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上甸子秋冬季雾霾期间气溶胶光学特性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4年秋冬季(9—12月)4次雾霾天气过程在京、津背景地区——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分析,发现该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受天气过程的影响很大。4次雾霾影响时段,平均气溶胶散射系数σ_(sca)、吸收系数σ_(abs)和单次散射反照率ω都远高于雾霾过后清洁时段的数值,其中气溶胶ω在雾霾影响时段为0.94~0.97,雾霾后为0.84~0.86,平均减小了0.1左右,表明雾霾天气有利于气溶胶的累积和生成。相比于光吸收性气溶胶,雾霾天气对光散射性气溶胶的增加更为有利,反映了二次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对消光的贡献可能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92.
在HLAFS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动力框架下,利用文章(I)所述的显式云降水方案,对一次暴雨过程和伴随着的云物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显式方案对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较原HLAFS的大尺度饱和凝结方案有明显改进。模式能合理地揭示出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云系演变规律和云物理过程。冰相过程对降水、中尺度热力和动力场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冰相过程有利于降水的早期的形成速率。与卫星TBB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引进显式方案后,模式能较合理地模拟出云系的轮廓、位置、范围、强度、生消和移向,模式模拟出的云顶温度与卫星测量出的云顶温度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3.
中尺度模式云降水物理方案介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大气模式中湿过程的饱和凝结、对流参数化和显式云物理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特点.中尺度大气模式的对流参数化和显式过程一般有多种方案,介绍了多种方案的主要处理方法、基本微物理过程、预报量和主要特点.对流云模式都采用显式过程,但不同模式的湿过程有一定的差别,有各自的微物理特点,对有代表性的云物理方案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4.
利用NCEP资料对2006年5—9月南海地区季风进行带通滤波,分析各频谱传播特征,研究热带气旋"碧利斯"登陆期间季风涌爆发原因及季风涌对其登陆后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碧利斯"登陆维持期间在南海季风区高频振荡、准单周和准双周振荡相互作用下使季风涌爆发维持;影响南海地区的经向风的准单周、准双周振荡都有明显的自东向西传趋势,准单周振荡源地在菲律宾海区;南海地区准单周和准双周振荡对热带气旋"碧利斯"卷入气流有明显的加强作用,有利于"碧利斯"环流长时间维持。  相似文献   
95.
火箭触发闪电通道的亮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成像速率为2000幅/s的高速摄像资料,对采用不同触发方式的两次负极性闪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中触发方式的上行正先导的起始速度比经典触发方式的低一个量级左右,而前者的触发高度要比后者的高;闪电通道中金属导线汽化部分的余晖时间可达160—170 ms,相对来说,空气离化部分的亮度信息更能真实体现闪电通道中的电流特性。依据闪电通道亮度变化特性的差异,并结合电场变化的观测,可以将回击之后的过程分为3种类型,没有M分量的为连续衰减型,有M分量的可分为独立型和延续型两种,能够与不同类型的延续电流波形相对应。总体上看,有M分量的回击间隔比没有M分量的要长,几何平均值分别为77 ms和37 ms,有M分量的初始连续电流也会比没有M分量的持续更长的时间。回击和M分量发生前闪电通道的相对亮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击前闪电通道的相对亮度很弱,甚至观测不到任何发光现象,而M分量发生前闪电通道仍有较强的发光。  相似文献   
96.
王欢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6,64(6):734-742
2003年7月4-5日淮河流域发生了一次中尺度强暴雨过程,致使淮河洪水泛滥.这次暴雨过程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以及因其发展而产生的低涡造成.通过对此次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新一代细网格WRF中尺度预报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这次过程发生发展的机制.模拟结果较好地描述了本次暴雨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移动性暴雨过程的前期由不断向东移动发展的MCS造成,后期降水则由低涡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低涡引起.同时,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偏北,并维持较长时间,造成雨带一直维持在淮河流域.高层辐合中心的加强使低空急流不断增强,低空急流的增强进而引起低层辐合的加强,而低层辐合的加强以及上升运动的潜热释放导致低涡的发生,低涡形成及形成后移动缓慢,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暴雨.高层中尺度辐散区的抽吸对低层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加强的作用.低层的中尺度辐合场和高层的中尺度辐散场的发展与耦合对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有很好的预示作用.低层中尺度辐合区的减弱预示着系统的衰减,西南偏西的中层相对干冷空气侵入并在梅雨锋前缘下沉促进了系统的衰减.  相似文献   
97.
