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朱学稳 《中国岩溶》2006,25(Z1):93-98
武隆县后坪乡的天坑,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侵蚀性成因类型的天坑群,2001年3月25日由笔者在现场考察时发现,经2005年10月20日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实地考察确认,2006年初已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由我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申报.本文拟对后坪天坑群的科学发现、形成条件、科学价值与旅游价值及其资源保护问题作一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2.
为评估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作为海水鱼类仔稚鱼的饵料价值和投喂效果,比较分析了其与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nauplii)的脂肪酸组成及2种生物饵料对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稚鱼存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短角异剑水蚤DHA、EPA和ARA含量分别达21.185%、11.088%和3.250%,海水仔稚鱼必需脂肪酸(EFA)总含量高达37.417%,均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短角异剑水蚤的克氏双锯鱼稚鱼(5~20 d)成活率(80.71%±8.23%)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76.30%±7.00%)差异不显著;稚鱼体长(7.75 mm±1.18 mm)、体重(0.0163 g±0.0080 g)和体长特定生长率(3.46%±0.75%)均显著高于卤虫无节幼体投喂组;稚鱼体内DHA(21.843%)、EPA(6.914%)和ARA(2.725%)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后者。研究表明,短角异剑水蚤适于作为海水鱼类仔稚鱼的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对地基干涉雷达监测数据的可视化程度偏低,可视化效果涵盖信息不够丰富的现状,该文以地基干涉雷达系统的露天矿区边坡地面灾害监测为例,实现了多样化的可视化效果。该方法利用遥感影像和人工测量高程数据,丰富了可视化中的地表覆盖信息和地形起伏情况等重要信息,具有结果数据和过程数据的多样化、可视化方式。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单一的地基干涉雷达系统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充分发挥了其形变预警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84.
西藏高原喀斯特的性质及“ 残余峰林” 质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4,13(3):220-228
西藏高原面上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各种有关地貌现象, 其中之绝大部分, 是在第四纪冰缘气候条件下由物理风化作用( 机械剥蚀) 形成的。可以鉴别出属于喀斯特形态的只有一小部分洞穴、溶蚀裂隙、泉钙华、洞内一些痕迹状次生碳酸钙沉积、灰岩表面的现代溶痕和流痕,以及一些喀斯特泉等. 西藏地区从不具备峰林喀斯特形成的必要地质条件.以“残余峰林” 的分析所得出的一些重大相关结论, 目前尚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作者建议更替离原灰岩地貌所使用的一些典型喀斯特术语, 并提出了具体方案. 同时建议命名西藏高原喀斯特为“ 高寒半喀斯特” 或“ 西藏高原式” 喀斯特类型   相似文献   
85.
岷山岩溶区的灰华沉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朱学稳  周绪伦 《中国岩溶》1990,9(3):250-264
本文讨论了四川西部岷山山脉地区灰华的泉水成因、成分与结构、沉积形态类型、沉积模式、沉积年代与沉积速率以及沉积机制等问题。它是“川西岷山岩溶的基本特征”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86.
古巴岩溶简况——兼论古巴的岩溶峰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0,9(2):176-179
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研究员最近从美国、加拿大、匈牙利、奥地利和古巴考察归来,本刊拟将他在该所所作考察报告中有关各国岩溶简况部分陆续刊出,计有古巴岩溶、美国岩溶、匈牙利岩溶、加拿大和奥地利岩溶,以及中国和欧美岩溶发育特征的初步比较等篇。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国外岩溶状况,及我国岩溶在世界上的地位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7.
峰林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和演化的新思考(1)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朱学稳 《中国岩溶》1991,10(1):51-62
从峰林喀斯特系统整体分析出发,本文较深入地讨论了我国峰林喀斯特的基本性质。对峰林喀斯特发育和演化的一系列有关问题提出了新解释、新意见和新认识。该文第一部分详细讨论了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两者常存在发育上的协同关系、分布上的依存和配套关系。据最新统计,我国峰林喀斯特分市在北纬32度以南,东径100度以东广大地区,总面程约14万km~2。峰林平原和峰丛洼地两类地形的分布比例为1∶8.3。广西境内峰林喀斯特有5.8km~2,比例为1∶3.8,亦以峰丛洼地地形占优势。   相似文献   
88.
2003-2006年南宁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3-2006年南宁市区和郊区的1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的热岛强度(UHI)具有明显的日、月和季节变化。一般来说,南宁市UHI夜间>UHI白天;UHI干季(9月至翌年1月)>UHI雨季(2-8月);UHI秋季>UHI夏季。用不同的温度指标计算出的UHI略有不同:UHI最低气温为1.43℃、UHI平均气温为0.94℃、UHI最高气温为0.28℃。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南宁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气象因子,发现在风速小、相对湿度小的时候热岛效应强。  相似文献   
89.
通过单因子实验,研究了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在不同温度、光照、pH 值、饵料密度以及单性条件下对盐生杜氏藻的滤水率(F)和滤食率(G),及其对3种常见饵料微藻(盐生杜氏藻、球等边金藻和海水小球藻)摄食的选择性,旨在为该物种的人工高效可控培养提供实验和技术基础.结果表明,实验温度范围内(20,25和30℃),短角异剑水蚤对盐生杜氏藻的滤水率和滤食率差异不显著,其中25℃时 F和 G 较高,分别为(0.049±0.014)mL/(个?h)和(1.393±0.369)×104个/(个?h);滤水率和滤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光照强度为9800 lx 时 F 和 G 最高,分别为(0.053±0.012)mL/(个?h)和(1.295±0.303)×104个/(个?h); pH 值为9.0时,滤水率和滤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7.0、8.0、10.0);滤水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滤食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升高;滤水率和滤食率存在性别差异,雌性的 F 和 G 均比雄性约高16%.实验的3种微藻中,球等鞭金藻的选择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90.
重庆市南川金佛山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初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作者从分析金佛山洞穴发育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条件着手,详细论述了主要洞穴系统的空间形态和发育特征,并划分出洞穴的四个发展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控制大型水平洞穴系统形成发育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