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新疆准噶尔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新疆准噶尔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划分出4个成矿带,即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初琼河坝地区斑岩铜钼矿带、中泥盆世卡拉先格斑岩铜矿带、早石炭世希勒库都克-索尔库都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带和晚石炭世包古图斑岩铜矿带。准噶尔成岩成矿时代分为4期,即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初(427~411 Ma)、中泥盆世(378~374 Ma)、石炭纪(332~296 Ma)、二叠纪—三叠纪叠加成矿期(269~266 Ma;230~200 Ma)。斑岩铜矿成矿温度从高温延续到低温(530~120℃),但主要成矿区间在中温阶段(300~180℃);流体盐度w(NaCleq)变化于0.5%~21.75%之间和28.9%~66.76%之间。包古图和云英山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哈腊苏和玉勒肯哈腊苏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集中于零值附近,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或与地幔有关的岩浆。斑岩铜矿的形成主要与中性、中酸性和酸性斑岩侵入活动有关,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有大陆岛弧、大洋岛弧和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02.
托斯巴斯陶闪长岩体位于东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区内.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ω(Na2O+K2O)=6.68%~9.57%,高钾,大多数样品K2O/Na2O=1.12~1.31,富集Ba,Sr,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和Ti,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09),显示准铝质钾玄质碱性系列岩石特征.母岩浆来源于受钾质流体交代的幔源基性岩浆与花岗质岩浆混合物,演化过程中经角闪石与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其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并对老山口铁铜金矿的形成具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3.
新疆阿尔泰乌吐布拉克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乌吐布拉克中型铁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成矿带东段麦兹盆地,矿体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矽卡岩矿物.矿区多数围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及中等程度的Ce负异常;斜长角闪岩、含磁铁矿石榴子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岩...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铁矿成因机制探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超  刘锋  杨富全 《岩矿测试》2013,32(1):157-165
目前针对阿尔泰南缘一带的小型富铁矿床研究明显不足。本文研究了库额尔齐斯富铁矿的成矿时代及成矿机制,为区域铁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基础资料。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该矿床地质特征具有火山沉积成因,但主要与花岗斑岩侵入的热液活动有关,二长花岗岩对铁矿有破坏作用。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矿区两个花岗岩体的年龄,利用同位素质谱计测定了矿床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花岗斑岩锆石18个测点在谐和线上成群分布,206Pb/238U年龄值集中在273~282.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78.7±0.94) Ma(MSDW=1.6);二长花岗岩12个测点集中成群分布,206Pb/238U年龄值集中在271.8~276.8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74.1±1.1) Ma(MSDW=0.47)。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于-7.2‰~0.7‰,多为负值,但大多数集中在0值附近,表明深源岩浆在向上运移过程中可能与围岩或早期沉积铁矿发生了明显的硫同位素交换,暗示铁的富集成矿主要发生在花岗斑岩侵入的热液期。综合区域研究认为,矿区花岗岩均属于阿尔泰南缘广泛发育的早二叠世时期岩浆事件,形成于板内伸展拉张环境。该期岩浆活动也伴随了铁等广泛的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钼)矿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中,少量在北塔山组火山岩及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中。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成矿过程经历了斑岩期、剪切变形期和表生期。矿区发育韧性剪切变形带,中泥盆统北塔山组、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岩体及矿体均发生了剪切变形作用。沿剪切面发育黑云母和白云母新生矿物。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83.8±1.5Ma和285.4±3.1Ma,黑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7.0±2.0Ma和277.0±4.0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限定矿区韧性剪切变形时间在早二叠世(284~277Ma),与区域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活动时间一致。主要成矿作用形成于斑岩期,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374Ma),早二叠世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只对铜(钼)矿化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06.
1950-2008年黄河入海水沙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hydrological data observed at Lijin gauging station from 1950 to 2008,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sea were analyzed by the wavelet analysi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estuary were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 periods based on the measured coastline and bathymetry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were three significant periodicities, i.e. annual (0.5-1.0-year), internnual (3.0-6.5-year) and decadal (10.1-14.2-year), in the variations of w...  相似文献   
107.
近60 年黄河入海水沙多尺度变化及其对河口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锋  陈沈良  彭俊  陈广泉 《地理学报》2011,66(3):313-323
基于1950-2008 年利津站月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时间序列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入海水沙多尺度变化,并结合不同年份的黄河口岸线和口门地形资料分析了水沙变化对河口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水沙具有3 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显著周期变化,其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不同尺度下的入海水沙丰枯变化不同;受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入海水沙长期呈减少趋势,并具有阶段变化的特征;入海水沙变化深刻影响着河口演变,不同时期行水河口的岸线延伸速率与河口来沙量有关,亿t 泥沙岸线延伸量与来沙系数显著相关,自1976 年清水沟流路入海以来,河口水下三角洲表现为淤积,淤积程度与入海水沙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以岷江支流白沙河和涪江支流湔江为例,探讨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龙门山地区河流形态的变化及其可能的长期构造地貌效应。研究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穿越河流形成裂点(跌水),地震触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致使河流形态及河流水动力条件随之发生变化。河流同震裂点在震后迅速消失,部分河段出现“裁弯取直”的趋势,这可能与河流中激增的沉积通量有关。随着周期性大地震的复发,河流的沉积-侵蚀过程会不断改变,伴随着震间活动断裂持续的构造变形,龙门山河流形态可能会发生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109.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矿体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外接触带中。室内显微镜下鉴定二长花岗岩发育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种岩相。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贫钠富钾、准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Rb、Th、K、Ce、Nd、Tb富集,Ba、Nb、Sr、Ti强烈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具有稀土总量中等及中等负铕异常的特点。这些特征表明该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S型。岩石的ISr(t)值为0.703 039~0.705 729,εNd(t)值相对较低,多数为近于0的负值,T2DM两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1.145~1.194 Ga。岩石可能由中元古界富含黑云母的变质砂岩或正变质岩和少量幔源物质在较低压力条件下熔融形成,源区有斜长石的残留。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花岗岩具有良好的含矿性,其矿床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为进一步研究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演化特征,在塔里木盆地西部英吉沙背斜上新世地层中采集了11个采点共111块古地磁样品.对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测定,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获得了采样剖面的上新世古地磁极.特征剩磁方向为:Dg=342.4°,Ig=59.2°,κg=32.3,α95=8.6°;Ds=352.4°,Is=49.9°,κs=59.1,α95=6.3°,相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79.7°N,295.9°E,dp=5.6°,dm=8.4°,α95=6.9°.这一高温分量通过了倒转检验,代表了研究区上新世时期的原生特征剩磁.通过对英吉沙背斜周缘断裂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结合其地貌特征、GPS数据,认为英吉沙背斜在开始形成至今经历了明显的逆时针构造旋转,该旋转同晚新生代以来帕米尔东北缘喀什凹陷发生刚性构造旋转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