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系统评价归脾汤加减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纳入归脾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合计10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收缩压[SMD=-0.59,95%CI(-0.79,-0.38),Z=5.67,P<0.00001]、舒张压[SMD=-0.71,95%CI(-0.95,-0.47),Z=5.85,P<0.00001]、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MD=-0.90,95%CI(-1.50,-0.29),Z=2.89,P=0.004]、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SMD=0.55,95%CI(0.10,1.00),Z=2.38,P=0.0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脾汤加减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改善其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王汉卿撰写<中国纬向带褶皱构造研究>的思路,始于阅读"东西复杂构造带和南北构造带"(李四光,1959)一文.作者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分别在南岭和西秦岭地区从事构造体系、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阅览多幅1∶20万地质图和野外观察、综合研究,于1984年夏-秋将西秦岭地区澄江、晚加里东、海西、印支期4期以海相沉积地层为主的褶皱构造,按其延伸方向、形态特征、排列方式分析对比,发现具有"隔期相似,邻(原著为临,下同--编者注)期相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43.
地质作用深度测算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地质作用的深度通常是用压力除以密度来计算的。这种方法只在假设岩石处于静止的液体状态下才是正确的。然而,实际上从浅部地壳直至地幔深处的岩石都是固体状态而不是液体状态,且粘性系数随浓度递增。实测数据表明,地下水平压应力总是大于垂直压应力,说明构造力在量值上超过重力。所以,在地壳中进行地质作用深度的测算必须把岩石看作是固体并依据固体物理理论。因此,吕古贤等在文献〔16〕中提出的深度测算方法(1  相似文献   
44.
冷水坑Ag-Pb-Zn矿田发育2类矿体,即花岗斑岩体内大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和火山旋回内层状矿体,引起众多学者重视。但与大脉状、细脉浸染状矿体有关的花岗斑岩与层状矿体的关系、层状矿体赋矿层铁锰碳酸岩层成因背景、2类矿体间金属硫化物的成分差异等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本文选取冷水坑矿田内金属储量最大的下鲍矿床,对一条横穿花岗斑岩及层状矿体的剖面进行了重点考察研究,对其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深入讨论,进而对2类矿体内闪锌矿矿物化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花岗斑岩及层状矿体野外接触关系清晰,未出现渐变特征。二者元素含量及比值差异明显,花岗斑岩具有更高的Al、Ba、Sr、K、Na含量,铁锰碳酸盐岩层则具更高Ag、Fe、Mn、Zn、Pb、Mg含量。铁锰碳酸盐岩层元素化学特征表明其沉积成因,并未经历规模较大的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背景为火山-沉积有关的陆相深湖盆。对大脉矿体及层状矿体内发育的闪锌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闪锌矿总体w(S)32.05%~33.81%,平均33.02%;w(Zn)53.51%~63.79%,平均59.38%;w(Fe)变化范围较大(2.02%~12.42%),2种矿体间差异显著,层状矿体中闪锌矿w(Fe)含量2.02%~7.69%,平均4.17%,大脉状矿体闪锌矿w(Fe)8.02%~12.42%,平均9.49%。层状矿体赋存于铁锰碳酸岩层内,但矿体内闪锌矿Fe、Mn含量却低于大脉状矿体中的闪锌矿。综合分析认为,2种矿体的Fe、Mn、Pb、Zn元素在成矿相关岩浆体系内,可能经历了不同物理化学条件(流体成分、温度、压力、p H值等)的影响,造成成矿相关岩浆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45.
针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存在数据缺失的问题,提出将Prophet模型应用于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插值中。设计不同的数据随机缺失比例和连续缺失长度,使用Prophet模型、拉格朗日法和三次样条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rophet模型在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具有更高的插值精度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且对于连续缺失的数据插值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6.
巢湖流域土地优化利用技术集成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泊资源合理、有效、可持续开发利用,优化岸线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配置,从土地管理实际需求出发,从方法论的视角构建了土地优化利用技术研发框架,提出了以多学科模型为基础的具有标准和向导两种交互模式的插件式集成框架,阐述了巢湖流域土地优化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架构、插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7.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受云量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准确模拟云天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围绕如何减小中尺度气象模式的云初始场误差,进而改进云天的太阳辐射模拟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基于卫星资料同化的LAPS(Local Analysis Prediction System)多时间层三维云分析同化方法,改进三维云结构,并将LAPS模式输出结果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初始场,模拟了2008年1月及夏季(6~8月)北京地区的总云量和总辐射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的模拟改进效果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同化前后的总云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部分时次总云量的模拟值低于观测值;大部分多云及降水时段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较接近于实测值。1月晴天、多云天以及夏季晴天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但同化前后两者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晴天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均低于实测值,1月多云条件下多数时段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减小不明显,与总云量的改进效果不显著有关。夏季多云、有降水及6月典型降水三种天气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稍差,同化后两者的相关性较同化前有所改进,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改进效果较明显;同化前总辐射模拟误差较大,而同化后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同化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较同化前分别减小了102.6 W m-2和355.9%,最大相对误差减小更显著;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的比例高达75%,即大部分时刻同化后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模拟效果的显著改进与总云量的改进密切相关,即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增加,云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增强,导致模拟总辐射减小,即更接近于实测总辐射值。研究结果对于多云和降水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效果改进、太阳能资源客观评估以及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刘瑞 《山西地质》2011,(1):9-11
通过对山西平陆靖家山—武家沟一代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及金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区金矿的富集规律。得出本金矿区出露的矿化多为脉体的上部,在深部也可能有较好的地段;根据矿床点和矿脉在空间上等距分部的特点,应在矿脉的平行方向寻找更多的含金地质体,同时还要在外围探寻新的矿化点。本结论为该矿床或同类矿床的找矿提供了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49.
本文针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螺旋云带中出现“列车效应”的特征及形成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浙江钱塘江湾南岸持续性降水中具有“列车效应”特征,按照雨带的稳定位置,将其分为两次“列车效应”过程,时间跨度都在3~4小时左右,空间跨度在1~2个经度距离;暴雨区呈现出带状特征,降水效率高,每小时降水超过25 mm并向前线性传播;台风螺旋云带中强度在35 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也呈现线性带状结构;降水带走向和雷达回波运动方向与台风中心运动方向产生了大致在25°以上的向右偏离。从“列车效应”的形成来看,高空引导气流的方向和地面中尺度扰动辐合带走向与“列车效应”中对流单体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为其呈近线性排列提供依据。沿海形成的中尺度扰动辐合或扰动涡旋,为螺旋云带中对流在沿海地区发生或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形成了对流云的快速增长和后续发展的启动和维持机制,对于“列车效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城郊地区地物类型较为复杂,利用单一传感器图像进行分类精度有限,而多传感器数据结合起来则可以"优势互补",有利于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本文以武汉城郊某地块为实验对象,结合ALOS卫星三种传感器数据(包括全色、多光谱以及SAR影像)的信息,采用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分类,以获取更高的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适当运用sar影像与光学影像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可以较好地区分出水体与阴影、水体与农作物等,对于道路、居民地等地物类型的分类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