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8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90篇 |
地质学 | 250篇 |
海洋学 | 57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8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变质锆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贪褐帘石正、副片麻岩是苏鲁地体重要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矿物包体激光拉曼鉴定、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微区LA-ICP-MS成分测试及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即弱发光效应的继承性(碎屑或岩浆结晶)锆石的核、强发光效应的含柯石英变质增生幔部和弱发光效应的退变边.继承性岩浆结晶锆石核部记录了新元古代(>810Ma)的原岩形成年龄,含柯石英锆石微区记录了241~223Ma的超高压变质年龄(正、副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30±7Ma和229±7Ma),锆石的退变边记录了217~200Ma的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正、副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1±3Ma和210±2Ma),由此限定苏鲁地体构造抬升速率为5.3km/Myr,表明苏鲁超高压岩石经历了一个相对快速抬升的变质演化过程.与苏鲁-大别其它超高压岩石变质增生锆石对比,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的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微区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重稀土元素(HREE)明显富集,U含量明显偏低(10~29×10-6),而Th/U比值则明显偏高(0.45~0.92).HREE的明显富集与寄主岩石普遍存在超高压矿物褐帘石(富集轻稀土元素)有关,而低U含量和高Th/U比值的特点则表明超高压峰期变质阶段处在高氧逸度(fO2)的体系环境. 相似文献
46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叠前CMP道集资料估计介质品质因子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地震道间有效信号的相干性估计层位信息的方法.首先采用具有4个待定系数的函数去逼近震源子波,利用黏弹介质中单程波传播理论推导出地震子波包络峰值处的瞬时频率(EPIF)与不同偏移距处走时的关系;其次利用该关系,外推出该同相轴零偏移距处的EPIF,用小波域包络峰值处瞬时频率法(WEPIF)结合层位信息估计Q值.合成数据的结果表明,EPIFVO法(子波包络峰值瞬时频率随偏移距变化)无边界效应,计算精度相对较高;将该方法用于实际资料算例,结果表明,衰减强弱与储层的吸收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64.
北石城新华夏系断裂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述断裂带南从北白岩村附近起,北经梨树沟、北石城、年鱼沟、上峪等地,于牛郎峪附近消失,长约22公里。呈北东15°—25°方向展布;上峪以北变为北东30°—40°左右。断层倾向南东,倾角40°—60°,局部地段小手30°。断层中间被伴生的北西、北东向 相似文献
465.
466.
地震相分类是地震数据解释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地震数据与沉积相的连接工具.为了提高地震相分类精度和减少对有限人工标签的依赖,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自编码器的无监督地震相分类方法.首先, 提出了一种混合卷积和变分编码的多特征融合自编码器, 实现了地震数据中表征地震相的大量隐含特征提取.其次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K均值聚类实现了主特征分量分解和地震相聚类.实际地震数据应用结果和指标分析表明, 本文方法提取的隐含特征趋于正态分布, 且主特征分量中蕴含了不同地震相类别的响应, 从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地震相分类结果.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沉积中, 清晰划分出了六类沉积微相的边界, 有利于揭示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467.
468.
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ic substances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from East China Sea surficial sediment are studied through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methods. Results show that humic acids have less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more alkane structure.The contents of amino acids from hydrolyzate of humic substances are different. The amount of various amino acids (such as acidic, neutral or basic amino aicd) of fulvic aci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umic acid. The distribution order of amino acid abundance in various kinds of sediments is neutral amino acid>aromatic amino acid> basic amino acid.In addi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 method is also used to study their distribution. All samples show similar regularities, i. e., the contents of glycine, alanine, aspartic and glutamic are very high and those of cystine and methionine are very low or even disappear.The above results further confirm that humic acid and fulvic acid have similar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469.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