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221.
高水平的研究都需要基于精准的原始数据,如何克服极地恶劣环境的影响提升原始数据采集的鲁棒性,是南极科学考察中一项极富挑战的工作,这些原始数据将会直接影响后续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由于意识到原始数据质量监测过程的重要性,冰桥计划和雪鹰601中都采用了相应的数据质量监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机载冰雷达数据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然而,脱离数据本质的质量监测成效甚微,若要有效提升机载冰雷达数据质量,一方面需要从机载冰雷达数据特征入手进行监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同时采集的多源数据,通过构建时空维度的全方位监管,展开对关联原始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才能在全生命周期有效保障原始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222.
尺度依赖性存在于各种复杂而漫长的地质现象或过程中,作为地学研究对象的环形构造必然存在尺度效应,其空间特性在不同尺度下差异显著.环形构造的定量分析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下才能开展,合理尺度的选取则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以云南会泽东部地区为研究区,利用表征线性构造对称信息的中心对称度对环形构造展开研究.首先,在 GIS的支持下对在 OLI影像上提取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5次采样,采样网格的尺度分别为5.0,3.6,2.5,1.8,0.7km;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方程+残差和趋势面拟合的方法分析中心对称度的尺度特征,并且结合遥感图像上的可识别信息判定3.6km 为该区域环形构造研究的最优尺度;最后将最优网格尺度下的中心对称度与密度、强度和信息熵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的Z1代表高破碎中心对称度,可用于寻找与岩浆入侵有
关的放射状、环状隐伏断裂系统;而Z3代表低破碎中心对称度,其空间特征与牛栏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环形地貌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中心对称度的尺度效应分析选取最优尺度并解译出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环形构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3.
怀4井氦气观测采用悬浮于水面之上的塑料集气漏斗获取逸出气体,受水位影响较大,造成新旧气体易混合。为全面研究地下流体氦气浓度动态变化过程,2021年7月3日对氦气集气装置进行改进,通过对改造前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测值由改造前的0.011 9%~0.037 7%升高至改造后的0.041 7%~0.081 1%,且观测数据变化动态较之前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明显提高;改造后的氦气观测值的3倍σ值逐月减少,超差百分比显著下降。这说明怀来台氦气集气装置改进较为成功,氦气观测数据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观测数据日变化更加规则,动态特征更加明显,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怀4井氦气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224.
有研究认为1989年和1991年阳原盆地西侧冀晋交界附近发生的2次中强地震震群导致盆地东侧应力随之调整,意味着阳原盆地开启了新的地震活跃周期。盆地东侧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盆地北缘断裂附近,其中段大蟒沟至台家庄为该北缘断裂最活动段,该断裂带的最新活动情况对于震情形势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河北阳原盆地北缘断裂带中段的大蟒沟、姚家庄、南口村、台家庄布设了4条测线开展2期Rn、CO2及Hg浓度测量,在南口村、台家庄剖面开展一期土壤化学成分分析,以研究该盆地北缘断裂带中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差异及其与断裂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气体浓度高值点分布在断层陡坎、破碎带上,利用断层气在该区域探测隐伏断裂的浅层位置具有可行性;南口村剖面土壤气体释放强度相对高于其他剖面,这种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性可能是由于地质构造结构与断裂活动性引起的断裂破碎程度不同所致;土壤中总汞(THg)含量与气体浓度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吻合性,基于土壤中总有机碳(TOC)能够吸附Hg元素的特征,THg浓度分布特征能反映一段时间内断层活动状态;结合断裂带周边定点前兆连续观测数据及地震活动性分析认为,该断裂目前活动水平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25.
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钨金多金属矿位于瓦穴子—乔端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南侧,太平镇—乔端钨多金属矿集区内.区内已发现有乔端金矿、水牛冲金矿等矿床.在勘查金矿的过程中,新发现了石英脉型钨矿.经过地表、坑道和深部钻探勘查,揭示了钨矿的富集规律:近南北走向矿体主要含钨;浅部矿体钨品位较低,厚度较小;深部矿体,钨品位较高,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226.
洪泽凹陷古近系地层发育齐全 ,介形虫、轮藻、孢粉化石丰富 ,根据其属种分布规律 ,建立了 E1 f— E2 s的 12个化石组合序列 ,论述了各门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对比关系。在此基础上 ,结合岩、电性对比 ,确立了顺河次凹和管镇次凹综合柱状图、地层对比图以及可用于凹陷内地层对比的 7个岩电性特征段。得出本区古近系除三垛运动和吴堡运动造成不整合或假整合外 ,其余组、段间皆为整合接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7.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蛋白质芯片能够在一次实验中对大量样本中的目的蛋白质同时进行检测,这一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蛋白质芯片在食品安全的检测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本文中作者就蛋白质芯片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8.
川西致密砂岩的石英次生加大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硝楠 Qing  H 《地质论评》1998,44(6):649-655
石英次生加大以及伴生的自生粘土矿物是影响储层性质的重要因素。石英次生加大是受温度控制的成岩矿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石英次生加大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孔隙度的降低。钾长石和高岭石的温度〉90℃反应形成的伊利石,造成了储层渗透率的降低。本文通过对石英次生加大产出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温度的研究,进而讨论川西香溪群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因。  相似文献   
229.
位错模型是一种说明起因于地震和板块消减等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地壳应变及形变的模型计算法,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橘本,1995;Ozawa et al,1999)。这里所说的位错模型,是指通过叠加相对于弹性体中假设的位错面的解析解(Okada,1985,1992)求应变场和位移场的模型方法。由于  相似文献   
230.
本文整理出阿勒泰市64年各级别强度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4a来各级别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7年春季阿勒泰市共发生一般寒潮过程109.5次,强寒潮过程75.5次,特强寒潮过程37.5次;平均每年春季分别发生1.7次、1.2次和0.6次;3种级别寒潮过程发生频次占寒潮过程发生总频次的48.2%、33.3%和16.5%,阿勒泰市春季主要以一般寒潮和强寒潮为主。(2)春季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频数年际变化均在递减,且不显著,其中4月一般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递增,特强寒潮过程频数递增明显;一般寒潮过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在1950年代最多,强寒潮过程1970年代最多,特强寒潮过程1960年代和2000-2009年代最多。(3)一般、强和特强寒潮过程持续时间分别在1~7d、1~6d和1~5d,均以持续1~3d为主,分别占各自寒潮过程总次数的94.5%、90.8%和90.0%,其中又都以持续2d最多。(4)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10.8℃、-13.0℃和-17.3℃,一般寒潮和强寒潮降温幅度均在5月最强,特强寒潮降温幅度在3月最强。(5)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分别为-7.8℃、-12.8℃和-20.3℃,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抬升趋势。(6)1954~2017年阿勒泰市春季一般寒潮、强寒潮和特强寒潮中降温过程最低气温距平平均值分别为-5.7℃、-7.9℃和-10.5℃;三种级别寒潮过程最低气温距平为负值占该级别寒潮过程频数的比例分别为80.0%、97.4%和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