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分析了保障网络GIS信息安全的必要性和网络GIS信息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及其物理入侵点,提出了保障网络GIS信息安全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52.
基于3个时相的土地覆盖类型图,在GIS的支持下,利用空间模型、数量模型和土地覆盖变化强度指数对内蒙古准格尔丘陵区五分地沟小流域土地覆盖变化进行数量测算,同时以耕地为例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位置变化案例分析。模型测算结果表明:灌木林地、水域、居民点、草地是研究区域转出为其它土地覆盖类型的“敏感”类型;变化强度结果显示,1979-1987年内,草地、沟壑地是变化强度最大的土地覆盖类型;1987-2002年时段内,变化强度较小,反映出人类对于研究区干扰活动的减弱。耕地空间位置转换分析显示,耕地新增面积很大,并呈均匀、离散分布。  相似文献   
153.
介绍了2005年我国首次采用雷达测深技术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峰顶冰雪层厚度的情况,经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获得了峰顶觇标处的冰雪层厚度为3.50m。同时介绍了雷达探测技术(GPR)原理、GPR与GPS的硬件集成情况。  相似文献   
154.
2005年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了新的测量,其中首次采用了雷达测深技术测定珠峰峰顶冰雪层厚度。本文介绍了雷达探测技术(GPR)原理、GPR与GPS集成的峰顶专用雷达探测设备以及测量情况。经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获得了峰顶觇标处的冰雪层厚度为3.50m,为珠穆朗玛峰岩石面高程的确定提供了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155.
利用1961~2000年聊城市8个测站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分析了聊城市汛期旱涝气候特征,并利用模糊均生函数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旱涝预测模型。将建立好的预测模型用历史资料进行回代检验,并对2001~2003年进行预报试用,拟合值曲线与实况值曲线十分接近,预报结果也和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6.
非线性风场的VAD分析初探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蓉  汤达章  张鹏  石立新 《气象科学》2003,23(3):314-324
本文对非线性风场的 VAD技术 ,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并对非线性风场中的非线性判断、非线性模型建立以及提取测站上空风向风速做了讨论。分析表明 ,均方根误差 RMS可作为风场线性与否的判据 ,若用二阶及其以下谐波拟合 ,且拟合 RMS<1.5 m/ s,则认为该风场为线性 ,否则为非线性 ;而且RMS≤ 1.5 m/ s可以用来确定该非线性风场多项式描述的程度 ,这样从雷达距离较远的非线性风场得到的测站上空水平风风向风速与准确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7.
跟踪站系统包括GPS跟踪站和数据处理中心两部分。本文对GPS跟踪站在当今社会的存在意义及如何有效地应用GPS跟踪站数据资源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国家测绘局已建立的GPS跟踪站实例,讨论了GPS跟踪站建站的原则、基本设施条件、数据资源应用等;同时对整个系统即GPS跟踪站与数据处理中心之间的关系,如:数据链、数据处理及数据服务与如何应用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也一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8.
中国新疆地区地壳运动监测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家测绘局1995年布测的新疆地区GPS地球动力学监测网的数据处理方案,阐述对6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分析的方法,给出新疆地区板内块体相互运动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介绍了辽阳地震台对供电系统,信号电缆及通讯线路等设施防雷电结构的设置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0.
内陆河流域基于绿水理论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文过程与植物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基于Falkenmark等提出的绿水和蓝水概念的生态水文学研究,使水循环与生态学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凸现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按绿、蓝水的理论思路进行分析,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可看作是森林、草地等对天然降水在绿水和蓝水之间的按比例分成;荒漠雨养植被中植物的水循环模式是“纯绿”的,即降雨渗入土壤的水都以蒸散发(绿水)形式消耗掉;荒漠河(湖)岸植物的水循环是由蓝到绿,即其水分来源是地下水(蓝水),经蒸腾(绿水)而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