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9篇 |
免费 | 1772篇 |
国内免费 | 9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1篇 |
大气科学 | 800篇 |
地球物理 | 988篇 |
地质学 | 2975篇 |
海洋学 | 910篇 |
天文学 | 55篇 |
综合类 | 516篇 |
自然地理 | 7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8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253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265篇 |
2019年 | 306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49篇 |
2014年 | 353篇 |
2013年 | 286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290篇 |
2010年 | 306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258篇 |
2004年 | 215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80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39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8篇 |
1964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11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裂谷构造,特别是裂陷槽对铀矿床的控制作用,近年来已经引起一些地质工作者的重视。苏联和美国的J.H.Tatsch等人都先后在有关的文章或著作中叙述过产在裂陷槽里的铀矿床。现在看来,约占全世界铀矿工业储量80%的层控型(砾岩、砂岩、不整合脉型和沉积角砾岩型)铀矿床,可能其中大部分与裂陷槽这一独特的大地构造单元有着时间与空间上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国内、外有关地质 相似文献
43.
长期天气预报中有关预报因子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行之有效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都是数理统计方法。本文以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长期预报为例,对有关预报因子的几个问题作了探索。挑选有实际天气学意义、各自独立、单相关系数较高的物理因子作预报因子,更有利于提高预报准确率,预报因子的时间尺度以月、季平均值最为适宜,而以三个旬滑动平均值的效果最佳,建立各种预报量的初选、精选因子库,更适用于计算机技术制作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44.
Study on electric variations of media in epicentral area by geomagnetic transfer fun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udyonelectricvariationsofmediainepicentralareabygeomagneticransferfunctionsXiao-PingZENG;(曾小苹)Yun-FangLINI;(林云芳)Zhong-JieZH... 相似文献
45.
60 a来塔里木河流域耕地面积净增100×104 hm2,在流域内部形成众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通过选取水资源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生态环境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和GWR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35 a间土地开发与生态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响应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土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980-2015年克孜勒苏州和喀什地区生态等级正向转移比例较大,有84.86%的比例由较低等级(I)正向转移为低等级(Ⅱ);和田地区的克里雅河流域,阿克苏北部区域以及塔里木河末端且末县等级退化严重,负向转移比例23.46%。和田、阿克苏、喀什地区每增加1.0×104 hm2未利用地开垦规模,综合生态环境分值下降0.60到0.35,而克孜勒苏州则上升1.3~2.1;上游喀什与中游阿克苏两地区每1.0×104 hm2生态退耕,每年将分别化解32.06×104 t和15.60×104 t化肥污染压力。阿克苏地区与巴音郭楞州土地开发生态风险达到环境资源承载力指数的75%以上,预警程度超过Ⅱ级,而克孜勒苏州土地开发处于生态安全范围。每1.0×104 hm2未利用土地开发,全流域风险指数增长均值为0.003 4,下游巴音郭楞州在增加15×104~20×104 hm2耕地后,生态风险将逼近并超过环境预警界限,上游克孜勒苏州将在15 a之后进入中度警告阶段。 相似文献
46.
47.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流域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系统、生态系统和山地灾害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流域水文分析,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三大水资源区细分为9个分区。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79—2018年降水数据,综合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及9个分区的年、干湿季、月降水量以及日、小时尺度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和典型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 1979—2018年间,在流域尺度上,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最大,为2.5 mm·a-1;年、干湿季降水量以及典型小时尺度极端降水(Rx3hour、Rx12hour)均在95%信度水平下显著上升。在水资源分区尺度上,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呈现更明显的非一致性,所有分区除小时尺度极端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时间尺度降水的趋势变化方向各异。②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且降水空间分异性会随着降水指标时间尺度的缩短而增强。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现出自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流域东南部(分区Ⅲ-2)始终是高值中心,流域中西部(分区Ⅰ-2、Ⅱ-1)存在区域性高值中心。③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极涡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当地降水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可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循环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山洪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8.
自从在南京龙潭乌桐系顶部泥质页岩中发现了胴甲鱼化石后,乌桐系的地质时代问题引起了古生物学家很大注意,并展开了讨论。去年6月笔者有机会到该地区进行一次采集,在同一層位中不但采到一些植物化石(有的保存很好),而且幸运地获得一塊较完好的胴甲鱼标本。 相似文献
49.
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与交通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测试,从主干道与非主干道磁化率的对比、十字路口与非十字路口磁化率的比较以及磁化率与路网密度相关分析三个方面,定量研究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及其与交通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灰尘样品磁化率(χlf)变幅为127.57×10-8~853.91×10-8 m3 · kg-1,平均值为322.55×10-8 m3 · kg-1,高于本地土壤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变幅为0.67%~3.99%,平均值为1.61%;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主干道灰尘的磁化率大于非主干道,十字路口灰尘磁化率大于非十字路口;灰尘磁化率和路网密度呈正相关,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可以指示交通污染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0.
龙马溪组页岩是现阶段国内勘探的主要层位之一。川南扬子地区下古生界的龙马溪组气层存在低电阻率特征,仅从测井响应上很难与水层区别。为此,在现有常规测井、钻井取心、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铸体薄片、QEMSCAN和X全岩衍射等岩心分析实验,对该地区低阻气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川南扬子地区下古生界的龙马溪组低阻气层的主控因素有3个: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过成熟有机质完全石墨化和有机质纹层分布形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低阻气层的成因为发育的有机质纹层和有机质部分石墨化,即页岩气储层表现为低阻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相互影响造成的,在分析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分析相应地质、测井和岩心资料,并且需要利用上下层段对比和邻井对比等方法判断储层低阻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