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华南区域大气成分业务数值预报GRACEs模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华南区域大气成分数值预报GRACEs模式系统的业务发展进程,系统介绍了GRACEs模式的计算域、气象驱动场、输入排放源、计算平台与产品应用,报告了GRACEs模式的业务预报性能。概述了国内外大气成分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新版CMAQ模式Ver5.1的化学机理,及其在光化学、气溶胶化学、源排放、化学与气象双向反馈机制等方面的重要更新。GRACEs模式系统预期将在本地精细化气象模式、污染源本地化、化学机理以及初始场同化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深入开展华南区域"一体化"大气成分模式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92.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PNSD) between 10 nm and 20 μm were measur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 region in winter 2011.The averag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the nucleation mode(10-20 nm),Aitken mode(20-100 nm),accumulation mode(100 nm-1μm) and coarse mode(1-20 μm) particles were 1 552,7 470,4 012,and 19 cm-3,respectively.The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accumulation mode particles with peak at 300 nm accounted for over 70% of the total volume concentration.Diurnal variations and dependencies o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f PNSD were investigated.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s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while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Aitken mode particles correlated to the traffic emission and the growth process of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s.When the PRD region was controlled by a cold high pressure,conditions of low relative humidity,high wind speed and strong radiation are favora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 events.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NPF events was 21.3% during the whole measurement period.Parameters describing NPF events,including growth rate(GR) and source rate of condensable vapor(Q),wer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previous literature.This suggests that intense pho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may be the source of condensable vapor for particle growth,even during winter in the PRD.  相似文献   
93.
广州地区1994年6月洪涝期间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兑  邓雪娇  黄浩辉 《大气科学》1998,22(2):228-234
受9403号强热带风暴登陆和锋面暴雨的影响,致使珠江下游出现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本文在此期间分析了在从化气象站密集观测的雨水成分与雨滴谱资料,结果表明:(1)雨滴谱型以多峰谱为主,极少出现无峰谱;(2) 雨水的pH值均比较低;(3)在雨水离子中以SO2-4和NH+4的浓度最高,雨水中被富集的主要是NO-3;(4)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中,SO2-4和Ca2+的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94.
南海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4年南海北部开放航次全程使用多波段太阳光度计观测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对南海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特征、气溶胶类型和来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岸海域AOD值大,基本在0.5(500nm)以上,远离大陆的区域AOD值小,基本在0.2(500nm)以下。AOD值与污染源区丁业生产水平和气流输送密切相关,受珠三角地区丁业高度发展和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在珠江口南部出现AOD高值中心;由于受台湾西南部工业区和东北信风的影响,台湾岛西南部海域AOD值偏大。3天的个例分析显示,海洋上空的AOD值上午和下午略高,中午最小,AOD与大气水汽含量呈正相关。Angstrom波长指数分析显示,大陆沿海海域气溶胶以小粒子为主,远离大陆海域以海盐粒子为主。  相似文献   
95.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存环境,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抗争了数万年,现代人类已不仅仅满足于生存环境,在具备了基本生存空间后,进而追求生活的质量,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环境,这其中也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所有研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之为环境气象学。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许多现象都与气象具有密切的关系。广而言之,环境气象学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等大气边界层问题;酸雨、大气臭氧与紫外线辐射等大气化学问题;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96.
广东省新丰江流域4—5月暖云的微物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新丰江流域初夏暧云的含水量与小云滴谱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暖积云的含水量比暖性层积云大;广东初夏暧性层积云的含水量大于北方降水性As—Ns云系。被探测云的主要降水机制均为碰并增长过程,但浓积云中云滴碰并增长条件比层积云优越;与湖南等地积云相比,广东积云更具有海洋性积云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
南岭山地一次锋面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2001年3月上旬在南岭山地进行的综合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有雾和无雾时的天气型和边界层风、温、湿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冷空气影响期间出现的地面雾是低空湿度饱和区向地面扩展,云底接地形成的雾,锋面雾消散过程实质上为雾层底逐渐抬升离开地面的过程。边界层结构受天气系统的影响,锋面逆温结构对雾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单层强逆温结构有利于雾的发展和维持,多层(双层)弱逆温结构容易导致雾消散;出现雾与前期低空南风强劲,高空盛行西南或西南西气流,充分回暖增湿,导致整层空气湿度大有密切关系;浓雾维持期间,出现小到中雨时,雨强峰值时间段都出现能见度短时好转的现象,否则则反之,表明云雾中的微物理过程与能见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8.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NCAR/NCEP1958~1997年共40年资料对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8月上旬西伯利亚冷空气开始南进,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在我国东部大陆推进得很快,到达南海后继续向南推进,最后导致9月中旬左右南海夏季风从南海撤退。就个别年份而言,最早的撤退时间是8月中,最晚的是10月中,可以差两个月。南海夏季风撤退与建立过程是很不相同的,南海夏季风和夏季风雨带的建立都是爆发性的,在全区域几乎是同时建立,但撤退是由北向南缓慢撤退的,历时一个月左右。在撤退期间,南海降水形势变化不大,但在撤退之后,南海夏季风雨季转变为ITCZ雨季,其相应和雨区随着太阳南移向南推进。南海夏季风撤退后,南海降水30~60天振荡明显减弱,而准两周振荡仍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99.
华南准静止锋暖区内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兑  甘春玲  陈位超  游积平 《气象》1994,20(2):18-24
介绍了一次华南准静止暖区内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的综合观测分析结果。主要有:①暖区内积云降水雨滴浓度不高,但滴径较大,谱型以多峰谱为主;②雨水pH值较低,平均4.43,离子成分中NO3,Cl,SO4,NH^+4,Na^+的浓度较高;③本次降水清除了气溶胶总质量的45%,对Cl,F,NO3的清除率较高;④由于气溶胶中阴离子被雨水清除的效率较高(主要是NO3)而阳离子的清除率低,致使雨水pH值下降,这可能  相似文献   
100.
沿海工业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与海盐气溶胶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吴兑 《广东气象》2009,31(2):1-3
我国28年前在粉尘污染时代建立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描述新型复合空气污染类型,尤其是不能描述细粒子污染的情况,能见度(vis)的恶化主要与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关系比较大,而与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关系不大。vis与PM2.5,尤其是PM1有非常好的关系,因而目前用vis来描述灰霾天气是最好的指标。2008年珠三角灰霾的减少与大气环流形势有关,东亚环流径向度较大,冷空气影响岭南地区较为频繁;与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海啸引发的加工业开工不足、物流减少亦有关联;另外各级政府对大气环境的治理收到成效也是灰霾天气减少的重要原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沿海工业城市灰霾天气增长较快,沿海工业城市灰霾天气增多与海盐气溶胶粒子的氯损耗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