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364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基于“9210工程”和MICAPS系统的资料自动存储、整理、检索和历史天气图分析业务系统——基于MICAPS系统的数字化天气图及常规气象资料检索分析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该系统高度自动化、设计友好的功能和在业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洞庭湖河湖疏浚对洪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北达  李正最 《水文》2004,24(2):35-39,54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和典型河段疏挖竣工资料,运用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对疏浚前后洪水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根据1998年和1999年秋季在长江干流从重庆至长江口进行的纵向采样和分析,对长江干流的各态氮、磷含量的沿江变化进行研究。从整体上了解长江干流的水质变化特性,特别是营养盐含量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干流的SS浓度很高,介于50~400 mg/l。TN、TP浓度分别在70~110 滋mol/L、2~25 滋mol/L之间,前者以NO3-N为主,后者以PTP为主,PO4-P含量仅占TP的10%~20%。DIN/PO4-P的比值在70~160之间,远高于浮游植物生长P限制值,表明长江口及临近海域中P可能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限制因素。葛洲坝水库对SS、TP、TN、NH4-N、BOD、COD等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长江水体在通过各大城市以及两大湖泊时,BOD、NH4-N负荷的增加迅速,特别是通过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之后尤为明显。N、P含量的上升与人口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流域内化肥施用量增加有关。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以及周围的面源负荷,对长江流域的营养盐变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一、“增长三角”的形成与发展。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亚洲出现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增长三角。这一概念是1989年12月由时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的吴作栋首先提出的。他倡议建立一个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的跨国经济区,并称之为“新柔廖增长三角”。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政府的积极响应,并获得了成功,后其范围扩大,现称“印度尼西亚一马来西亚一新加坡增长三角”,也称为“东盟南部增长三角”。而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南部出现的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一香港一澳门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增长三角的概念提出后,才被看作是具有新的经济意义的“珠港澳增长三角”。这两个增长的成功,使这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很快得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非洲等国家的仿效。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站近54a(1960~2013年)夏季(6~8月)的日有效降水量(20~20h降水量≥0.1mm)资料,用WMO推荐的百分位法计算了全地区过去54a夏季极端强降水的阈值、进一步分析了当地夏季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强降水阈值呈西部、南部小,北部、东部大,并且空间异常分布特征如下: 夏季以及夏季各月的极端强降水日数和强度均可总结出5种最主要模型;极端强降水量可总结出8种最主要模型;并且通过时间标准化序列分析各种模型都有对应的降水日数、量级、强度明显偏多(强)和偏少(弱)的时段。日数、量级、强度近54a来,除吉木乃略有下降以外,其余各县(市)均为增长趋势,尤其是北部、东部地区.同时上述三指标存在着显著的年代际和年纪尺度的周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至今为三个指标最多(强)的年代,而上世纪70年代为最少(最差)的年代.并通过周期分析(小波分析)可知,均有对应的显著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36.
鸡公山斜坡岩体裂隙网络模拟及强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四川省石棉县鸡公山斜坡为例,首先基于现场调查和物探方法确定裂隙网络模拟有效尺寸,然后采用MonteCarlo法对岩体裂隙连通率和强度参数进行裂隙网络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裂隙连通率与裂隙发育特征以及裂隙优势方向与斜坡夹角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斜坡浅表部强风化带岩体在不同的方向,其裂隙连通率在0~98%之间,对应的岩体内聚力在0.16~2 MPa之间,内摩擦系数在0.62~1.5之间。最后得到鸡公山斜坡浅表部强风化带岩体强度参数:C=0.2 MPa,f=0.7。研究成果证实了裂隙的发育特征对岩体的力学性能以及可能的失稳破坏方向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南缘羊八井盆地的七弄沟分布着广阔的泥炭地,通过提取七弄沟泥炭的腐殖化度和总有机碳信息,并结合14 C测年控制,反演了全新世9.1~3.5cal.kaBP羊八井盆地的环境变化信息。根据泥炭记录的古环境特征,将该地区9.1~3.5cal.kaBP的气候分为3个主要阶段:阶段Ι(9.1~7.4cal.kaBP)温度波动上升阶段,9.1~7.4cal.kaBP七弄沟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期间发生了两次比较明显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9.1和8.0cal.kaBP左右;阶段Ⅱ(7.4~4.7cal.kaBP)温度波动频繁且剧烈阶段,此阶段七弄沟温度波动频繁且剧烈,在6.0和5.8cal.kaBP发生了两次比较显著的降温事件;阶段Ⅲ(4.7~3.5cal.kaBP)温度波动下降阶段,4.7cal.kaBP之后温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是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远比第二阶段小,仅在4.0cal.kaBP发生了比较显著的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38.
浦城黎处萤石矿体贮存于北东向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控制,呈透镜状、脉状分布,空间上与燕山晚期晚白垩世正长(斑)岩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39.
利用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逐日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陕西延安、西安、汉中、安康等雨夹雪天气的月变化特征。选取雨雪转换季节的雨、雨夹雪和雪天气个例,对地面和高空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雨雪相态转换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判别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分别建立各站的雨雪相态预报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延安、西安、汉中、安康4站雨雪相态的地面温度和露点温度均有明显差异,低层(925 hPa或850 hPa)温度也有明显差异,但随着高度增加其差异减小。利用陕西4站的判别指标和统计预报方程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出现的雨雪天气过程进行检验,效果较好;但由于检验时间较短,结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对2018年7月10—11日陕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简称“7·11”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总结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属于西风槽、副热带高压、远距离台风共同影响型;低层东路弱冷空气及高空槽携带西北路冷空气先后入侵暴雨区,共同起到了冷垫作用;西北路冷空气是暴雨的触发机制,而东路弱冷空气对暴雨雨带东移有阻挡作用;偏南气流突然加强对暴雨有先兆作用,大气整层水汽通量大值区、850hPa的θse低能干冷空气夹击能量舌的位置,均可判断强降水落区位置;地面辐合线的形成时间、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是此类暴雨起始时间和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