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本文对山西省高平市曲辉公路刚使用两年的遇仙山隧洞变形破坏成因和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为隧洞的工程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采空塌陷是矿业城市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它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本文根据山西省几大煤矿区资料的分析,通过计算评估出了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矿业城市采空塌陷的危害根据相关调查资料,采空塌陷主要危害有六个方面:1毁坏耕地、导致农业歉收或绝收在产煤大省山西省,1949年~2002年采空塌陷共毁坏耕地24200公顷,园地612公顷、林地434公顷,且每年以50km2的速度递增推进,快速的土地毁坏直接影响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杂,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危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3破坏生态平衡、改变自然景观、降低…  相似文献   
53.
利用气象观测站小时雨量、不同探测手段得到的高空风资料,对2016年7月19—20日华北特大暴雨过程中河北南部降雨不同阶段水平风的垂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河北南部,太行山沿山一带到山前平原、平原东部分布着两片短时强降雨区,而前者强度更强,体现了地形迎风坡对降雨的增幅作用。(2)本次过程中,三种探测手段计算的深层垂直风切变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西部山区和山前平原降雨显著增强阶段,环境风维持强深层垂直风切变,相应的u风差也显著增强,利于迎风坡降雨增强;降雨结束时,深层垂直风切变为弱垂直风切变。(3)强降雨阶段,水平风垂直切变矢量基本上呈现单一方向顺时针切变,且低层风垂直切变较大;降雨结束阶段,水平风垂直切变矢量方向变化复杂。(4)太行山脉高度以下的东风不断增强,最大东风分量达到8~28 m?s-1,利于山区和山前降雨的增强。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调查、核查资料的全面统计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的灾情历史及险情现状;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高分子固化剂和聚丙烯纤维对砂土进行复合加固,通过对不同聚丙烯纤维含量、固化剂含量和干密度的重塑试样进行抗拉试验,测量试样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对比不同试样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对复合加固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固化剂和聚丙烯纤维的复合加固能够显著提高砂土的抗拉强度,纤维含量、固化剂含量和干密度对改良砂土的抗拉强度均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干密度和高分子固化剂含量一定时,砂土抗拉强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固化剂含量为4%,干密度为1.5 g·cm-3时,纤维含量从0.2%到0.8%,抗拉强度从79.06 kPa增加到194.51 kPa;当干密度和纤维含量一定时,砂土抗拉强度随着高分子固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含量为0.8%,干密度为1.5g·cm-3时,固化剂含量从1%到4%,抗拉强度从63.16 kPa增加到194.51 kPa;当高分子固化剂含量和纤维含量一定时,抗拉强度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干密度为1.55 g·cm-3左右达到峰值。复合加固结合物理和化学加固的优点,通过纤维在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固化剂在颗粒间的联结力,从而提高改良砂土的抗拉性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砂土复合加固及其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汤文坤  王永  董进  田飞  刘瑾  江南 《地质通报》2017,36(9):1625-1634
对雷州半岛南部徐闻县九亩村一段1.54m厚的湖相沉积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色度及有机碳氮分析,结合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该地区10.5~6.5cal ka BP的气候环境变化。共分为3个阶段:(1)10.5~9.5cal ka BP,湖泊水体较浅,气候较干燥;(2)9.5~7.2cal ka BP,湖泊水位较高,环境稳定,气候较湿润;(3)7.2~6.5cal ka BP,湖水相对变浅,气候相对阶段(2)干燥。雷州半岛地区降水变化与印度季风演变模式一致,可与北半球夏季平均太阳辐射及其影响下热带辐合带(ITCZ)的移动进行对比,指标时间序列的红外噪声谱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千年—百年的准周期,反映了研究区气候环境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57.
随着海洋环境介质铁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和沉积物中不同铁赋存形式的同位素组成研究备受重视,铁同位素已经展现出对各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崭新的示踪作用。本文在不同铁价态和赋存形式之间转化的专属分馏机制框架总结基础上,汇总了现代海洋环境中大气沉降、陆源径流、沉积物、地下水和海底热液等不同来源的铁同位素特征范围,探讨了海洋内部铁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包括生物吸收、颗粒态/溶解态铁的转化以及清除作用的铁同位素分馏机制,辨析海水剖面在不同层位上铁同位素组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另外,应用溯源混合模型甄别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等多个海域铁来源,以此验证了全球气候变化与海陆多个物理化学过程的密切关系;利用不同结晶度和反应活度的矿物铁同位素数据可示踪早期成岩过程中铁还原的深度和程度,亦有助于辨析古海洋沉积物的铁同位素数据并提高古氧化还原环境的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