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栅格数据矢量化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是GIS的两种主要数据结构形式,而栅格数据不能满足GIS中进行空间分析的要求,因此栅格数据的矢量化在GIS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算法的基础上,以拓扑关系的原理为指导,提出了改进的栅格结构数据矢量化方法,即根据4个相邻栅格的异同关系来判定交汇点是坐标点还是结点,并且在提取结点和坐标点过程中,同时提取水平和垂直的所有线段信息,以便快速、有效地实现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此外,还采用动态打断和粗网格等方法,解决了在栅格数据矢量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诸如多边形自交、孤岛等问题。作者用VisualC++语言实现了本文的算法,与ENVI矢量化结果相比,该方法的矢量化结果具有简单方便、编辑工作量小、实用性强等显著优点。因此,该改进方法更有利于遥感图像的信息提取及其与GIS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22.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倪绍祥  查勇 《地理研究》1998,17(2):113-118
该文从进一步完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角度出发,就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综合研究的内涵,区域综合研究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成果的应用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3.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绿洲属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区,同时绿洲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自然与人文的诸多组元,因此定量评价其质量优劣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对我国西北内陆区域绿洲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性、实用性、稳定性、地域性、独立性原则,依据绿洲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适用于绿洲这一特殊景观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绿洲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和分级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张掖市绿洲为例,对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做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4.
遥感与GIS在蝗虫灾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蝗虫是给农作物和草场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长期以来,蝗虫的灭治一直依靠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在北非、澳大利亚等地,开始应用卫星遥感图像Landsat/MSS、TM及NOAA/AVHRR对蝗虫栖息、生长和繁殖的生境进行监测,研究蝗虫生境的绿度,以推断可能发生蝗灾的区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结合,在蝗虫的监测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扼要论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朱季文  倪绍祥  蒋长瑜 《地理研究》2012,31(7):1163-1172
李春芬(1912~1996)是我国著名的老一代地理学家,从事地理学研究和教学近60年,为我国地理学尤其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学术思想的最精辟之处,是关于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性"与"个性"的科学论述,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本文论述了李春芬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科学价值及现实意义。李春芬的学术思想和创新见解,对于深化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与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对拓展和深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正在成为我国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不仅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还举办多次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博士生将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者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由于景观生态学博采了自然地理学之综合和生态学在结构、过程方面的独特研究之长,两门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不仅产生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在解决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中正日益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看到的国内出版的景观生态学优秀论著已有好几部,唯一遗憾的是这些著作绝大多数是论文集,系统、全面的景观生态学论著很少见到.因此,最近见到由傅伯杰等著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一书(科学出版社,2001)深感欣慰.认真拜读,颇有感慨和启示.  相似文献   
27.
可视化与G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地介绍可视化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可视化在GIS中的应用及主要应用领域。指出借助可视化可根本性地改善GIS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从而大大提高GIS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遥感与GIS在蝗虫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蝗灾是世界上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蝗虫监测与预报因此成为各国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新兴的遥感与GIS技术由于其在空间定位、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 ,必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文中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利用遥感和GIS进行蝗虫监测和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技术路线、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土地评价类别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服务目的,应予明确区分。土地潜力评价揭示某一块土地可被利用的范围以及在这些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在进行土地潜力评价之前必须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先次序。优先次序不同,即使同一块土地其评价结果也不同。土地适宜性评价强调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作出适宜性等级评定,每一块土地均可针对不同利用方式作出土地适宜性等级评定。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劳动和物质投入下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所能提供的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30.
近40 a来青海湖地区的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选用青海湖流域天峻、刚察、共和、茶卡4站41a(1958—1998年)的气象资料,用主成分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平均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较大,但无明显的长期趋势;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都明显升高,其中以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风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最大,80年代最小,90年代又略有增加;该区80年代相对湿度较大,而90年代向暖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