的分析,作者总结出一套针对高原冻土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震野外施工方法和静校正方法,为今后类似地区的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方法,提供了参数设置依据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