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72篇 |
免费 | 1080篇 |
国内免费 | 5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6篇 |
大气科学 | 744篇 |
地球物理 | 777篇 |
地质学 | 2092篇 |
海洋学 | 523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282篇 |
自然地理 | 4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84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64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20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27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115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周雄伟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87,(3)
在设置电台进行两地间的超短波通信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确定天线架设的高度.天线架设太低不能保证有效的通信,天线架设太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维修不便.如何科学地确定天线高度,以保证可靠的通信呢? 在理想平坦的地面上,两地天线高度分别为h_1、h_2,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视距 相似文献
12.
利用间接平差法和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了BeiDou+GLONASS+Galileo三系统组合标准单点定位(SPP)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MGEX站的部分测站的观测数据,综合分析了BeiDou/GLONASS/Galileo不同组合模式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稳定性和定位精度等方面内容。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单系统(BeiDou、GLONASS、Galileo)、双系统(BeiDou+GLONASS、BeiDou+Galileo、GLONASS+Galileo),BeiDou+GLONASS+Galileo三系统组合的DOP值分别减少30%~55%、10%~50%;可见卫星数分别增加60%~120%、10%~110%。此外,在截止高度角大于30°的情况下,单系统和双系统的DOP值都较大且波动不稳定,定位可靠性和历元可用率会显著降低,而BeiDou+GLONASS+Galileo组合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定位结果,这对于建筑物密集区、山区和卫星遮挡较为严重的恶劣条件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洋中脊的水下热液喷口喷出热的缺氧流体,当它们从海底喷出时与周围海水激烈混合,沉淀出各种硫化物和氧化物,直到达到海底之上数百米平衡为止。最终的热液柱沿等密度面散布,等密度面处的热液柱可由溶解的化学示踪物高度富集和悬浮颗粒负载增高检验出来。最近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催化-供给"云降水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利用含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模式模拟,研究了2002年4月5日冷锋降水性层状云云系中"催化-供给"云的微物理结构、降水粒子形成的环节和微物理过程,并从降水形成的环节和云的结构分析人工增雨的条件.结果说明,"催化-供给"云具有显著的分层结构:云内高层是冰晶,下层是雪,接下来是霰和过冷云水组成的冰水混合层,最下方是云中暖区的液水层.作为催化云层的冰水层对降水的贡献约25.5%,冰水混合层为31.3%,液水层为43.1%,亦即供给云对降水的贡献约74.4%.具有"催化-供给"云结构的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主要环节是:冰晶通过凝华增长转化成雪,雪撞冻过冷云水、收集冰晶和凝华增长转化形成霰,霰靠撞冻过程、收集雪过程长大,从而形成可以降落到云的暖区融化形成雨水的粒子,它对降水的贡献较大.凝华和撞冻增长过程是冰粒子增长的主要物理过程,也是雨水产生的重要过程."催化-供给"云体系是重要的人工增雨条件,云中水汽对雨水形成的贡献与过冷云水几乎相当,与过冷云水一样,水汽也是人工增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20.
空间冲突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效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空间冲突已逐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区域安全。界定空间冲突的内涵,分析空间冲突的形成原因、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构建空间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探索性工作。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溢性的一种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客观地理现象,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空间经济冲突、空间生态冲突、空间社会冲突和空间复合冲突4 类;空间冲突的演变过程呈倒“U”形变化,其可控性级别可划分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4 个层次;空间冲突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空间资源失配、空间开发失序、生态系统失衡和社会发展失稳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