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61.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载体变得更加多样,应用环境更加复杂,如何做到涉密测绘成果的可追溯管理,如何协调做好保密与应用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实际生产中解决。本文结合笔者亲身工作经历,对信息化测绘形势下测绘成果保密工作进行了思考,尝试提出了一些关于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2.
北京汉代路县故城遗址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20年在IVT3003J4发掘中,在井底的木水桶里清理出1件褐家鼠头骨标本,其颅全长47.88 mm,颅基长47.50 mm;齿冠使用磨蚀痕迹严重。通过测量数据和磨耗使用痕观测,该个体是我国考古中发现的年龄最大、体型最大的个体。其上颌颊齿还明显存在左、右使用不均衡情况。在我国动物考古中,该褐家鼠遗骸是从水井考古中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例,同时也是我国城市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褐家鼠遗骸。该发现对研究自然界褐家鼠生态演化、我国古代城市何时出现褐家鼠与人类伴生等有重要意义。在运用“考古学情境分析”方法研究后,显示该褐家鼠遗存应是东汉初年彭宠之乱路城对峙战中,彭宠部属可能用褐家鼠尸体荼毒井水时所遗留。路城对峙战后,中国走向了国盛民富的“光武中兴”时代,该褐家鼠遗骸为此次特殊历史战争提供了重要见证。路县故城遗址褐家鼠遗存研究,通过动物考古和“情境分析”的结合,再现和解析了中国光武中兴之前路城对峙战的重大历史转折,是考古工作活化和再现历史场景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363.
Cu和Sn在中酸性岩浆作用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明显不同,少见2种类型矿床与同一岩浆作用共生。滇东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矿床和燕山期岩浆岩联系紧密, Sn-Cu共生,都达超大规模,国内外罕见。目前对个旧矿田Sn-Cu共生控制因素探讨不多。本研究通过矿区二长岩、似斑状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包体和等粒状花岗岩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探讨区内岩浆氧逸度及挥发相组成特征,分析其与区内形成Sn-Cu组合矿床的关系。二长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中的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等粒状花岗岩中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似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岩浆氧逸度较高,位于HM缓冲线附近,具较高Cl/F值;等粒状花岗岩浆氧逸度低,分布在NNO缓冲线附近,具较低Cl/F值,表明个旧矿田既发育高氧化及高Cl/F值岩浆,也发育还原及低Cl/F值岩浆。高氧化、高Cl/F值岩浆演化及出溶流体有利于形成Cu矿床,而还原、富F岩浆岩的形成与演化则更有利于形成Sn矿床。因此,个旧矿田Sn-Cu共生可能与区内发育2套性质不同的岩浆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364.
针对黑龙江省测绘成果资料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地域范围广、跨业务部门多等特点,以"天地图·黑龙江"的基础地图数据为支撑,利用Web 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发布测绘成果目录服务,构建基于B/S三层架构的黑龙省测绘成果查询系统,为用户提供黑龙江省测绘档案馆中测绘资料的数据浏览查询,解决数据分发和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365.
分析了黑龙江省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与应用存在的问题,根据GIS云平台的特点和运维管理优势,阐述了黑龙江省、市、县三级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及三级框架结构,介绍了云平台的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366.
巴兰三角洲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主动大陆边缘的巴兰三角洲地区,在构造格局上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其北部发育挤压应力作用下的NE—SW向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中部发育拉张应力作用下的NE向生长断层及其控制下的滚动背斜,南部为压扭作用下早期生长断层发生反转而形成的反转构造。针对北部挤压应力区收缩量大于中部拉张应力区伸展量这一现象无法用理想的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体模型来解释的情况,现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区应力特征及构造恢复结果的分析认为,巽他古陆、菲律宾板块、印澳板块及欧亚板块推挤作用产生的区域压应力的远距离效应与三角洲发育过程中重力驱动的综合作用,是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7.
黔南紫云地区发育了全球罕见的晚石炭世后生动物格架礁.主要的造礁生物--Formitchevella,Ivanovia cf.manchurica、叶状藻和"未名造礁生物"与附礁生物一起各自构成了不同的造礁生物群落,群落内部的生物存在着空间竞争和共栖,而群落之间还有替代的关系.种内竞争使Formitchevella个体不...  相似文献   
368.
利用西南地区5省市126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同期的环流特征.结果显示:(1)2009年秋季,来自孟加拉湾地区、南海地区暖湿水汽与来自内蒙古水汽均减弱;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水汽净获得减少或者由水汽净获得转换为水汽净失去...  相似文献   
369.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1):46-4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研究员王德孚先生的专著“中国首次发现的褐钇铌矿花岗岩及西南地区前侏罗纪古构造控矿”2002年11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在科技周刊头版位置刊载张以诚教授的“一部本当四十年前面世的著作”一文,简要介绍了本书的一些背景。  相似文献   
370.
贵州紫云县猴场镇扁平村的上石炭统叶状藻礁及其周边灰岩中广泛发育大量的各类胶结物。通过对胶结物的形态、结构和阴极发光特征以及胶结物间的接触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成岩作用的先后并识别成岩环境。浅海海底同生成岩阶段大的孔隙中形成等厚环边针状胶结物、葡萄状胶结物,小的孔隙里形成微晶胶结物。早成岩阶段形成微亮晶和斑块状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和放射纤维扇状胶结物,表生成岩阶段的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胶结物类型有斑块状或等粒的方解石胶结物和等厚环壁柱状胶结物,等厚环壁柱状胶结物在所有胶结物中体积是较大的。早期胶结作用使叶状藻礁灰岩孔隙度大为降低。中、晚成岩阶段,孔隙被等厚环壁刃状胶结物和晶簇或斑块状亮晶方解石所充填,有些先成的胶结物被热液改造。后生作用阶段发生的主要是构造破裂作用,其中少数裂隙被红褐色含Fe2O3微晶层和晶体粉砂及渗流豆粒充填。叶状藻礁灰岩的孔隙在晚成岩阶段前或中被胶结而之后没有创造出大且连通的孔隙,是它没能成为油气储集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