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ON THE SUBURBANIZATION OF BEIJ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bUrbanizationisastageofurbanizationprocess.Itmeansthatpopulation,jobsandservicetradesdecentralizefrominnercitytosuburbanarea.SuburbanizationhasgreatlychangedtheeconomicandUrbandevelopmentinthedevelopedcountries.NOw,thefocalpointisWhethersuburbanizationinChina,asadevelOPingcountry,hasactuallybegun?Whendiditstartandwhatisthemechanisminprocess.ThispaperisapreliminalycasestudyofBeijing.I.~L~coxczviofaSUING~POLl~PeterHall's(1984)modelofurbanchangeofferedaframeworkthatcaneasilyidentifyOT…  相似文献   
92.
编者的话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令人精神振奋,信心满怀.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国土资源事业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十六大的精神实质,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前提.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本刊在新的一年的第一期上辟出专版,特邀我省13个省辖市的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精辟论述他们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提出在新的一年中的工作新思路、新举措,特此刊载,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3.
94.
城市发展战略要有阶段论观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要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这是最近很多人在议论的事情。不言而喻,这应包括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研究;二是中国城市发展特殊条件的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城市发展普遍规律在中国特定条件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95.
双尖子山矿集区作为中国北方东部大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具有多期叠加成矿的特征.为了揭示双尖子山矿集区2000 m以浅成矿要素的空间展布,本文基于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对覆盖矿集区的6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含源三维反演,获得了双尖子山矿集区2000 m以浅三维精细电性结构.结合重磁、区域地质、钻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得到如下结论:(1)矿集区深部存在大面积的高阻区,可能为与成矿有关的早白垩纪侵入岩的反映,在兴隆山矿段西北侧及西南侧(A、B区)、双尖子山矿段西部(C区)表现为高侵位特征;(2)矿集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断裂系统由1条北东向深断裂(F1)和北西向、北东向以及近南北向的浅层断裂组成;(3)赋矿地层大石寨组电性特征为中低阻,主要分布在1000 m以浅,在兴隆山矿段以及双尖子山矿段东部较厚,与矿集区断裂系统组成了良好的容矿空间和成矿流体上涌通道;(4)建立了矿集区2000 m以浅的成矿模式:在兴隆山矿段,早白垩世侵入岩高度侵位至上覆大石寨组下方,侵入岩就位后析出含矿热液,并在浅部北东、北西向断裂及断裂交汇处成岩成矿,而在双尖子山矿段,成矿流体主要受北东向深断裂F1的控制,在F1断裂以及其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处富集,导致矿体主要分布于矿段西部.  相似文献   
96.
给出了适用于全空间层状模型偶极子源格林函数的去奇异性广义描述技术。过源平行于层界面设置一个虚界面,使相邻层界面限制的区域中电磁矢量势函数可以分解为TE模式和TM模式标量势函的叠加,且它们都满足齐次Helmhlotz方程,相应的解可以通过叠加上行波和下行波函数得到。源的奇异性被耦合到切向电磁场所满足的不连续边界条件上,并通过反射系数所描述的振幅递推关系延拓到其他任意层中,实现了全空间任意位置格林函数的计算。该思路被应用到VED源激发的海洋电磁模型数值模拟中,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电磁场在海洋模型中的传播过程,验证了该技术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7.
地面可控源频率测深三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地面可控源电磁勘探三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的可行性以及反演过程中考虑场源的必要性.反演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反演过程中,模型响应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计算.反演数据采用与发射源平行的电场x分量Ex.利用层状导电模型作为背景,设计了两个理论模型进行数值试验:第一个模型中包含两个电阻率异常,以检验反演的有效性;第二个模型中,在测区外设置了一个低阻异常,以考察源的信息在反演中的作用.两个模型的反演分别从层状背景模型开始,迭代120次后终止.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所获得的电阻率分布和理论模型吻合较好;(2)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收敛速度较慢,需要较多的迭代次数完成反演;(3)对于可控源频率电磁勘探,必须考虑源位置信息.因此,本文采用考虑场源信息的地面可控源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方法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可控源频率电磁测深数据的反演.  相似文献   
98.
时间域航空电磁法激电效应对电磁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时间域航空电磁晚期道信号经常会出现变号现象.基于电阻率的传统反演方法无法对变号数据进行正确反演,因此通常在数据处理中予以剔除.为深入了解极化介质的电磁扩散特征,认识航空瞬变电磁负响应的产生机理,本文研究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电磁扩散特征.我们以均匀极化、非极化半空间及层状介质模型为例,通过直接积分的方法求解频率域电场响应,并由欧姆定律得到电流响应,再经过汉克尔变换得到时间域电流响应.通过研究电流随时间在地下极化介质中的传播特征研究电磁扩散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激电参数对电磁扩散的影响,研究极化介质中感应电流与极化电流的扩散规律,从而合理地解释极化介质中负响应的产生机理.基于本文研究和分析结果,可加深对时间域航空电磁法中激电效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
三维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正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长春  贲放  刘云鹤  黄威  蔡晶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2):4110-4122
由于海底介质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层理发育呈现明显各向异性特征.对于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各向异性的研究以往主要局限于一维和二维模型,为更深入了解复杂情况下海底各向异性对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开展三维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海洋可控源电磁法正演研究.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通过对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张量实行体积和空间电流密度平均,完成海洋可控源电磁二次散射电场的离散化,成功实现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海洋可控源电磁正演模拟.通过对几种典型各向异性电性模型条件下海洋电磁电场多分量响应及分布特征和各向同性情况的对比分析,总结电各向异性对海洋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和识别方法.本文算法研究及算例可为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精细化处理解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
孙九霞  周一 《地理学报》2014,69(10):1575-1589
在空间与旅游地空间的相关研究中,社区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所扮演的角色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本文试图转向微观层面,关注空间演化中居民与日常生活的力量.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核心区马降龙村为例,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探索由旅游发展所推动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的现象与特征.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与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讨论在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居民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对抗政府与景区管理主体构想的空间表征,体现具有反抗性的表征空间.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反抗性的表征空间表现出嵌入、抵制、进攻性抵制、反噬、再生等形式.现阶段,低度开发水平下居民与政府及景区管理主体的对抗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长期看来景区组织与居民角色的特性,以及对土地的掌控保障了反抗潜力的延续.而旅游社区的空间秩序最终将在所有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协商中形成.旅游发展中居民扮演的角色影响其协商能力,造成不同的行动机制与意义.旅游社区空间活力最终在多主体、多目标的空间生产过程中激发,这一过程始终展现出日常生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