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1.
刘新华 《四川测绘》2001,24(1):10-12
介绍了新一代图像处理系统ER Mapper及其应用,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水土流失的地形因子,针对ER Mapper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地形因子的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13.
纹理特征在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提出了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多光谱影像纹理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利用k-mean聚类算法对多光谱影像进行分类,比较了各种不同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新华  沈照理 《沉积学报》1997,15(2):236-240
油类污染地下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本文利用山东省淄博市某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油类污染事故的资料,通过地下水环境对照值的统计,首次研究了地下水油类污染与其他组分的关系,以及油类污染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地球化学的变化。提出地下水环境对照值可以作为地下水是否受到油类污染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区中地下水油类重污染区的Cl-COD、硬度和矿化度升高幅度较大,而轻微污染区则升高幅度较小;对于3则在油类重污染区含量非常低,而轻微污染区则升高。研究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是由于油类污染过程中离子交换作用和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含油污水在微裂隙发育粘性土层中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相流理论的残余饱和度观点,计算了我国某乙烯厂土层达到油类残余饱和度的油类浓度,评价了该厂渗漏点土层非溶相油类的稳定状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地下水水源地石油化工型油类污染及其治理方案研究刘新华(博士生)沈照理,,钟佐燊,刘兆昌(导师)以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淄博市地下水水源地油类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为依托,开展了以研究石油化工型油类污染过程和包气带微裂隙发育的亚粘土、红粘土叠置的土...  相似文献   
17.
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对煤岩体系中的弹性潜能、瓦斯内能、采场附加应力积聚的能量分别进行了定性的划分,并结合弹性潜能、瓦斯内能,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量级程度也尝试性地首次做出分类,并提高了原来的下限指标。对典型突出模式进行了简要地分析,为今后开展防治利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图编辑既要承担责任编辑工作,又要承担地图设计任务。运用丰富的实例,详细论述了地图编辑作为地图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防城那勤滑坡体勘察中,利用多道瞬态瑞利面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准确地确定滑坡体的几何形态、滑坡体滑动的规模以及岩体的风化深度,为滑坡体的治理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表明该方法在滑坡体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详细研究了北京地区与窑坡组有关的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和分布特征以及对窑坡煤系的影响。认为窑坡组形成前的火山喷发,为煤系的形成提供了基底,并引起抢峰坡和葫芦棚等地隆起;窑坡组形成过程中的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物质使湖泊淤浅,在淤浅处发育泥炭沼泽而成煤;窑坡组形成后的岩浆侵入使窑坡煤系受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