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基于广州市东风路2016—2018年交通拥堵指数和临近观测站的降雨量资料,利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探讨了当降雨发生时,东风路交通拥堵情况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东风路工作日的交通拥堵指数白天段总体呈现出4个峰值,全天拥堵最严重时刻为18:00左右,表现为中度拥堵;总体来看,周末、节假日的交通拥堵情况相较工作日有所缓解。结合G3218气象观测站的雨量数据对比分析可得,当全天雨量在10、25及50 mm以上时,拥堵指数的日变化明显高于总体平均趋势;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得出,当降雨发生时,工作日各时段的拥堵指数均不同程度有所增长,并对模型检验分析,所有预测误差与实际差值均在1 mm以内,模型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222.
基于华南区域中尺度分钟级快速更新同化的Grapes 1 km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应用时间滞后法(LAF),对发生在广东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集合预报分析与检验。时间选取2017年5月3日21:00—4日03:00(UTC)阶段,其中前2 h即21:00—23:00的逐12 min起报的11组构成集合预报成员,进行均等权重计算,预报未来4 h的降水。结果表明:不是越接近降水发生时刻起报的结果越理想。模式对后期降水预报效果优于前期,而且模式预报后期离散度增大,也证实了预报效果有所改善,但是否与LAF法有关,仍需深入研究。集合概率预报凸显短时强降水集中区并与实况较为一致,为短临预警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23.
岑夺丰  刘畅  黄达 《岩土力学》2022,(S1):77-87+96
为了研究岩石不连续面的拉剪力学行为,采用自主研制的拉剪装置开展天然灰岩层面在法向拉应力作用下的直剪试验,分析了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层面断裂形态及强度特征。拉剪应力作用下断裂面无摩擦粉碎区和局部崩裂。随法向拉应力的增加,剪切强度呈非线性减小。进一步,采用PFC模拟研究了锯齿状层面起伏特征对其拉剪破裂及强度特性的影响。随法向拉应力的增大,剪切裂纹减少而拉伸裂纹增多。当起伏角较小时,裂纹沿锯齿层面产生;当起伏角较大时,裂纹在锯齿面和锯齿内均有发生。可将锯齿状层面破坏分为沿锯齿面拉伸-剪切破裂、沿锯齿面拉伸-拉剪破裂和锯齿面-锯齿混合破裂3种模式,并具体分析了各模式的损伤演化。随起伏角增大,锯齿状层面的剪切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在起伏角为30°时达到最小值;随法向拉应力的增大,剪切强度近似线性减小,可采用Mohr-Coulomb准则进行描述,其摩擦角和黏聚力随起伏角的增加而减小。剪切强度、摩擦角和黏聚力随起伏角的变化规律主要受破裂模式的控制。随着层面黏结强度的增加,从锯齿面破裂逐渐转变为锯齿面-锯齿混合破裂。当层面黏结强度达到一定值以后,拉剪强度不再增加,主要受锯齿的岩石强度控制。  相似文献   
224.
徐楠  吴才来  赵苗苗  刘畅 《地质论评》2023,69(6):2085-2111
南阿尔金造山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俯冲—碰撞杂岩带。笔者等对茫崖地区出露的闪长岩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成岩时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茫崖闪长岩亏损Nb、Ta、Ti、P、Th、U、HREEs、Ba、Sr等元素,富集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REEs,显示与俯冲相关岛弧岩浆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为494~461 Ma,εHf (t)为0.01~3.90,tDM2为1496~1447 Ma,少量εHf (t)为负值(-2.22~-0.03),tDM2为1453~1254 Ma,指示其物质来源以中元古代(1453~1254 Ma)新生地壳物质为主,混合少量中元古代(1496~1447 Ma)古老地壳物质。综上,该期岩浆活动是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指示南阿尔金造山带在<494 Ma进入深俯冲陆壳断离—折返阶段,同时伴随着大规模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茫崖闪长岩是深俯冲陆壳断离后折返作用的岩浆活动响应。  相似文献   
225.
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把数字地质调查方式提升到地质调查过程智能化方式,本文以云计算、云GIS和Hadoop生态体系为基础,针对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传输、三维建模、信息泛在服务和业务管理过程的环节,指出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建设是智能地质调查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天地空一体化的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成功验证和示范。  相似文献   
226.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先后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三塘湖、松辽、苏北、江汉、四川、柴达木等盆地取得重大突破。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中国陆相页岩油区带储层类型、岩性岩相组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原油物性、气油比均有较大差异,目前勘探开发成效亦有明显不同。通过系统剖析中国陆相页岩油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勘探实践成果,提出中国陆相页岩油富集基础研究的4个关键问题:(1)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与成因模式;(2)页岩储集空间跨尺度表征实验方法与储集性;(3)页岩油赋存机制、相态与可动性评价;(4)“甜点段/区”优选评价。加强基础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解决页岩系统成岩-成烃-成储-富集规律不明,可动性评价与“甜点段/区”评价难度大等问题,明确影响页岩油商业产量的关键因素,为加快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程和规模效益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7.
闫利  刘畅  谢洪  唐长增  李毅 《测绘科学》2021,46(1):84-92
为了提高复杂场景点云滤波的精度与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能量函数优化的滤波方法。剔除噪声并将点云格网化,设计分段能量函数,利用能量最小化求取每个格网对应的地面高程。若格网内最低点高程与该高程值差距在量化误差范围内,则将该点设为地面种子点。根据种子点构造狄洛尼三角网,取与其距离在阈值范围内的点为地面点。通过多种地形场景下的点云滤波实验验证,滤波的总体误差为3%,低于gLiDAR,且具有参数设置简单、同时兼顾精度与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8.
采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应用策略路结合的方法实现数据流量分类和数据分流,解决了台站设备IP地址改变时引发的策略路由失效而产生的网络拥堵问题,提高了观测数据传输的时效性,为同级气象部门网络设计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229.
采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积雪深度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对2023年12月15—22日山东半岛特大海效应暴雪过程的降雪特征及极端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有4站积雪深度突破本站历史极值,有1站2 d的日降雪量为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文登积雪深度达74 cm,超过山东所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纪录,是一次极端海效应暴雪事件。(2)欧亚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下两次异常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和山东半岛地区,850 hPa温度最低降至-21~-20 ℃,冷空气强度明显强于往年12月海效应暴雪过程,造成降雪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雪量大。异常强冷空气是此次极端暴雪过程产生的关键因素,渤海海面温度(简称“海温”)异常偏高是有利的海温背景。(3)冷空气强、海温偏高造成海气温差偏大,700 hPa以下产生对流不稳定,使得降雪强度大;强降雪发生在海气温差快速增大阶段。(4)925 hPa以下存在来自渤海的北—东北风与内陆地区的西北风构成的切变线,产生强上升运动,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形成“列车效应”。(5)主要降雪时段强垂直上升运动、高相对湿度层的温度为-20~-12 ℃,适宜树枝状冰晶形成和维持,有利于产生大的积雪和降雪含水比;2 m气温持续低于-5 ℃,0 cm地温在降雪开始时即降至0 ℃以下,且两次强降雪过程仅间隔1 d,均有利于降雪累积产生极端积雪深度。  相似文献   
230.
根据2014-2020年许昌市逐日O3最大8 h质量浓度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法、百分位数法分析了许昌市O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许昌市O3质量浓度:1)年平均值为99μg·m-3,2019年最高(108μg·m-3),2014年最低(90μg·m-3);年平均O3质量浓度以每年2.5μg·m-3的速率显著上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