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过年     
  相似文献   
22.
目前,在世界许多地盾和古地台地区发现了大量铀矿床,它们赋存于结晶片岩、变质砾岩、片麻岩和不同成分的花岗岩类岩石当中。这些矿床的产状呈层状、柱状、细脉浸染状及脉状分布。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它们的时代系前寒武纪,从成矿条件来看它们与变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这类矿床往往构成巨大的含矿区,蕴藏着可观的铀储量。有鉴于此,这些矿床经常引起许多地质和采矿人员的关注。诸如早为人们所熟知的加拿大布兰德河和南非维特瓦特斯兰德的层状含铀砾岩矿床、澳大利亚北部阿利盖特河结晶片岩中的层状和柱状矿床、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湖细脉浸染状钠-铀建造矿床以及瑞典北部阿尔汶朴罗·阿尔维约尔含矿省等,就是这类矿床的实例。  相似文献   
23.
转盘钻进时,一般在钻头载荷1.8-2.7吨、转速每分钟50转时采取岩心。在致密的胶结岩层中钻进深孔时,这能保证获得良好的岩心采取率。但是,在表面疏松岩层中利用这些钻进规程参数经常得不到足够的岩心采取率,有时根本提不出岩心。  相似文献   
24.
我們很了解,不同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是極不均匀的,例如,铁和銅比金和铂較为常見,等等。研究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化学成分已有200多年了,但是,关于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的知識,在近年來仍有重大的意义。能够解决这一重要命題的是一門新的科学——地球化学,这门科学是20世紀初誕生的。地球化学不僅研究地球的固体外壳(所謂岩石圈),还研究液体外壳(水圈)和气体外壳(大气  相似文献   
25.
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及被这些运动和变形所决定的岩层的产状。大地构造学确定地壳的运动历史,并阐明地壳运动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它能够给予地壳构造演化的清晰概念,因为这种构造是由地壳的深部力量所控制的。大  相似文献   
26.
27.
淅川李家湾钒矿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下部。矿石类型为硅质岩型、页岩型及混合型三种。w(V2O5)一般在0.95%-1.34%。钒主要富集在下部硅质岩、上部杂色页岩,其中硅质岩与页岩互层者,以页岩为主,厚度大于硅质岩的组合内。钒的赋存状态呈高度富集和稀散分布两种。主要以离子吸附和类质同象赋存于粘土矿物中。与钙、钡呈正相关。矿床成因为陆棚相—浅海相层状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8.
通过近20年来胶东半岛南部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Alos、Spot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结合GIS等手段和海岸带调查数据,制作了典型海岸带地区海岸线变化图和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图,并对不同时期典型海岸带地貌的演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岸线变迁的控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采用“大井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确定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79 m3/h,预算结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层序地层研究表明,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末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的大规模海侵,形成了一个向上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沉积层序。垄头组顶部和竹竿坡组分别是海进体系域(TST)的下、上部分。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垄头组顶部自下而上δ(18O)持续增大,而δ(13C)先逐渐增大,后在顶部界面附近快速下降,反映了垄头组顶部在暴露环境下氧化作用的结果。竹竿坡组δ(13C)自下而上逐渐增大,δ(18O)总体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认为,海进体系域的δ(13C)和δ(18O)演化不但反映了海平面和沉积环境变化,同时对密集段(CS)、层序界面和古暴露面等也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