北冰洋80°~85°N浮冰区对流层大气的垂直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夏季中国第3次北冰洋考察所获取的GPS探空资料对北冰洋(79°~85.5°N,144°~170°W)浮冰区对流层大气的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冰洋浮冰区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47℃/km;对流层顶高度为8.0~10.7 km,平均为9.3 km,对流层顶温度为-59.4~-43.5℃...  相似文献   
98.
南亚高压对青藏高原臭氧谷的动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栋  周秀骥  刘煜  李维亮  王盘兴 《气象学报》2012,70(6):1302-1311
利用臭氧观测光谱仪/太阳紫外线后向散射仪(TOMS/SBUV)的臭氧总量资料和SAGEⅡ臭氧廓线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区纬向偏差(一个量减去该量的纬圈平均值,定义为该量的纬向偏差)臭氧总量的逐月变化和高原区150-50 hPa高度纬向偏差臭氧量的变化,二者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977.由于在150-50 hPa高度,夏季青藏高原臭氧谷最强,南亚高压最活跃,因此,青藏高原臭氧谷与南亚高压可能存在联系.在运行WACCM3模式时,将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削减至1500 m,在150-50 hPa高度南亚高压和青藏高原臭氧谷仍存在;该高度上南亚高压强度变小,青藏高原臭氧谷也减弱;南亚高压季节移动发生改变,青藏高原臭氧谷季节变化也随之改变.因此,推测南亚高压可能对青藏高原臭氧谷有重要作用.接着分析了模式输出的青藏高原区经向、纬向和垂直方向的臭氧输送.在南亚高压季节变化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向上,环流对青藏高原臭氧谷的作用明显不同.150-50 hPa,南亚高压上高原时,纬(经)向输送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加深(变浅),垂直输送在低(高)层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加深(变浅),总的动力作用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减弱;南亚高压稳定在高原上空时,纬(经)向输送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变浅(加深),垂直输送在中(底和顶)层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加深(变浅),总的动力作用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加深;在南亚高压从高原撤退时,纬(经)向作用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加深(变浅),垂直作用使青藏高原臭氧谷变浅,总的动力作用使青藏高原臭氧谷中(底和顶)层加深;当南亚高压移至热带太平洋时,南亚高压对高原区臭氧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9.
热带和中高纬地区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及其动力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5年低阶全球谱模式资料,对中高纬大气和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动力学性质和传播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分析发现模式再现了大气中季节内振荡在热带和中高纬地区的传播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在速度势场上表现为纬向—波结构和行波特性,而在散度风场上反映了赤道西太平洋—印度洋东西向偶极子型的振荡。中高纬大气30—60天振荡表现为定常波位相和振幅的变化,即波包络的传播特征。它与中高纬地区遥相关型的转换有关,通过遥相关位相和振幅的变化,不仅完成了热带和中高纬地区之间以及热带不同区域之间的能量输送,而且通过这种能量输送过程把南、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季节内振荡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0.
中美大气化学联合考察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安区域本底站观测资料分析结果得出,中国中纬度地区秋、冬季O3及其前体物NOx等浓度偏高,可以对农作物和地表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观测结果表明:近地层大气O3浓度主要决定于地面总辐射量控制下的光化学反应过程;O3的生成受到前体物NOx的控制,但O3与NOx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从PEM-WESTA和B的实验及1995年的观测资料表明,O3的生成效率随着NOx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尽管O3的生成速率秋季比冬季的大,但由于秋季较高的NOx抑制了过氧基的生成,因此冬季O3的累积量几乎可以和秋季相比拟.在临安观测的NMHC和NOx的比值比国外同纬度地区测值要大.这说明在临安本底站O3的光化学生成中,NMHC不是控制物种.从而提示我们,在这些季节临安O3光化学产物能够被NOx浓度所控制.中美大气化学联合考察(PEM-WEST-B)实验期间,台湾省的卡盯站SO2的平均浓度为0.29ppb,O3的平均浓度为42.2ppb,可以认为此值为低纬度海岛的本底值.1994年PEM-WEST-B实验期间临安站的观测资料和台湾省的卡盯站资料相比,临安站SO2的浓度约为卡盯站SO2浓度的50倍左右,从而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大气本底的显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