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12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661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2022年1月2日云南省宁蒗县发生MS5.5地震,地震位于川滇边界处泸沽湖附近。历史上该地区曾多次发生5.5级左右的中强地震,震区构造复杂,NW向和NE向断裂展布相互交织,构成棋盘格状。据野外地质调查,震中区附近NW向永宁断裂和NE向日古鲁-岩瓦断裂具有明显的晚更新世活动迹象,同时对永宁新生代构造盆地和新生界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根据泸沽湖西侧地质钻孔推测永宁盆地内尚发育1条与永宁断裂平行的NW向隐伏断层。地震震源机制解、同震位移场、地震烈度分布特征及地震现场破坏调查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与NW向永宁活动断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2.
对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密度平均为5.002 8±1.103 7 kg/m2,变异系数21.96%;在拔4421~4598 m内,随海拔升高表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分布特征;与地上及10~20 cm土层生物量、20~30 cm含水量、土壤有机质、速效N、全N和全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20~40 cm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其的第1因子是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20~30 cm地下生物量和20~30 cm含水量,第2因子是0~20 cm和20~40 cm容重及全P量,第3因子是有机质含量和速效N含量,第4因子是0~10 cm地下生物量,累计贡献率92.83%。  相似文献   
923.
分离式、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都可以用于加筋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数值计算,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针对一典型加筋土结构,分别采用分离式、整体式和组合式方法进行计算比较,其中组合式方法考虑了筋材位于土单元的1/3和2/3高度位置两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仅在边界附近约两列单元范围内有差别,在计算域内部计算结果基本相同。研究成果有助于加筋土计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924.
边坡稳定分析是土力学的经典课题之一。极限平衡法是边坡稳定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也是规范推荐的方法。通常认为最小安全系数对应的潜在滑动面就是最可能滑动的临界滑动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将最大加速度对应的滑动面作为潜在滑动面的思路, 这里称为加速度临界滑动面。对典型算例进行分析, 表明最大加速度与最小安全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5.
目的:探究不同造影剂注射速率对多层螺旋CT直接法髂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最佳的注射速率。资料与方法:我们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间将怀疑有髂静脉疾病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5组,并分别以注射速率为1.5 mL/s、2.0 mL/s、2.5 mL/s、3.0 mL/s、3.5 mL/s进行髂静脉CT成像。原始数据经过CT图像后处理后对每例血管显影质量进行评分,从图像的显影质量、对比度、有无\  相似文献   
926.
将局部余弦基小波束波场分解、传播与观测系统沉降法叠前深度偏移相结合,推导了源-检波器观测系统沉降法传播算子.本算法中,先对频率域的共点源和共点检波器道集做局部余弦小波束分解,然后分别沿共小波束源和共小波束检波器在深度方向延拓得到下一层波场.每个深度的波场,都等效于把源和检波器放在该层后所能接收到的地震记录,每点的像值由炮点和检波点重合时的零时刻波场值给出.通过二维SEG/EAGE盐丘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偏移成像结果验证该方法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另外,结果显示该方法继承了小波束域波场延拓在速度扰动较大情况下波传播及成像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7.
以云南安宁市一高填方边坡为例,通过勘察、监测等手段,在查明红黏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填土前后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进行分析,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坡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填方工程施工前后,红黏土地基物理力学指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强的特征,致使填土边坡的稳定性呈现出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坡体上部的地裂缝是在地基土、原地形、填土厚度不均的不利组合下,由于填方体、地基土固结引起坡体的不均匀变形所致,坡体整体稳定。研究成果对于红黏土地基的高填方边坡工程设计、红黏土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不均匀变形量控制、坡体上部裂缝病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8.

毛乌素沙地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区,对于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基于沙地的侵蚀-堆积关系,在侵蚀作用为主的沙地西北部和中部很难找到沉积相对连续且分辨率较高的地层剖面,因此已有的末次冰期古气候环境研究多集中于堆积作用为主的沙地东南缘的萨拉乌苏河河谷地区。本文选取位于沙地腹地,厚度为3.5 m的风成砂-河湖相沉积序列——神水台(SSTG)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AMS14C和OSL年代数据,推测得出剖面中湖相层的上界和下界分别为约24.2 ka B.P.和42.7 ka B.P.,依据沉积地层和环境代用指标分析结果,针对末次冰期毛乌素沙地湖泊消涨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约5万年以来,由神水台(SSTG)剖面指示了两次明显的湖泊主要发育期,时间分别约为42.7~34.3 ka B.P.和31.1~24.2 ka B.P.,期间粘土含量、有机质、红度均表现为低值,为含淡水螺壳化石的典型湖泊相沉积,且与毛乌素沙地已有湖泊发育的年代结果基本一致。在两期湖相层之间的砂层,平均粒径、砂含量表现为峰值,指示了一次明显的湖泊消退的过程,其时间约为34.3~31.1 ka B.P.;在湖相层上下可能均为风力作用为主导的风沙沉积。通过区域对比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SSTG剖面记录的湖泊消涨过程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29.

选取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典型湖沼相沉积炭窑沟剖面,通过分析沉积序列粒度组成与粒度分布特征,结合AMS 14C年代数据,恢复了本区12.2 cal.k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2.2 cal.ka B.P.之前沉积物较粗,以极细砂和细砂为主,粒度分布曲线与现代风成砂一致,为典型风成砂堆积,说明这一时期气候干旱,炭窑沟地区为沙漠环境;12.2~6.2 cal.ka B.P.堆积湖相沉积,粉砂和粘土含量增加,指示气候变湿,变为湖滨或浅湖环境;6.2~3.0 cal.ka B.P.发育泥炭,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在细颗粒及300~500 μm处各有一个弱峰,说明这一时期气候持续好转,植被生长茂密,湖滨或浅湖变为湿地或沼泽;3.0 cal.ka B.P.之后沉积物平均粒径变粗,各组分随深度变化频繁,但粒度分布曲线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典型风成砂模式,一种为细颗粒显著增加的湖相沉积模式,指示这个时期气候总体变干,但期间经历了多次干湿变化。12.2 cal.ka B.P.以来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环境演化过程与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有很好地一致性,与东亚季风变化也具有同步的变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演化进程主要受到东亚季风的控制。

  相似文献   
930.
1680年楚雄地震,造成楚雄州和南安州官署、寺庙、桥梁、学堂等重要建筑物几乎破坏殆尽,死亡近3000人。在航片解译的基础上,经仔细的野外调查以及白龙新村、上野马和大石碑3个探槽的开挖,在楚雄盆地西缘发现此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坏遗迹,包括地震断层、地震陡坎、地裂缝、砂脉、地震楔等,分布于上野马-尹家咀水库-上三村一线,总长约12km。地震陡坎高度0.6~1.5m,地震断层位错量0.2~1.2m;采集了19个14C样品进行AMS测年,得到断错的最新地层14C年龄为590±30a B.P.。据地表破裂规模和云南地区地震实例分析,此次地震的震级应在7级以上,宏观震中位于地表破裂非常集中的上野马-上三村一带。楚雄-南华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兼逆冲运动为主,全新世有明显的活动迹象。此次地震等震线呈NW向展布并与楚雄-南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所揭示的地表破裂分布也与极震区相吻合,据此认为,1680年楚雄地震应是楚雄-南华断裂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