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测绘学   332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438篇
地质学   1553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共和地震前后中小地震的波谱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CDSN兰州台的短周期(SP)地震记录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7.0级地震前后发生在该地区的35个前,余震作了波谱分析工作。结果表明,主震前,共和地区小地震的纵,横波位移谱的拐角频率比值fc(P)/fc(S)为1.8左右。主震后,拐角频率比下降到1.3左右,1995年以后,拐角频率比值又上升到1.5左右,拐角频率比值有可能成为监测孕震区内应力状态变化的测振学指标。  相似文献   
852.
本文探讨引起腰神经通道异常的原因和CT影像特征。本文采取的材料和方法为回顾性分析89例下腰部腰神经通道异常病例,包括85例退行性病变和4例造先天性的病例。结果是CT明确显示各种异常原因,如椎间盘突出,软骨结节,骨质增生,小关节突异常,黄韧带肥厚,椎板畸形等。从而得出CT诊断这类异常是极其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53.
中国东部地区地壳垂直运动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4根据我国东部地区3756个重复水准点资料,提出了与我国东部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新的数据处理思想,分别绘制了我国东部地区陆地与地壳垂直运动速率等值线圈。  相似文献   
854.
评述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近几年在地球重力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地球重力场的研究方向及其人才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5.
本文所采用的基于输入-输出系统论的谱方法在计算结果的精度上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相当,却很容易用于异性场的计算。用该谱方法对卫星测高及海洋重力资料进行组合求解重力场量(大地水准面差距和重力异常),其误差估计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场的计算精度优于各向同性场的精度。  相似文献   
856.
以专题地图制作中的专题图表为例,提出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制图方法。概述了模板的概念、模板工具设计原则以及模板库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857.
本所采用的基于输入-输出系统论的谱方法在计算结果的精度上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相当,却很容易用于异性场的计算,用该谱方法对卫星测高及海洋重力资料进行组合求解重力场量(大地水准面差距和重力异常)其误差估计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计算精度优于各向同性场的粗度。  相似文献   
858.
喜马拉雅─祁连山地壳构造与大陆─大陆碰撞过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藏高原,利用远震波形及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其横向变化很大.在班公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出现10余公里的错断.羌塘块体的Moho界面向北倾斜,而柴达木和巴颜喀拉的Moho界面向南倾斜.利用近震Pn的走时验证远震波形反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两者的结果十分吻合.综合近来地球物理观测的结果。我们得到喜马拉雅─祁连山的地壳构造图,它贯穿印度─欧亚的碰撞带和中生代的陆─陆碰撞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的地壳是由多个双向冲断层所组成,它们可以解释为在不同时期中,印度次大陆曾经数次向拉萨块体地壳挤入,而且羌塘块体的地壳也向拉萨块体的地壳挤入.测量冲断层的水平长度,可以定量估算自50Ma陆─陆碰撞以来,印度次大陆和羌塘块体向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地壳挤入的长度.  相似文献   
859.
康定—泸定地区地震对策及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余河生(甘孜州地震局)杜江(泸定县地震办公室)康定—泸定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环境而面临严峻的地震形势。为了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甘孜州地震局和泸定县地震办公室分别代政府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反...  相似文献   
860.
应用化探方法研究断层活动性及发震构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与断层活动有关的断层气资料研究断层的活动性,首先是要确定测区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进而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和分段特征,查找隐伏断裂及其产状,比较不同强震区断层气的异常值及峰值,判断潜在震源区的未来危险地段。重复测定活动断层的活动段以了解断层的动态变化,为预测断层的活动趋势与孕震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