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某核电站基岩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自由振动法”,设计了一个等效单自由度振动体系,对某核电站基岩的阻尼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得到了基岩阻尼系数C不是常数,而是与频率有关的结论。从而揭示了阻尼系数C的非线性性质,这对进一步研究岩石动态本构方程具有意义。同时,文中给出的阻尼系数C的数据,对工程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潮间带是典型的陆海交互区,其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具有典型性特征。海洋小型底栖动物具有极高的群落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但是其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具有区域局限性。2017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0月)于我国纬度最高的双台子河口潮间带,布设7个断面,21个站位,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和沉积环境的定量采样与分析。共检获7个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30±1474)ind./10cm2和(1836.5±976.3)μgdwt/10cm2,其中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占96.6%和72.1%,其次是双壳类和桡足类。丰度/生物量的季节波动小,自陆向海略呈降低趋势(高位≥中位低位),统计分析表明其与中值粒径和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季节和潮位影响显著, Bio-env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沉积物中值粒径、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含量。海洋线虫与桡足的比值(N/C)评估显示该区域存在有机污染,且研究区西部最严重,与同区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其在生物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人类活动导致臭氧层变薄和混合层变浅,迫使混合层的浮游植物暴露在更高的紫外辐射下。实验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通过在暗盒上方覆盖不同的截止型滤光板,获得不同波段紫外辐射,探讨不同紫外波段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在室外培养,模拟赤潮爆发状态,对中肋骨条藻进行7种不同紫外波段的处理(分别使用280、300、320、340、360、380、400 nm截止型滤光板)。实验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显著抑制中肋骨条藻的光合固碳速率,随着紫外波段逐步被滤除,光合固碳速率越来越高;>280 nm和>300 nm波段下的比生长率显著低于>400 nm波段处理;280 nm~300 nm波段紫外对叶绿素a有显著的漂白效应,同时也会显著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这表明紫外辐射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效应主要是紫外辐射B导致的,而紫外辐射A的作用不显著。在估测浮游植物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过程中,紫外辐射的作用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基于较详尽的资料,研究了雅安市的气候概况,日照,相对湿度,降水,温度,风等。结果表明:①雅安市具有优良的人居环境和生态旅游气候资源。②雅安市北部是全球层状云分布最高的地区,“阳伞效应”显著。⑧雅安市中部的温度和湿度非常宜人,是世界上最“滋润”的一座城市。④雅安市是世界著名的“雨城”,中部年平均雨日高达188.4~231.8d,全市年平均夜雨率高达71%~78%。⑤雅安市境内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在青藏高原东坡以东沿30°N附近的中国大陆地区比较,雅安市冬季是最暖地区之一,夏季是最凉地区之一,年和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都是最小值区之一,夏季平均气温为23℃左右,是不可多得的疗养胜地。⑥雅安市中部年、冬、春、夏和秋的平均风速为0.5~1.8m·s^-1,和煦宜人。  相似文献   
26.
吴亚平  陈志永 《热带地理》2012,32(5):537-545
通过对贵州3个典型乡村旅游地——平坝县天龙屯堡、雷山县郎德苗寨和西江苗寨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制度主要包括与旅游资源相联系以经营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乡村旅游主要经营组织的运行体制、政府的政策倾斜及具体管理制度3个方面内容。以此为依据,对3个乡村旅游地从制度安排视角进行了横向比较:以社区居民、企业、政府为核心力量导向的乡村旅游地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巨大差异,实质上反映出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利益博弈。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在乡村景区具体现实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之上,乡村旅游制度一旦被建构,又对乡村旅游发展走向产生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27.
叙述基桩动测时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工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地下水渗流对冻土区模型桩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冻土区地下水的渗流效应对桩基的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考虑到桩身轴力、桩侧冻结应力和桩周土温度对桩基承载力均有影响,依据室内模拟试验,分别模拟了无地下水、桩顶水有温度效应、桩底水有温度效应、桩顶水有温度及渗流效应、桩底水有温度及渗流效应5种不同工况下地下水对冻土桩基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桩顶水还是桩底水,在接近地下水处,同时有温度效应及渗流效应的轴力值变化比仅有温度效应时的小,当地下水为桩底水时加载后的桩轴力小于地下水为桩顶水时的轴力值;桩底水引起的桩侧冻结应力变化幅度比桩顶水大,地下水的温度效应使得部分冻土温度升高而融化,而地下水的渗流效应进一步增大了冻土融化范围,使得桩基力学特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29.
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曲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室内冻土中钢管桩模型桩静载试验为例,介绍了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的测试过程和计算方法,给出了一定条件下模型钢管桩桩身冻结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及桩端阻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并分析了流变效应对荷载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钢管桩桩侧冻结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及桩端阻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其线状大致分别程抛物线及直线;由于流变效应的影响,桩侧冻结应力及端阻应力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桩土相对位移和桩端下沉量开始5 h内随时间变化较大,但加载5 h后逐渐向稳定方向发展.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桩土间的本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本文应用1961-2005年近45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在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水汽输送通量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印度洋偶极指数与夏季高原水汽输送的关系,分析表明:夏季高原水汽的输入主要是受高原南边界水汽输送通量的影响,并且夏季高原区域净水汽与南边界水汽输送通量45年来的趋势变化很一致:都表现出先增加(1961-1980年)后减少(1981-2005年)的趋势变化。印度洋海温的前期变化(前年12月至当年5月)对夏季高原水汽的输送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1-3月。春季印度洋偶极指数通过对孟加拉湾地区向北的水汽输送通量的影响,进而影响夏季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