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篇 |
大气科学 | 78篇 |
地球物理 | 106篇 |
地质学 | 186篇 |
海洋学 | 22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3篇 |
自然地理 | 3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87年12月24日人工增雪飞机进行了一次气溶胶粒子探测。本文根据这次探测资料,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天山北坡、天山山区和天山南坡等不同地区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和尺度谱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2.
一次特大冰雹的雹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全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4,(6)
根据1982年8月1日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地区的一次特大冰雹所获得的大量雹谱资料,分析研究了这次特大冰雹的雹谱及其分布特征,给出了这次特大冰雹和雹块尺度、浓度、谱分布的基本测值,并探讨了它们与降雹云体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3.
为了获取常用超短波信号的特征参数,采取一种非线性变换的方法。根据信号参数的分布信息,对信号特征不够明显的参数进行二次变换,使所有信号的特征参数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并利用BP网对这些特征参数进行识别。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参数提取容易,计算量较小,在较低信噪比下能够较好地识别常用的超短波信号。识别的信号为2FSK、MSK、QAM、DPSK和FM。 相似文献
34.
承灾体易损性分析是灾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易损性问题的讨论,把铁路系统功能失效作为综合性要素,选取灾害密度、灾害频数、断道时间、断道次数以及断道强度作为评估指标,对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沿线的6 个工务段的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分区计算,并根据各指标贡献率赋予权重值和进行灰色分级,然后构造模型,将初始化后各指标值代入分别求算各工务段辖区段的易损度。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工务段辖属区段为极强易损区段(0 .8936) ,石河子工务段辖属区段为强易损区段(0 .7428) ,其余各区段为中度易损区段,其中奎屯> 柳园> 鄯善> 哈密。 相似文献
35.
施文全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88,(3)
一、现阶段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水平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人们有意识地用人工方法改变天气发展过程的措施。现阶段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思路是触发机制,即利用云雾降水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通过人工催化方法,诱发或影响云雾降水过程的发展,从而达到增雨(雪)、防雹、消云、消 相似文献
36.
对邯邢地区典型夕卡岩型铁矿床白涧铁矿和西石门铁矿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的成分、热电性、爆裂温度及O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层间矿体具有低Ti、∑REE、爆裂温度、δ18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小但变化范围大;接触带矿体为高Ti、∑REE、爆裂温度、δ18O的特征,热电性系数较大,变化范围小。白涧铁矿层间矿和西石门铁矿中磁铁矿的REE表现出Eu的正异常,而白涧铁矿接触带矿为负异常。白涧铁矿磁铁矿中单层矿体热电性系数具有中部小、顶底大的特征。综合磁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以热电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夕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和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37.
本文根据1981年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地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震相对比,分辨出t1、t2、t3、t4、t5和t6六组地壳中和莫霍界面的反射波,并用理论走时曲线、绘制速度曲线图、射线跟踪和综合地震图等方法得到了主测线(PP)上各地段的地壳结构模型。初步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西段较薄(约73公里),东段稍厚(约77公里),平均总厚度约为75公里。地壳的平均P波速度约为6.2—6.3公里/秒。 地壳为高低速相间的多层结构。在中上部有一低速层,其厚度为数公里,速度为5.6—5.7公里/秒,与上层速度差为0.5—0.6公里/秒。低速层在测线东段比较肯定,在西段则不甚明显。结合藏南定日、岗巴一线有强烈水热活动的事实,低速层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地壳中存在部分熔融的高温物质。下部地壳的速度为6.7—6.8公里/秒,且比较均匀。从莫霍面反射波的特征来看,在紧靠其上方可能有一个速度反转带,其厚度亦为数公里。上部地壳的结构在横向上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地质历史上,西藏特提斯带曾经历过强烈的地壳变动。 相似文献
38.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分析、高压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白豹地区长81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
分析研究。白豹地区长81储层砂岩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B期和中成岩阶段A、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主要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
蚀及交代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了18.6%和13.3%的原生孔隙度损失,溶蚀
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储层物性。研究区发育了5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成岩相带,绿泥石膜胶结粒间孔相物性、含
油性最好,为研究区最有利的成岩相带;水云母胶结粒间孔相为次有利成岩相带;长石溶蚀相也为研究区比较有利的成岩相带;压
实压溶致密相和碳酸盐胶结致密相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分析研究。白豹地区长81储层砂岩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B期和中成岩阶段A、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主要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
蚀及交代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了18.6%和13.3%的原生孔隙度损失,溶蚀
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储层物性。研究区发育了5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成岩相带,绿泥石膜胶结粒间孔相物性、含
油性最好,为研究区最有利的成岩相带;水云母胶结粒间孔相为次有利成岩相带;长石溶蚀相也为研究区比较有利的成岩相带;压
实压溶致密相和碳酸盐胶结致密相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39.
围绕自然资源背景下建立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和督查监管"四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需求,探讨了地理信息全流程服务的技术体系。从地理信息"人"的特征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管理所需的系统观和综合性要求,基于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融合发展的科技供求关系分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进行技术重构,建立了调查监测、数据集成、分析评价、模拟预测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的5个方向: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体系、以遥感研发和应用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监测技术体系、以"人"为中心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体系、具有"人、事、时、空"多维度"身份"的"人地关系"分析技术体系和以"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为目标的模拟预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0.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