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利用新疆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内外的3个GNSS连续站一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库区内部2个连续站的一致性及其与呼图壁M_S6. 2地震的关系。研究表明:储气库库区内部2个GNSS连续站的位置时间序列和基线时间序列均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站点稳定,可以做为基准点。由于距离12月8日呼图壁M_S6. 2地震较远,地下储气库库区的2个连续站震前未能有明显形变异常反映,同震效应较小,震后有小幅的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92.
利用呼图壁地下储气库2013~2016年共7期流动重力、水准观测资料,对储气库地表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下储气库重力场的主要因素有地下介质密度变化、注采气压力变化、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变化和地表升降变化等。其中,重力场变化中占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为地表升降变化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储气库区内的测点重力变化主要来自于地表升降(储气库注采气压力变化导致的地表升降)和地下介质密度变化,储气库外部的测点重力变化主要来自于地表升降(季节性地表升降和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新疆沙湾25号泉1991年以来的水温和硫化物总量的系统分析,发现该观测点对其周围约300 km范围内的5级以上中强地震有一定震兆异常反映,尤其是观测点附近的地方震往往表现为大幅度异常.  相似文献   
94.
为探究绿洲城市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风险,在新疆库尔勒市采集54个代表性道路积尘样品,分析其中Hg、Cd、As、Pb、Cr和Cu等6种元素含量,基于GIS技术与地学统计法,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道路积尘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尔勒市道路积尘中Hg、Cd、As、Pb和Cu等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的筛选值,但Cr元素含量平均值为相应筛选值的9.90倍。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道路积尘中Cr呈现重度污染,Hg、Cd、As、Pb和Cu呈无污染。道路积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负荷指数介于0.0142~0.0522,平均值为0.0266,处于无污染水平。从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库尔勒市东北部和北部区域出现污染高值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经手-口摄入途径是库尔勒市道路积尘重金属日均暴露量及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儿童受到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库尔勒市道路积尘中Hg、Cd、As、Pb、Cr与Cu等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处于安全范围内,As对非致癌风险的贡献最大,Cr对致癌风险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5.
因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我省地质灾害发育,加之近年来经济增长、城镇扩张、降雨增多等因素共同影响,地质灾害数量和经济损失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显得尤为必要。为全面认识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固定经济投入下的总体收益函数,认为虽然青海省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效果较好,但是从整体看,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投入较低,未达到最佳收益点。因此,相关部门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随着经济增长适当调整防治投入,不仅能有效控制地质灾害损失,而且也保障社会其他效益。  相似文献   
96.
利用北天山地区2016~2019年观测的4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将不同场源深度的重力异常进行分离。通过功率谱分析,获取各阶小波重力细节对应的场源深度。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前,震中位于负值集中区,四阶小波重力细节显示震中附近出现明显的四象限分布;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前,震中位于负值区,小波重力细节整体量值较小;功率谱估算的场源近似深度与2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相近。  相似文献   
97.
98.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新疆区域的32个GNSS基准站连续资料计算新疆区域块体应变参数时间序列,发现巴音布鲁克—新源—独山子—石河子4个基准站围成的块体其面膨胀值时间序列曲线在2017年8月9日精河MS6. 6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年变转向时间滞后的现象,滞后时间约为3个月。年变幅度也有所增大,约为2. 8×10-8。  相似文献   
99.
基于流动重力和连续重力的新疆区域重力场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区域多年的流动重力和连续重力资料对新疆的重力场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7年南天山地区显示乌恰至喀什一带出现重力高梯度带的密集区域,北天山地区显示新源至巩乃斯一带重力测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四象限分布。乌什台和库尔勒台的非潮汐变化在MS6. 0地震之前有一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0.
土壤盐渍化是新疆最常见的土地退化过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对渭库绿洲土壤含盐量和土壤热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土壤含盐量与热红外发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盐渍化土壤的发射率随着含盐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土壤盐分增加时,发射率也随之增大。(2)土壤含盐量与热红外发射率光谱数据相关性在8.5~9.5 μm波段范围内表现尤为显著,相关系数超过0.8,最高为0.90,对应波段范围9.259~9.271 μm。(3)运用回归模型一阶导数变换形式下建模效果和预测精度都是最优的,R2达到了0.899,RMSE最小为1.734。热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反演土壤含盐量,为利用热红外遥感识别土壤盐分信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