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实时震情分析与快速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一兵  王想  王亚茹  杨锐  刘新 《地震学报》2017,39(2):300-305
<正>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的40年间,我国地震系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震情会商制度(韩渭宾,2004).显著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形势的分析和震后趋势判定始终是震情会商工作的重点(贾婧等,2008).大震应急的紧迫性对震情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借助震情分析会商软件的支持可显著地提高震情分析的效率.但是,传统的会商软件平台仍在使用单机模式,该模式的弊端为:1用户  相似文献   
142.
为了解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基于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并对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湖区,是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1.18~5.15倍,其中南淝河Cu、Zn、Pb、As和Hg含量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3.53、16.98、3.98、5.84和23.11倍,西半湖Cu、Zn、Pb、Cd和Hg平均含量要高于东半湖,是全湖平均的1.04~1.45倍.地积累指数法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Hg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在所调查的表层沉积物中Cd和Hg数值分别为43.17~3870.94和29.96~924.57,已处于较大风险数值.此外,源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Hg和As相关性显著,具有相似的来源,可能来自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43.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s a key issue in research on paleoceanography. The recently related studi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Quaternary. The skeletons of a typical species of benthonic foraminifer(Amphistegina radiata) in the top 0–375.30 m interval of Well "Xike-1" reef core, Shidao Island, the Xisha Islands, are uniformly selected. The ratios of magnesium to calcium concentrations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analyzed by an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EMPA) with the purpose of estimating the paleo-SSTs since the Pliocene and further investigating the periodic change law of paleoclima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Meanwhile, the geologic significance of paleoclimatic events in the SCS is discussed with global perspectiv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leo-SSTs reconstructed by the ratios of magnesium to calci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SCS show a general periodic trend of "high–low–high–low" in values changes since the Pliocene. By comparison,the fluctuations of reconstructed paleo-SSTs are much stronger in the Quaternary. Moreover, the variations of the ratios of magnesium to calci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A. radiata skeletons have recorded a series of major paleoclimatic events since the Pliocene, of which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 events and the Arctic ice cap forming events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 are more significant. Thus, using the changes of the ratios of magnesium to calci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A. radiata skeletons from Well "Xike-1" reef core to reflect the relative changes of paleo-SSTs is a relatively feasible and reliable way in the SCS, which is also proved by the correlation of drilling cores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44.
文章阐述了桂东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基于ARCGIS自主开发的DB辅助内业核查的工具包,并进行数据试验分析.DB工具通过抽取外业举证成果,将三调地类图斑数据字段BSM与外业举证矢量字段TBYBH建立映射关系,可快速查看举证照片,核实图斑边界、地类、标注信息,也能核实举证图斑的真实性,辅助内业清绘、修改国土调查数据库.D...  相似文献   
145.
我国油气开发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油气开发中主要关心的油气藏、井场设备及套管的监测技术和运用效果,油气藏监测主要是剩余油和油藏储藏物性的监测,套损直接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井场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输油(注水)管道泄漏造成资源的浪费、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事故.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油气藏工程等检测和监测技术认识油气藏流体分布、性质、运动状态,评价套管、管线及井场设备的健康状况,为油田优化开发方案的制定、管理及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基尼系数"的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尼系数是经济学中对贫富差距量化评价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基尼系数的引入实现了对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降水变化做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估,为城市降水与水资源预测、城市雨水收集、以及水资源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对昆明市1972~2001年30a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评价表明:30a平均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基尼系数为0.47457,其中1972~1981年平均为0.46672,1982~1991年平均为0.49068,1992~2001年平均为0.46631。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度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年际变幅增大,其中最小为1998年(0.3342),正是旱涝灾害严重的年份,说明我国季风区的城市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147.
利用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ic Method, GGM)反演海底地形时,海水与海底洋壳的密度差异常数是影响反演精度的一项关键参数.由于海底地形复杂程度的影响,不同区域密度差异常数存在差异.针对于此,本文以南海局部海域(113°E—119°E, 12°N—19°N)为实验区,依据区域内坡度及地形分布,将研究区域划分为6个子区域,分别求取每个子区域的最佳密度差异常数,以改善海底地形反演的精度.基于HY-2A测高数据获得的重力异常数据,反演了研究区域格网间隔1′×1′的SGGM海底地形模型.结果表明,将SGGM模型与检核点实测水深进行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101.46 m,相对精度为2.82%,优于GEBCO_2021模型、V19.1模型对比实测水深差值的标准差(131.50 m、129.81 m)与相对精度(3.64%、3.59%).结合各子区域不同的坡度及船测点分布,统计各子区域相对精度为2%~4%,并分析得出反演较差结果集中分布在地形突变区域,而坡度平缓区域的标准差可达到42.20 m.此外,同未进行区域划分而采用一个密度差异常数反演的结果相比,反演精度提高了9.68...  相似文献   
148.
如果地球是由金属核和硅酸盐壳组成的,那么地球深处不同深度的矿相则是地学家及行星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早在30年代,Goklschmidt就建立了地球和陨石之间的成分连系,并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1970年左右,Binne、Simth和Main等人在发生了强烈冲击变质的球粒陨石Tenhaln和ara中先后发现了橄榄石和辉石的高压变体,并分别给这些矿物命名为ringwedte(尖晶橄榄石,Y一尖晶石结构)和MOOrite(镁铁石榴石,石榴石结构)。不久以后,橄榄石的另一种变尖晶石结构(卜尖晶石)也在terllrl;llll球粒陨石中被发现,并命名为W…  相似文献   
149.
专家们对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的认识既有共同点又有分歧。共同点是太古宙为形成刚性小陆块的时期 ,其成因可能与地幔柱的垂直增生有关 ,如TTG质岩类的大量增生与侵位。小陆块的构造拼合形成华北克拉通的主体。分歧焦点是陆块拼合的时代 :第一种认为小陆块的拼合发生在新太古代 ,即华北陆台在新太古代就已克拉通化 ,到古元古代时在伸展构造体制作用下 ,形成了一系列的裂谷或拗拉谷。第二种认为拼合发生在古元古代 ,即华北陆台是吕梁运动才克拉通化的。形成裂谷或拗拉谷的时期在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50.
稠密重建是多视立体视觉三维重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密集匹配以及深度融合两步。目前深度融合生成的密集点云仍然存在密度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方体素约束的深度图融合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根据影像的地面分辨率自适应地确定体素网格尺寸;其次利用场景的几何特征约束计算融合点坐标;然后基于物方体素约束筛选融合点;最后利用无人机采集的滕州市某镇驻地倾斜影像数据以及ETH3D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密集点云密度并保证点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