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深刻理解"三权分置"的重大意义,正确诠释"三权分置"的法理基础,加快探索"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是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02.
为了增加驾驶辅助系统或者自动驾驶的可靠性,需要设计出高分辨率地图规格及模型。本文通过研究目前的车道设计方案,提出了两点优化方式以减少数据的冗余存储。在两车道之间建立特殊的关联关系,让不同的车道根据左右边线的不同有不同的断开方式;对虚拟路口车道线进行优化使用三次样条曲线来对路口车道进行抽象表达。  相似文献   
603.
本实验采用40个家系共计954尾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实验材料,应用一般动物模型评估4月龄大菱鲆的耐氨氮性状、体长、体重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研究表明,4月龄大菱鲆耐氨氮性状遗传力为0.46±0.20,属于高遗传力,其估计值与0相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具备开展基于表型性状的耐氨氮选育潜力。体长遗传力为0.14±0.22,属于低遗传力;体重遗传力为0.29±0.30,属于中等遗传力;体长和体重遗传力估计值与0相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月龄大菱鲆耐氨氮性状、体长、体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菱鲆的耐氨氮性状与体长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06±0.59和-0.10±0.06;耐氨氮性状与体重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02±0.48和-0.06±0.06;耐氨氮性状与体长和体重两个性状的相关性非常低,且统计检验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以耐氨氮性状为选育指标,不会对大菱鲆的体长和体重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为大菱鲆耐氨氮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04.
The anastomosing river that is present within the First Grea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and-bedded rivers of this type because it contains gravel-bedded material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nastomosing river are similar to those seen in sand-bedded form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channel and interchannel wetlands. Four Landsat images from 1990, 2001, 2013, and 2016 alongside two Google Earth(GE) images from 2011 and 2013 were utilized in this study in tandem with field sampling and observations to select a 12 km main channel length section of the Qihama reach anastomosing river. This section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variations in channel planform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ver a 26 year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is gravel-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 has exhibited a high degree of stability overall, and that there has been no obvious channel and wetland bank erosion and deposition. Data also show that over the 26 years of this study, anastomosing belt area increased by 2.43%, while the ratio of land to water area remained almost equal. The number of wetlands has also increased along this river section at a rate as high as 62.16% because of the fragmentation of some small interchannel examples, while the talweg has alternately migrated to either the left or right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at a relatively stable rate. Indeed, as a result of the migration of this line,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turnover in the number of islands within the main channel while bank shift has occurred at a rate of about 5 m/yr. The numerous anastomosing channels within this river section remained very stable over the course of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by a mean annual migration rate of just 1 m/yr, while the sediments in bank columnar section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fine sands or silt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clay content. The sediment grain-size distribution curve for this river section contains multiple peaks, distinct from the muddy sediments within bank columnar sections from sand-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s. The dense vegetation within riparian and interchannel wetlands alongside this river reach has also protected anastomosing channels from erosion and maintainedtheir stability, a key feature of this gravel-bedded system.  相似文献   
605.
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参数变化及其水沙过程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慰  王随继  王彦君 《地理科学》2020,40(9):1563-1572
基于1965—2015年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泺口站的逐年水文和汛前河道断面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河道断面形态参数(河道断面面积,河道宽深比等)的变化,以及对河道断面形态与来水来沙间的关系做出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主槽断面形态参数与水沙搭配以及前期断面形态密切相关,沿程3个断面形态参数调整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河宽调整幅度沿程减小,辫状河段变幅最大,尤其在1986—1999年,辫状河段萎缩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弯曲河段,顺直河段横向调整幅度最小。受到前期断面形态的影响,辫状河段河道断面调整方式既有横向展宽(萎缩)又有垂直加深(淤积);弯曲河段河道宽深比与流量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横向和垂向的调整方式;而顺直河段的宽深比与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来沙系数呈正相关关系,河道以垂直加深(淤积)为主。  相似文献   
606.
正走在青海贵德县尕让乡二连村的硬化道路上,只见家家户户是气派的二层小楼,村民们有的在栽植花木,有的在种菜除草。要知道,村民们以前住的可是破旧的庄廓土木结构房,是库区移民房屋改造项目,让这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黄河库区移民村,二连村村民说,曾经他们很担忧、彷徨,为生活发愁。如今在政府大力推行改善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和发展后续产业项目后,村庄从昔日的困难村变成如今全县唯一一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由于靠近省道且离贵德县城近,村民务工、运输生活条件正变得越来越便利。记者看到,靠近黄河边的连片耕地已经覆盖上了地膜,就等大棚的蔬菜苗长大后进行栽移。依靠黄河边的肥沃土壤,村民们早些年就开始种植蔬菜。如今,二连村与附近的村庄成为贵德县最大的集中连片蔬菜种植基地,这里出  相似文献   
607.
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地质遗迹的保护是指保护地质遗迹本身的完整性、真实性、天然动态平衡状态不受破坏。地质遗迹的利用是指对其作为资源的价值的利用,包括科学研究、景观旅游、科普教育利用以及其他的经济性利用。  相似文献   
608.
Spar平台吸力式基础极限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外某深海Spar平台工程为背景,针对其所采用的细长型吸力式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分析中充分考虑土体强度、加载位置和加载角度对吸力式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本构模型中钢筒基础采用弹塑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吸力式基础的极限抗拨承载力随着土体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倾斜加载时在基础插入土体部分中点左右加载可取得最大的极限承载力,极限抗拔承载力还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吸力式基础存在倾斜加载时桶基础与桶内外土体的共同塑性屈服破坏和垂直加载时桶外土体的局部剪切破坏等两种不同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609.
周志东  张春祖  张颖 《海洋学报》2010,32(9):6620-6625
考虑外延钙钛矿型铁电薄膜内的等效应力、表面晶格变化和表面电荷引起的退极化效应等机电耦合边界条件,利用铁电薄膜系统的动态金茨堡-朗道方程(DGL),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外延铁电薄膜相变温度与临界相变厚度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铁电薄膜相变温度与临界相变厚度完全依赖于各种与薄膜厚度相关的力电耦合边界条件.也给出了BaTiO3外延铁电薄膜相变温度在各种边界条件下随厚度的变化,从结果看出,本文的分析与结论更符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10.
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周缘发现的大量油气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泥质烃源岩.坳陷西部下寒武统发育玉尔吐斯组,东部发育西大山和西山布拉克组,两者在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微量元素显示玉尔吐斯组具有较高的古生产力,总体反映西部水体较深的强还原斜坡相沉积环境,而东部则反映为水体更深、还原程度更高的盆地相沉积环境.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