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55篇 |
免费 | 832篇 |
国内免费 | 11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8篇 |
大气科学 | 1943篇 |
地球物理 | 450篇 |
地质学 | 3328篇 |
海洋学 | 373篇 |
天文学 | 216篇 |
综合类 | 202篇 |
自然地理 | 3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675篇 |
2013年 | 265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3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710篇 |
2001年 | 1864篇 |
2000年 | 360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113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111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厄尔尼诺对广西汛期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厄尔尼诺与广西前汛期和后汛期旱涝这间的关系,及500hP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致的广西前汛期偏涝,后汛期偏旱。 相似文献
182.
广西前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EOF分解和Z指数对广西前汛期(4-6月)降水进行型态分布及旱涝等级的划分,研究旱涝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年际变化,并对旱涝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前汛期降水的一致性较好;60年代和90年代为旱涝多发年代,70年代以涝为主要特征,80年代以旱为主要特征,影响广西前汛期降水的环流因子主要有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北半球极涡,印缅槽及副热带高压,中低纬太平洋海区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多少的影响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3.
184.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侵入岩特征及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辽宁古元古代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太子河凹陷以南的营口、宽甸、丹东、桓仁等地。本文概述了侵入岩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探讨了其源区有原幔源型、壳幔混源型、壳源型的属性。岩浆演化规律为:造山前富Mg质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系列与钙碱系列双向演化;造山期由中酸性→酸性、由钠质→钾质;造山后崩塌期由基性→中性→酸性,由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系列,由钠质→钾质。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模式为造山前毗芦寺超基性-基性杂岩侵喷就位,造山早期条痕状花岗岩同构造底劈侵位,造山主期片麻状黑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同构造中高位侵入,造山晚期块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高位侵入,造山期后构造崩塌期辉长-辉绿岩组合、闪长岩-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伸展就位。 相似文献
185.
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地区的现代地壳垂直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50-80年代复测的精密水准成果,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并与沿海海面变化在同一均衡基准下进行比较。本区近代地壳垂直运动受区域构造控制,形变速度不高,变化平缓,区内海岸带以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186.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期间印度洋大气的变化——大气流函数场和势函数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流的变异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风场旋度分量和散度分量角度出发,利用观测资料和大气环流模式,对IOD事件发生时热带印度洋海区上空的大气环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出风场不同分量在IOD事件期间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大气环流系统在IOD事件期间,旋度分量和散度分量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一阶斜压形式,而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对称分布特征。对低空(850 hPa)来说,无辐散流函数距平场在IOD事件正位相期间表现为关于赤道对称的一对反气旋式环流;无旋度分量在IOD事件正位相期间的响应表现为东印度洋辐散、西印度洋辐合;大气环流的两种分量场均可以在赤道印度洋地区产生距平意义下的纬向东风,正是这种形式的距平东风使得IOD事件依靠海气系统正反馈机制得以维持和发展。而高空(200 hPa)大气环流形式刚好与850 hPa相反。 相似文献
187.
吉林省海沟金矿断裂地球化学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海沟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几何形态学,动力学,运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应用数学模拟和GIS图层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和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初步建立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定位预测模型。并对矿区主要赋矿构造-28号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打矿预测。 相似文献
188.
红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海盆地是Afar三联点裂谷的一支,属于陆内原洋裂谷盆地,另两支分别是亚丁湾裂谷和埃塞俄比亚的东非大裂谷。通过对红海盆地不同国家地层的对比,建立了红海盆地统一的地层格架。在中新世中期,红海盆地处于封闭洋盆环境,沉积了一套区域性盐层,主要发育盐下和盐上两套成藏组合。红海盆地南北成藏存在明显差异,北部与苏伊士湾类似,主要是盐下的基底断块、地垒和旋转掀斜断块等构造圈闭,同时半地堑边界断层控制的点源砂体是重要的勘探目标。而南部热流较高,有利目标集中在盐上,主要包括盐底辟构造、盐流动以及沿断层重力滑动在盐上地层形成的构造圈闭及地层尖灭圈闭。 相似文献
189.
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矿的发现,标志着我国铅锌找矿在西昆仑甜水海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区内目前已发现铅锌矿床(点)29处,其中铅锌矿中型矿床7个、大型矿床2个、超大型矿床1个。通过收集整理区内最新的矿产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该区带内铅锌矿的成矿特征、找矿前景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将区内铅锌矿床划分为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沉积喷流型(SEDEX) 2个大类和4个具体类型,认为它们的成矿过程分别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区域断裂活动及同沉积断层-喷流沉积活动密切相关,在矿体形态、矿石矿物、矿石结构构造等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火烧云式是受中侏罗统龙山组上段灰岩-白云岩沉积层位控制的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化石山式是受中侏罗统龙山组铁锰质沉积层位控制的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多宝山式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建造中的MVT型铅锌矿,元宝岭式是受北东向左行张扭性断裂控制的碎屑岩建造中的MVT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190.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广东沿海陆地不仅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而且也是地震、水土流失、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软土地基形变等地质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基于对广东沿海陆地主要物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调查、统计与分析 ,将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环境质量划分 :构造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三个质量层面 ,进而构造了隶属三个层面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形起伏度、斜坡坡地、冲沟切割密度、水土流失程度、崩滑面密度、土体承载力和地裂缝面密度 9个指标。基于地质环境质量五值逻辑等级取值 :优等、良好、中等、较差和差等 ,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地量化分级取值和标准化处理 ,在建立指标专家权重体系和线性隶属函数的基础上 ,构造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基于 Fortran程序对 190个剖分单元指标数据进行了模型运算 ,将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环境划分为五个质量级共 17个地质环境质量单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