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26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nature of the marginal revenue of l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change and its three components: technical change (TC),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TEC) and scale efficiency change (SEC) as seen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rom 1995 to 1999. Based on county-level data, the study utilized both stochastic frontier and mapping analyse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owth in the marginal revenue of land was diverse across various regions, where most gain occurred in eastern coastal zone, while loss was in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 China has experienced moderate decreases in annual TFP change (-0.26%) with considerable regional variations. Specifically, 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ffusion system led to a moderate drop in annual TFP change. County-level mapping analyses took into account interregional variances in TFP and its components. Regarding components of TFP, TEC differences explain the majority of regional dispersions in TFP. As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the Huang-Huai-Hai region and the Beijing-Tianjin-Tangshan economic zone face the challenges of land conversion and grain security amidst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02.
孟雪峰同志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2007年12月取得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3.
对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应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明确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深入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业务与科研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的研究型业务,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既懂科研又懂业务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4.
阿干镇矿区位于兰州市南15公里处。在二十多年来的矿井建设、开采及生产地质勘探中,我们逐步认识了与侏罗纪沉积作用同时发生的构造运动的特点:河西扭动构造体系的各个应力方向的构造线在矿区都表现出与侏罗纪沉积的同生性;含煤地层及煤层的沉积受到同生构造运动的控制,垂直构造线方向上变化剧烈;沉积岩层及煤层具有明显的穿时特征;岩性及煤层厚度沿构造线延展方向呈条带状展布,煤层分岔尖灭现象颇为复杂。在煤矿生产中运用已认识的同生断裂的发育规律,在矿井挖潜找煤方面产生了好的效果,扩大了煤炭储量。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测井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无芯孔如何开展地质研究工作,如何对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等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了。我公司在九台勘探会战中,各参加单位的测井、地质技术人员,在战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对测井曲线如何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的问题,做了初步摸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对曲线的异常形态及其组合的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进行曲线对比工作,用物性标志,从地质观点出发,进行沉积建造和后期改造的分析研究等,不仅能提高勘探质量,提供无芯钻进的地质成果,加快勘探速度,而且还能为综合研究工作提供新的内容,给地质工作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6.
光面聚脂薄膜用于制图已经很久了。它较之纸图具有耐热(+80°),耐氧化,不亲油,耐酸碱腐蚀,伸缩性小,不怕水,不怕脏,不易破损,透明度强,晒制兰图清晰,可做原图,又可晒兰图,适于长期保存等优点。但用一般墨汁难于附着,所以,我们从1971年开始,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经过225次试验,并学习运用优选法,将剧毒性化学试剂取掉,终于配制成了一种有机化学反应绘图液。这种绘图液无毒,易染色,不易褪色,不挥发,不沉淀。不仅可以划点线,也可以大面积着色和写毛笔字。不仅可用于光、毛面聚脂薄膜,也可用于普通透明纸。改错不用刀片刮,可用于二氯甲烷擦洗干净。由于该绘图液的配制,经过了225次试验,故叫做“225”绘图液。   相似文献   
107.
一个考虑SST变化的月数值预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陈隆勋等对海温月季变化研究的结果提出除了从冬到春的过渡月份外,SST距平的相邻月的月际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选了1996年6月并利用CCM1动力气候模式作了月数值预报。在预报中,利用1996年6月1日00Z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64的客观分析资料作初值,利用1996年5月的SST距平加到6月气候SST作为6月的SST,作了一个月数值预报。结果表明,考虑了SST变化的数值预报优于用气候海温作的数值预报。前者的500hPa高度场预报距平、850hPa纬向风预报距平、中国地区气温预报距平和降水预报距平分布均十分接近于实际观测分布。  相似文献   
108.
在参加全国气象行业首届运动会上,我局体育代表团全体运动员,发扬内蒙古气象人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斗志,在本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和最佳拼搏奖。硕果累累,成绩显著,推动了我局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内蒙古气象部门在全国气象行业中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9.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发育凝灰物质,凝灰物质在页岩油形成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其发育层段也是页岩油分布最好的层段,凝灰物质的分布及与有机质生烃关系的研究对于吉木萨尔页岩油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吉木萨尔芦草沟组烃源岩精细评价及沉积环境分析,与烃类活动具有成因关系的成岩矿物解剖,探讨了形成优质页岩油源岩的控制因素和生烃机制。烃源岩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泥晶白云岩是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主要生油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_1型为主,生烃潜力较好,R_o值分布在0.6%~1.1%,C_(29)αααS/(S+R)值范围在0.3~0.5,显示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芦草沟组烃源岩中规则甾烷C_(27)、C_(28)、C_(29)分布为C_(27)C_(28)C_(29),结合微观分析认为其生烃母质以藻类和超微生物为主,Ts/Tm值较低,分布在0.05~0.18,具有高含量的β-胡萝卜烷,反映其母质处于半咸水的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之中,而这一时期火山活动提供的凝灰物质对烃源岩的生烃环境及热演化进程都有重要影响,热演化突然增大的层段与有机质成熟的"甜点段"的分布深度一致。凝灰物质与含超微生物及藻类的泥晶白云岩的混合是导致生烃和早期生烃的重要原因,两者混合的不均一性导致页岩油分布与成熟度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0.
龙虎斑是由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的杂交种。研究水温及盐度在骤变和渐变情况下龙虎斑的存活和摄食情况,结果表明:龙虎斑在温度为14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适宜温度环境为25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适宜温度环境为2535℃;温度从30℃骤变至20、25、35℃时,龙虎斑100%存活;从30℃骤变至10℃和15℃时,龙虎斑全部死亡;水温从30℃开始渐变,下降幅度为1℃/d,当下降至24℃时摄食减少,13℃时停止摄食,下降至11℃时出现死亡。龙虎斑在盐度为135℃;温度从30℃骤变至20、25、35℃时,龙虎斑100%存活;从30℃骤变至10℃和15℃时,龙虎斑全部死亡;水温从30℃开始渐变,下降幅度为1℃/d,当下降至24℃时摄食减少,13℃时停止摄食,下降至11℃时出现死亡。龙虎斑在盐度为15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摄食适宜海水盐度为45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摄食适宜海水盐度为445;盐度从30骤变至5、10、15、20、25、35、40、45、50、55等盐度时,龙虎斑100%存活,骤变至0时,4 h内存活率100%,16 h存活率55.5%;盐度从30渐变,每天降低2,降至6后,每天降低1,盐度降到1时,龙虎斑的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少,渐变至0时,36 h出现死亡,48 h内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