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1.
刘树峰  苏轶  贾斌  李峰 《山东气象》2012,32(2):57-60
分析了山东省预报技能竞赛对网络环境的需求,提出了采用交换机和无线AP组建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局域网为山东省预报技能竞赛搭建网络环境的解决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基本组成、网络结构及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色化进程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纯光  任建兰  程钰  刘树峰 《地理科学》2018,38(10):1589-1596
运用综合指数法、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中国绿色化进程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2000~2015年中国绿色化水平从0.352提升至0.859,其中绿色增长、绿色福利和绿色治理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绿色财富指数呈逐渐下降的态势; 中国绿色化空间分异特征从“小差距低水平”向“大差距高水平”转变,呈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凹”字形空间格局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创新投入、市场体制、全球化水平与绿色化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产业结构(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与绿色化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勉略宁地区锰矿成矿环境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勉略宁地区的锰矿可分火山喷发一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两种类型,具有多个赋矿层位;通过对该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了该地区两种类型锰矿的成矿特点,为该区锰矿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凝结阶段和市场转化阶段,运用网络DEA-SBM模型、核密度分析、自然断裂点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8~2015年中国省际创新总效率及两阶段效率演化动态及其成因,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创新总效率、知识凝结效率和市场转化效率整体处在低位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近年来增速放缓; 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区际差异,创新知识凝结、市场转化、总过程的效率值分别呈现低值集聚、离散发展和多峰分异格局,在空间上自东向西大体呈阶梯式递减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科研队伍水平、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与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持续增加对创新效率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市场化发育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现阶段亟需解决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足,高校、研究机构科研评价体系不健全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和区际间知识生产能力与市场吸纳能力不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球留学生留学网络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全球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借鉴网络科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对2001—2015年全球留学网络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① 时序演化特征上,全球留学网络关系流从4921个增加到9137个,平均加权度从8004迅速增加到20834,表明全球留学网络不仅学生数量在增加,且留学路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② 拓扑结构上,从以美国为单一核心,演变成以美国、中国为双核心的拓扑结构,亚洲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留学网络的主体,欧洲国家的中心性逐渐萎缩。③ 空间结构上,全球留学网络具有明显的等级层次性,美国是全球性主导型节点,德国、捷克是区域性主导型节点,次级主导型节点从25个增加到32个,全球留学网络“东向西、南到北”的地理空间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新的区域性中心,区域化成为全球留学网络一个重要趋势。④ 回归分析发现,留学目的地国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在校生数量、人均GDP、留学目的地国与留学生来源国间的历史联系及全球化水平与留学生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地理距离、语言临近性与留学生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语言差异的阻抗作用在迅速减弱,地理距离仍然是阻碍学生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前山东省气象部门已有多部移动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在防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移动气象台通信(通过通信卫星连接互联网和气象局内部网)费用高,且需提前向运营商申请增加宽带以满足视频会商需求,因此提出了利用3G通信技术,建立VPDN网络访问气象局内部网络,来实现移动气象台和济南市气象台视频会商的方案。该方案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移动气象台的通信费用,提高了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气象局2008年1月份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首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为了组织好此次竞赛活动,使得出题、考试到评分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减少考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开发研制了气象预报业务技能竞赛考试系统,实现了用户权限控制、考生信息录入、考务人员出题、考生登陆、在线考试、自动评分、考生成绩自动排序等功能。简要介绍了考试系统的概况、功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2004年济南市火灾资料,分析了火灾的时间分布特征,探究城市火灾的多发季节和时段,并与济南市同期降水、相对湿度和大风日数等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火灾与气象环境的关系。表明,大风、少雨、空气干燥是火灾发生、火势蔓延的重要气象环境条件,冬、春季节空气干燥、多大风,易引发城市火灾,下午是一天中火灾的多发时段;通过对气象环境的预测,可以预测火灾发生的程度.从而对城市火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19.
苏轶  张宁  刘树峰  宋涛 《山东气象》2014,34(3):62-65
分析了济南市气象局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应用现状,提出了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同时入两个数据库,不同用户分别访问主、副数据库,负载均衡的区域自动站双数据库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网络结构及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