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G.  Festa  A.  Zollo  G.  Manfredi  M.  Polese  E.  Cosenza  申彤 《世界地震译丛》2006,(5):53-62
世界上有些火山地震位于人口密集区,因此与喷发前地震活动有关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对工程结构的潜在破坏应该是危险性评估及管理的一部分。维苏威火山(意大利南部)就是如此,在那里数十万人面临火山及相关的地震危险的威胁。通过对维苏威火山地震活动相应的震级、震中及震源机制进行地震波形的大量模拟,本文研究了喷发前地震活动的影响。进行地震合成处理,以求得强地面运动特征参数,这有利于估计建筑物多的地区由期望的最大单个地震事件和大量小地震的累积效应所造成的地震破坏。选择一组所记录的地震比较合成的和观测的强地面运动参数,以证实模拟方法是否可靠。由于在维苏威地区下面的浅深度存在明显的速度不连续性,不同距离的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似乎受地震深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滞后能量谱与结构物的塑性变化有关,它明显取决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G-R)的b参数。1997年在意大利翁布里亚-马尔凯发生的地震(M5.8),虽然并未记录到很大的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但却造成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通过在合理的期望范围内改变G—R定律参数,我们注意到累积滞后能量与在翁布里亚-马尔凯震源附近的观测值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12.
长滩洼陷自1975年钻探井25井后,一直未有大的突破。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利用人机联作工作站完成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了玉1断背斜圈闭。通过对长滩洼陷及周边牛居、青龙台地区暗色泥岩分析,落实了沙三、沙一段两套烃源岩,推测长滩洼陷4500m下沙三段为一套很好的烃源岩。结合砂岩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关系,发现长滩洼陷3000m以下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长滩洼陷储盖组合配置较好,盖层除上覆泥岩外,侧向断层起到封闭  相似文献   
13.
陆相生物气纵向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气主要有两种生成途径: 乙酸发酵和二氧化碳还原. 一般, 海相环境以二氧化碳还原型为主, 而陆相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主要以乙酸发酵型为主, 随着深度增加, 二氧化碳还原所占比例提高. 通过对中国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涩北一号构造区新涩3-4井系列取样分析认为, 生物甲烷的两种产生途径并不严格按照深度分布. 乙酸发酵成因类型分布在浅层(160~400 m)及井底部位(1650~1700 m); 近地表(50~160 m)及中深部是二氧化碳还原型. 浅层乙酸发酵型甲烷明显偏重的稳定碳同位素值与相对封闭的泥岩环境及相对有限的母质来源有关; 而井底部位(1650~1700 m)正常乙酸发酵型生物甲烷与粉砂岩为主的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关, 该层段水中极高的乙酸含量说明充分的营养供给不会造成甲烷碳同位素明显变化, 同时也意味着本层段地下水活动强烈, 从外界携带大量营养底物进入. 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一定浓度的烯类气体暗示着该区细菌活动性强的事实. 商业性的聚集以CO2还原成因类型为主, 乙酸发酵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4.
潘彤 《中国地质》2015,42(3):713-723
夏日哈木铜镍矿是在东昆仑造山带首次被发现的岩浆熔离型矿床,该类型矿床是青海省铜镍矿勘查研究方向之一.笔者通过夏日哈木镍矿成矿特征研究认为:碰撞伸展环境是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形成的基本条件,成岩成矿年龄集中于早泥盆世,岩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白沙河组,参与后期混染成矿作用.对柴达木南北缘岩浆熔离型镍矿的成矿条件分析发现:泥盆纪热事件显示柴达木盆地南、北缘在该期均发生了碰撞伸展作用和成矿作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均侵入古老地层,地层硫参与成矿作用;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与物探磁异常,Ni、Co、Cu组合异常相对应.综合分析,柴达木南北缘岩浆熔离型镍矿的找矿潜力大,提出了今后柴达木南北缘岩浆熔离型镍矿勘查重点是柴达木南缘的昆中岩浆弧带、柴达木北缘高压变质岩带、欧龙布鲁克陆块.  相似文献   
15.
