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9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836篇
测绘学   433篇
大气科学   526篇
地球物理   581篇
地质学   2506篇
海洋学   617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47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根据1984—1985年间在汾河水库采集的850尾H.leucisculus样品,对其年龄生长、食性、生殖和胚胎发育等进行研究。用Von.Bertalanffy生长公式描述了的该鱼生长特征。论述了这种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是主动捕食,其全面性成熟年龄,雄鱼为1龄,雌鱼为2龄,绝对怀卵量,据采集的标本为3766—2353粒;生殖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4℃,卵呈粘性,孵化水温为24—25℃,时间为26.5小时,初孵仔鱼体长2.1—2.4毫米,体无色素,肌节41—43对。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曾母盆地析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认为该盆地以南海退型碎屑沉积和台地型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相类型丰富、生、储、盖层配置良好,是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53.
人工养殖点带石斑鱼弧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广东、海南两省多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养殖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发生严重的弧菌病,从海南三亚和广东深圳的发病鱼病灶上分离到2株致病性细菌VAL02和VAL00,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这2株菌引起点带石斑鱼弧菌病,VAL02对点带石斑鱼苗的半致死量是2.25×10~5 cfu/g。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出VAL02及VAL00均为溶藻弧菌。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22种化学疗剂对VAL02及溶藻弧菌标准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发现VAL02对氯霉素、氟哌酸、卡那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产生耐药性,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54.
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7年2、5、8、11月调查资料,研究了厦门港岩相潮间带多毛类的种类组成、种类与数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变化,并与大亚湾多毛类生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有多毛类47种。平均栖息密度60个/m^2,平均生物量1.78g/m^2,潮汐作用影响多毛类的种数、密度、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多毛类数量的季节变化不甚明显,但冬季的栖息密度和春季的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对闽江口琅岐岛钻孔的孢粉,有孔虫及硅藻的综合分析,发现第四纪地层中有五个孢粉组合带,五个硅藻组合带与一个微体化石层。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中期、晚期)。气候演化依次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发展顺序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河流相、湖沼相→湖沼相、河口相→海湾相→河口相。  相似文献   
56.
太平洋旗鱼Istiophorus Platypterus(Shaw et Nodder)为广布于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水域中的暖水性、大型重要经济鱼类。在太平洋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岸接邻陆縁的近海区。在太平洋高纬度海域中的分布极少而且分散。 关于太平洋旗鱼后期仔鱼或稚鱼阶段的形态、出现及分布已有报道。本文就东海黑潮区首次采到的太平洋旗鱼的后期仔鱼及稚鱼的主  相似文献   
57.
58.
详细介绍了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原理和钻孔岩性自动识别过程,给出了神经网络模型在钻孔岩性自动识别过程中的有效性实例。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容错能力;与BP算法相比较,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且不需要已知的先验信息而自动确定分类类别。钻孔岩性识别结果与岩心地质编录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砂岩型铀矿测井数据的解释中,应用自组织竞争人工方法可较好地完成钻孔岩性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59.
论文主要介绍了导航型GPS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量误差的改正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通过实测多个公共点来计算坐标转换参数,以此获得较好的转换精度;并进一步对观测结果加以误差改正,从而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0.
东准库布苏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布苏南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具富SiO2 (64.24%~67.75%)、低Al2O3 (16.06%~22.00%)、富Na2O K2O (7.03%~7. 50%)特征,且Na2O>K2O,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分子,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类型.较低的DI(69.49~76.62)、FL(64.32~71.56)和MF(69.58~76.00),表明岩体具有壳-幔混合作用的特征.结合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分析,岩体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的大陆主碰撞后初始拉张阶段[(300±10) Ma],属后碰撞花岗岩,它是幔源岩浆在壳下和壳内不同深度上发生垫托,壳幔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熔、混合和交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