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利用“9210”实时资料,欧洲ECMWF和T213格点资料、物理量分析场,分析了2005—08—17三门峡市暴雨过程中500hPa、700hPa、地面天气形势及流场、水汽通量、总温度平流、散度,结果表明:副高东退,随着短波槽的东移加深,850hPa和700hPa槽前形成了≥6m/s的偏南气流,打开了水汽通道,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中高层低槽后部冷空气的斜压作用以及地面西路冷锋的触发抬升,加之散度场上低层强烈辐合、中层上升、高层辐散的耦合机制,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72.
The 226 Ra and 228 Ra activities of Qinghai Lake surface water,groundwater,river water,suspended particles,and bottom sediments were measured in a gamma-ray spectrometer.The sources of 226 Ra and 228 Ra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226 Ra and 228 Ra activities(dpm/(100 L)) ranged from 14.13±0.22 to 19.22±0.42 and 17.72±0.66 to 30.96±1.47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North Bay,respectively,and from 7.88±0.24 to 33.80±0.47 and 15.73±0.74 to 57.31±1.44,respectively,in the South Bay.The surface water near the estuary had a lower salinity and had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radium isotopes tha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urther away.The farther offshore the sample,the higher the salinity was,and the lower the radium isotope activity.The distribution of radium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Qinghai Lake is controlled by several factors,including Buha River runoff,desorption from suspended particles derived from the river,groundwater discharge,and a small amount of diffusion from the sediment.  相似文献   
73.
<正>尕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6°57'10.94"N-37°3'18.60"N、100°31'21.78"E-100°36'55.47"E,位于青海湖东北岸,海拔3196.6m,湖水面积约47.5km2,长轴走向西北,轴长约12km,短轴最宽处约6km,从湖岸向湖中心400 m左右就到湖底,湖水深8-9m,是青海湖的三个子湖之一。周围没有  相似文献   
74.
BP算法是前向神经网络模型的最有效的算法之一,但收敛速度缓慢却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一个典型的识别训练集进行多种学习试验,研究了BP模型的学习收敛特征,并提出了对BP算法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5.
面雨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冶林茂  符长锋 《气象》2000,26(1):9-13
面雨量的和预报,适合防汛、抗洪需要,并可能成为我国气象和水文两大学科相结合的纽带。提出了计算面雨量的三角形法,不仅有其明显优点,且易于实现业务自动化;进一步探讨了面雨量在预报和服务中的应用以及面雨级的划分和预报。  相似文献   
76.
报道了2009年5月在粤东-闽南上升流区发现软水母亚纲(Leptomedusae Haeckel,1866)一新种,大腺触丝水母(Lovenella macrogonaLin,XuetHuang,sp.nov.)和我国海域一新记录,脆弱似杯水母[Phi-alella fragilis(Uchida,1938)].大腺触丝水母,新种的鉴别特征如下:伞半球形,外伞上有分散刺细胞,4个大的生殖腺,卵圆形,在辐管中部;4条主辐触手,触手球背部有块状黑色素,具有6~8对侧丝;4个大的间辐位缘疣,球形,具排泄乳突,背部有黑色素分布;24个平衡囊,每个平衡囊具1个平衡石.  相似文献   
77.
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支撑。随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从水量、水质、用水效率3方面的水资源管理开始向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转变。水资源要素具有时空变异大、通量变化快等特点,单独依靠地面监测手段难以开展大范围动态高效监测。目前中国水资源监测体系的建设,总体上以地面监测为主,还不具备水资源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监测能力。随着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和陆面同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建立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陆面同化系统三位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探讨不同监测方式、多要素的协同监测机理、水资源监测要素的组织机制,对提升中国水资源监控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介绍冶尕西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肿瘤后抑郁的经验。冶师认为本病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其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配合手法量学、耳穴压豆治疗,以醒脑开窍、疏肝解郁、养心调神,突出了鲜明的针灸特色,取得了显著疗效。另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闽江口及其近岸水域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6年4月、7月和10月闽江口及其近岸水域7个调查点位的盐度、悬浮物、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氮营养盐和重金属等15项监测指标数据,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该水域的水质,明确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结果表明:15项监测指标转换提取为4个主成分,解释82.153%的方差。从时间分布来看,闽江口及其近岸水域在4月份水质较差、10月份次之、7月份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近河口水质较差而远离河口水质较好。影响该水域污染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是pH、COD、氮营养盐和Cd。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闽江口及其近岸水域水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福建省海洋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0.
传统地下水动态类型的判别方法存在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易产生多解性等问题。为提高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判断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定性分析与实测数据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判别方法。根据研究区的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地下水各补给项及排泄项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对动态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及逻辑判断,辨识出对地下水位动态贡献最大的补给项和排泄项,并依此确定地下水动态的成因类型。基于该方法,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流域2011年及2015年相同的57个地下水观测点为例,结合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河水位、降水量、观测井距河流的距离、包气带岩性等资料,将研究区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共划分为水文型、降水入渗型、降水入渗-蒸发型、降水入渗-径流型、降水入渗-开采型和人工开采型6种类型;对比2011年及2015年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的变化,降水入渗型、降水入渗-径流型等天然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占比减少,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占比增加,表明人工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日益增强。相比根据地下水动态曲线特征确定动态成因类型的传统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提出的综合判别方法能够在充分考虑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