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52.
2003年1~3月天气气候条件对越冬作物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有利有弊。2003年1月全省光温适宜,降水适中,对油菜、冬小麦、绿肥及柑桔等的生长较为有利。但1月上旬中期,赣中及赣北的部分县市下了大雪,赣南出现了雨或雨夹雪天气,积雪深度普遍为5~18cm,南丰、吉安分别达21cm和23cm,且7~8日赣中的日最低气温普遍下降到-4℃左右,对越冬作物产生了一定影响。受此影响,南丰2600hm2农作物受轻度冻害。但这次低温雨雪天气对病虫的越冬有抑制作用。2003年2月,我省热量条件充足,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下旬瑞昌、分宜、赣州等32个…  相似文献   
53.
2004年7~9月.我省未出现明显的连续性高温干旱天气及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天气条件对中稻、二晚、棉花、柑桔等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均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54.
55.
56.
黑体效应在棉花热量补偿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 揭示了黑体效应 (地膜内撒草木灰) 使棉花苗期日平均地温显著提高(较地膜覆盖), 其中0 cm 提高0.82~0.97℃, 10 cm 提高1.0~1.50℃, 20 cm 提高0.99~1.01℃;在棉花生长初期41 d 中,较地膜棉增加0 cm 地积温33.3℃.d,10 cm 地积温47.7 ℃. d,20cm 地积温40.9 ℃. d; 较地膜覆盖补偿气积温38.9℃. d, 使棉花生育期较地膜棉提早3~4 d。从而使棉花生育的优势部位与气候资源优势时段同步, 趋利避害, 促进了棉花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7.
2004年10~12月前期日照充足,有利二晚、棉花等秋收作物的收晒,使我省粮棉做到了丰产丰收。但期间出现的干旱、冰雹、大雾、低温雨雪等天气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2004年10月,全省平均雨量仅4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9.5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2位,仅次于1979年同期,有30个县市滴雨未下,出现了明显秋旱。月内温光条件比较适宜,有利二晚的收晒、棉花裂铃吐絮和采摘晾晒,但基本无雨的天气,对迟熟晚稻灌浆、壮籽及棉花的晚秋桃生长有不利影响,尤其是不利柑桔、脐橙果实膨大及油菜、绿肥等冬作物的播种出苗。至10月下旬,湖…  相似文献   
58.
59.
南十字矿区钨矿床的形成与新太古代的中酸性侵入岩、太古宙的绿岩带有密切关系;钨矿体主要受控于近EW向展布的脆—韧性构造带F_1,且具有多期性和多阶段性;钨矿赋存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与布拉瓦约(Bulawayo)群近EW向展布的层间滑脱带内,受F_1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与太古代花岗闪长岩界线为断层接触,矿体主要为含钨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型,其次为石英脉型;该矿床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含3个期次),即主成矿阶段(Ⅰ期)和弱成矿阶段(Ⅱ期、Ⅲ期)。钨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区内的花岗闪长岩岩体和太古代布拉瓦约群地层。围岩蚀变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与钨矿化关心密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