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解放层开采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以山东泰安千米深井华丰煤矿2613、241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解放层开采卸压机理、卸压效果评价等工程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明晰解放层开采后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及矿压变化特征,厘清被解放层采动过程中采场应力与岩层位移演化规律,进而对解放层开采卸压效果和被解放层开采可行性进行指标化评价。结果表明:(1)解放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逐渐垮落形成漏斗状、非对称的多固支梁状结构,解放层开采结束后,采场左右两端分别形成对被解放层起永久性卸压保护的类悬臂梁结构,左右保护角分别为54°、60°。(2)解放层上覆岩层划分为“永久性卸压保护区”和“采空触矸压实区”,两种应力分布区对应解放层顶板应力最大值约20、36 MPa,对应被解放层内最大应力值约29、24 MPa,被解放层受两种应力区的叠加影响。(3)解放层开采结束后,工作面两端出现应力积聚,其他区域上覆岩层整体处于卸压状态,“采空触矸压实区”的持续发育已影响到被解放层,被解放层50~100 m区域沉降量约等于采高。(4)被解放开采过程中,覆岩板裂指数f为0.5...  相似文献   
32.
针对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弱信号定位测姿精度低的问题,该文将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与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深耦合接收机定位测姿系统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三组合的高精度定位测姿的方法。该文对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三组合高精度定位定姿方法涉及到的核心技术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影响定位测姿精度误差因素,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新一代测绘车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跑车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3.
Ajax作为改进传统B/S结构应用系统的RIA模式的方案之一,在大量企业应用中被使用,如Google Maps等.ZK是实现Ajax的技术框架之一,具有简单易用、界面美观、交互丰富的优势.针对气象部门丰富的信息资源需要共享、发布的需求,介绍ZK框架在气象信息共享发布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34.
主要针对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现有的网络带宽和网络需求,在组建业务平台网络过程中,探讨应用负载均衡技术,以解决在重大天气过程中面对大量用户并发访问业务平台可能引起的网络设备过载、网络瓶颈以及网络堵塞等问题.  相似文献   
35.
杨又陵  蔚晓利 《内陆地震》1998,12(3):215-221
通过观察和模拟干扰源试验,认为红山地震台GS-15型重力仪潮汐观测曲线畸变和观测精度氏是因原配RC滤波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用自制的有源贝赛尔滤波电路取代原配RC滤波电路后,观测质量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一系列参量的分析表明,GS型重力仪弹性系统手换能电路性能优良,有源滤波电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使用数字记录代替模拟记录可以减小记录系统非线性失真,提高潮汐分析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新疆准噶尔地区也布山、庙儿沟两个晚古生代后碰撞准铝一过铝质花岗岩体中,广泛发育大量的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岩石学、矿物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包体与其寄主岩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东准噶尔也布山黑云母花岗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与寄主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成分,表明它是与寄主花岗岩相同成因的同源包体,是来自上地幔的基性岩浆经过高度演化、结晶分异的产物;西准噶尔庙儿沟二长花岗岩体中含钾长石斑晶的微粒包体则主要是由幔源的下地壳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残余体,被酸性岩浆携带并发生成分上的同化和混染,最后在上地壳侵位的产物。同准噶尔碱性花岗岩一样,载荷包体的准铝一过铝质花岗岩是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岩石类型之一,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均衡性及格局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耕  李素娟  马奇飞 《地理学报》2018,73(11):2198-2209
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状态及格局演变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差异机理,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基于“自然—经济—社会”(Nature-Economy-Society, N-E-S)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目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2003-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Theil指数、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均衡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在研究期内(2003-2015年)空间非均衡性表现为先逐渐缩小后又逐渐扩大的动态演变特征;由三大区域的Theil指数均值可知,西部地区空间非均衡程度最大(0.1174),东部次之(0.0365),中部最小(0.0223)。② 从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重心位于河南境内,历经了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移动的过程,重心移动的方向表明位于该方向上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有所提升。③ 从标准差椭圆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分布呈现出偏东北—偏西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8.
倡导土地集约利用保障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全省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建设对增量建设用地的需求日趋旺盛,但土地可供应量受到本省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制约以及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宏观调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本省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潜力已趋枯竭,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日见受限.因此,研究我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39.
针对在维护“9210”工程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如节点机的DOWN、单收站系统的常出现的故障、100M网卡的安装及“9210”资料的备份等,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周捷  吴孟春  马奇蔚  周翔 《浙江气象》2011,32(4):21-24,32
介绍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的温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采用工业级媒体播放盒为终端控制单元、大屏高清监视器:为显示终端,具有信息直观、内容丰富、显示效果出众等特点,并对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试运行情况及应用效益等进行详细的阐述,指出了该系统的建设对地区减灾防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