Sediment cores with length of 25 - 45cm at 12 stations in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were sampled in summer of 1999. Chemical components (Al2O3 , Fe2O3, CaO, TiO2, Cu, Pb, Cr, Zn, Co, Ni, V, Ba, Sr and Y) and grain sizes were analyzed. Sediments in Zhujiang River Estuary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coarse grain size. The grain sizes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area outside the estuary are relatively finer than those in the north part of the estuary but coarser than those in the middle of Lingdingyang and have a trend similar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rend of some chemical components such as Fe2O3, Al2O3, TiO2, V, Cu, Ni, Zn and Y. This showed that grain siz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epth profil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Frequent re-suspension, re-transport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settled sediment on estuary floor could be deduced fro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depth profil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Except for CaO and Sr,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lways enrich at the west side of, in the middle of, and at the north side of, the estuary. Fe2O3, Al2O3, Ti, V, Cr, Ni, Zn, Cu and Y in Zhujiang River Estuary sediments mainly result from rock and soil weathering except that parts of Cr, Ni, Zn Cu and Y are anthropogenic. CaO and Sr in sediments originate from marine source. Although Co as well as Pb derives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human activities related to Co might differ from the activities related to Pb.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与海洋环境污染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代际交替模型和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将健康人力资本纳入模型,系统分析了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有正向作用,两者联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应采取动态化的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策略,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发挥健康人力资本效应;完善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激发海洋环境规制市场活力,以保持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7.
网络编程实现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卫星应用系统是一个异构平台的分布式处理系统,由多机协同完成资料接收、传输、处理、存档与产品分发等任务。使用网络编程进行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可以提高资料的传输实效,确保分布式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的同步与资料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气象卫星产品及时提供用户使用。该文介绍了网络编程技术在气象卫星资料传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义县阶中孔子鸟类、中华龙鸟类、翼龙类、叶肢介、昆虫、双壳类和植物(包括木化石)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晚期或提塘晚期;哺乳类、鸟臀类恐龙和孢粉为早白垩世早期或贝里阿斯期;介形类、鱼类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过渡期或提塘晚期-贝里阿斯期。考虑到义县期生物群与德国索伦霍芬(Solnhofen)生物群、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生物群,日本晚侏罗世手取(Tetori)型、领石(Ryoseki)型植物群可以比较、对比以及与中侏罗世约克郡(Yorkshire)植物群、大河口(Great EstLiarine)叶肢介群的联系分析,综合时代可确定为提塘晚期至贝里阿斯期;尖山沟层时代倾向于提塘晚期,大康堡层时代倾向于贝里阿斯期。由于可与义县组对比的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群(组或层)的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仍未确定;同时因缺乏实测数据,国际地层表推荐的144Ma、145Ma、135Ma等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年龄,不能作为可靠的依据标准;因此应据中国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的综合生物年代及实测同位素年代确定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界线倾向于义县阶下部尖山沟层与上部大康堡层之间,同位素年龄以124Ma为界线年龄符合目前综合生物年代,是较优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地壳的水-岩作用对相关的地球物理性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壳的地球物理详细探测发现中地壳普遍存在着高导层和低速层.高温高压下的矿物(岩石)-流体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实验和水的性质研究可以提供我们认识地壳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的新信息.通常,中地壳大致位于15至25km的深度范围.高导层和低速层普遍存在于中地壳.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但是中地壳和高导-低速层的深度范围十分相似.中地壳的顶界温度处于300℃,底界为450℃~500℃范围.为了认识中地壳的高导低速层的起因,作者重点做了模拟中地壳条件下水-岩相互作用实验,同时,分析了水在近临界区至超临界区的突变性质.矿物(钠长石、透辉石、阳起石)与水,玄武岩与水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实验是使用流体通过叠层反应器的开放体系在25℃~400℃和22MPa下完成的.与水反应的矿物或岩石里的各个元素溶解到溶液里的释放速率一般不一样.硅酸盐矿物的硅的最大释放速率是在300℃.其它元素,如Na、K、Mg、Ca、Fe、Al等释放速率在<300℃时都高于硅的释放速率,在>300℃时硅的释放速率要高于其它元素的释放速率.在水中的硅的大释放速率会导致硅酸盐矿物格架解体.作者假定地壳里普遍存在水占1%(体积).这时,地壳里会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中地壳的流体处于300℃~500℃.在由亚临界态进入超临界区的演化过程中,在跨越临界温度时水的性质发生剧烈变化.如密度、介电常数等热力学参数.这一变化会引起水/岩相互作用的反应动力学涨落,会导致中地壳岩层的硅的淋失,硅酸盐矿物解体,岩石崩塌.同时,在临界区水的性质强烈变化还有水的电导率、迁移性质、等,这会影响中地壳一些物理性质,如中地壳高导层和低速层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梳理近五年甘肃省及各市州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依据甘肃省水资源禀赋、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等现状因素,并充分衔接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确定全省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要求,作为水资源利用上线管控目标;根据水资源评价结果,初步划定水资源重点管控区,提出了相应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